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有答案)

2012-07-01 21:41:22 天津统一招生考试综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3页,

1I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

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1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

 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

“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

 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4.右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⑨中美 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

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7.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8.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

 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9. 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10.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能

 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

”,“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1.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

 
图片反映了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6分。

12.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7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

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

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

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

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

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

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一带的

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

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

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

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

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

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

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

 

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

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

1903年,

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

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分)

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

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

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

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

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

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 两大卡特尔。

                              ——周一良、昊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

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5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

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

值申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

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形成的原因。(7分)

材料三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

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

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

的。”

                                     ——王春来等《

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

了什么结果?(6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I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A    2.C    3.D    4.B    5.C    6.D    7.C    8.B    9.D

10.

B 11.A

Ⅱ卷共3题,共56分:

12.(19分)

(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来源:Z+xx+k.Com]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多元性(兼收并蓄)。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13.(19分)

(1)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

    府措施。

    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

(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

    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

(3)《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

    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区扩大。

14.(18分)

(1)垄断组织。

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

(2)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

    过英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

    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

    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

(3)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

 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享

热门关注

2020江苏高考物理、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图文版)

江苏高考物理试卷

2020江苏高考政治、历史、地理试卷及答案(图文版)

江苏高考政治试卷

2020重庆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已公布

重庆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2020陕西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20陕西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2020新疆理科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新疆理科数学高考试卷

2020河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公布

河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

2020河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公布)

河北高考文科综合试卷

2020全国卷1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卷

2020全国卷2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20全国卷2高考文科数学试卷

2020宁夏文科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宁夏文科数学高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