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资料(必备239句)

2023-09-15 18:21:58 中秋节资料

  我们一般都会寻找相关的范文来引领我们的写作思路,毕竟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构思,尤其在我们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的时候。那么,一个好的范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接下来的文章将会从多个角度对“中秋节资料”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请不要忘记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下次可能会派上用场!

中秋节资料 篇1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的传说: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中秋节的传说: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中秋节的传说: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的传说: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资料 篇2

  中秋节快到了,我代表兜里的手机,还有功能表中的短信,还有我灵活的手指,还有一角钱人民币,提前为你送上这美好祝福,愿你能在这个黄金周玩的愉快。下面是关于中秋节手抄报资料的内容,欢迎阅读!

   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作文

  9月22日,是我们中国的节日: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吃月饼,还可以观赏月亮,有句话说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所以大家可以再星期四看月亮最好。

  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是东亚的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 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 ,中秋又称‘团圆节’”。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大家记住啦么?大家不要忘了中秋节吃月饼。

中秋节资料 篇3

  1.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节资料 篇4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王建《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节资料 篇5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四——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中秋节资料 篇6

  1、参考资料来源: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3、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来讲,民间谜语(事物迷,包括简单的字谜)多是说出来的,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

  4、还有一些灯谜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数字、字母、印章、音像、动作等组成。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

  5、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人们在中秋节时,人们不管在何地工作,做生意都要回家与家人团圆,团聚,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百善孝为先。为过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提倡在中秋节,实行高速公路免费,鼓励大家回家过节日!

  6、谜题:十五不出门(打一成语)谜底:望而却步(十五又称“望”)

  7、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扩展资料:

  9、如“猜字一”,就是限定谜底只能是一个字,不能是别的东西,也不能多余一个字。即使猜别的东西也能扣合谜面,仍算没有猜中。

  10、谜题:云盖中秋月,雨淋元宵灯。(打一成语)谜底:下落不明

  11、谜题: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打一财经词语)谜底:调资

  12、一、谜面

  13、谜题:十五连城(河北地名)谜底:望都

  14、它是为了揭示谜底所给的条件货提供的线索,是灯谜艺术的表现部分,也可以说是灯谜提出问题的部分,通常由精炼而富于形象的诗词、警句、短语、词、字等组成。谜面文字要求简介明了,通俗易懂。

  15、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16、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8、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谜底是指谜面含蓄转折所指的、要人猜射的事物本身,是灯谜隐藏的内在部分,也可以说是谜面所提问题的答案。

  20、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

  21、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2、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23、谜题: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甜甜蜜蜜。(打一食品名)谜底:月饼

  24、三、谜底

  25、谜题:春色满园十五夜(打一成语)谜底:花好月圆

  26、比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大姐树上叫,二姐吓一跳,三姐拿砍刀,四姐点灯照。(猜四种昆虫)。这四句就是出的谜底,也就是谜面(谜底:蝉、蚂蚱、螳螂、萤火虫)。这四句就可以说出来,让人来猜。

  2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8、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北京地名)谜底:圆明园

  29、来看看灯谜的谜面: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凤头虎尾。(打一字)这样的谜面就是要写出来,因为谜底得反复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二格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头”和“虎”字的“尾”,正好都是“几”字。

  30、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测的方向。

  31、中秋节简介

  32、谜语的构成

  33、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如果谜底字数教多,制谜者就不容易制出好谜,猜谜语者也不好猜中。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比如:泵(打成语一)。泵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做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泵”。

  34、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35、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36、二、谜目

  37、谜面:中秋佳节结良缘(打一城市名)谜底:重庆

  38、谜题:木兰迷恋中秋夜(打一成语)谜底:花好月圆

  39、谜底既要符合谜面的内在含义,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使人一见谜底就有“恍然大悟”之感。

  40、仰望星空,一轮明月圆,环顾身边,却不见朋友们在眼前,倍感思念,短信送去甜蜜的月饼,祝朋友你们中秋节快乐,幸福永远!月儿圆了,是该送祝福了,细风里,明月下,愿你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中秋节至,为你送上一轮多功能圆月,助你把烦恼穿“月”,让心情喜“月”,和幸福一起吟风弄“月”!祝君阖家安康!

  41、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42、一般说来,灯谜的谜底应专一。一则好的灯谜,应该而且只能有一个谜底,不应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谜底。

  4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44、谜面: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谜底:花好月圆

  45、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供人们猜射的说明文字。

  46、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47、谜题:中秋鼓励消费(打成语一)谜底:月下花前小贴士:月下花“钱”;

  48、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4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0、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51、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52、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5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54、标谜目时,应特别注意其范围。标的范围过大,猜射起来就难;标的范围太小,猜射起来就容易。

  55、谜题:山旁隐现横空日,雨下埋香寂寞人。(传统佳节)谜底:中秋节

  5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57、扩展资料

  58、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59、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的圆月象征团圆,中秋节的传统有赏月,吃月饼。

  6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1、中秋节是唐朝初年开始的。

  62、谜面:画中秋色雁阵飞(打一字)谜底:锱

  6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4、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6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66、谜面:清风拂面中秋夜(打一成语)谜底:发扬光大

  67、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者几个。比如:客满(打二字)。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多”合成“侈”。

  68、有关中秋的诗句

  69、谜面:中秋夜半垄上见(打一成语)谜底:望子成龙

  70、谜题:元宵、中元、中秋节。(打一消费名词)谜底:3.15(消费者权益日)

  71、中秋接是我国比较重要传统的节日。它的主要活动是全家团圆,并聚聚在一起吃月饼和赏月。那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园的,月饼本身就是园的,象征着团圆幸福的寓意。八月十五也正值秋季也是丰收的季节。全家团圆庆祝丰收,生活幸福,这是一个美好的时光。

  72、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资料 篇7

   中秋节的由来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四——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中秋节资料 篇8

  1、中秋代表的是收获,粮食成熟的时候。

  2、中秋节风俗:

  3、月光诞、秋节、拜月节、月亮节、赏月、玩花灯、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4、通过查询资料可知,是从2008开始的,那一年中秋节被相关机构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延续至今。而且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实早在唐朝初年,它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那时候没有明确的放假规定。

  5、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刚看了一下书,中秋的来历是宋朝开始有记载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中秋这天出门在外的家人也都回家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月饼,看着月亮,月圆人团圆是中秋的寓意,中秋节历史悠久,是中国人的大节日。

  6、扩展资料: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7、扩展资料

  8、地方特色:

  9、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10、安徽一带的烧塔、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11、由于中国的农历是太阴历,是以月亮的盈亏的周期而设定的历法(又称阴历),农历有个特点,就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一定是月圆日。

  12、丹桂飘香,银月光满,玉露初凉。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然而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传统节日。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中秋之夜,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太液池旁赏月,不知不觉玉兔西沉,唐玄宗怅惘至极,于是下令在池旁修建百尺高的“赏月台”,作为来年之用。

  13、夏收、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14、西瓜、李子、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15、仲、八、赏月、赏月猜谜、舞火龙、饮桂花酒、吃芋头等习俗。专家表示,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不同,但都寄托了人们期盼团圆幸福,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6、拜月光)的习俗。

  17、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

  18、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19、中秋节,是团圆节。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在外打拼的子女们都要尽可能的赶回老家,和父母孩子过个团圆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几乎都要买月饼,吃月饼,意味着团圆幸福。

  20、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做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21、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2、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23、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4、据相关资料考证,最早可追溯至周代,那时还没与

  25、到了中秋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举头望明月,企盼自己的生活也能像天上的明月,团圆而幸福。

  26、中秋节假期是2008年由国务院将中秋定为法定节假日。

  27、回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8、吃月饼,“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29、中秋,顾名思义,已经是进入秋季的中期了,从此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树叶也会越来越黄。

  30、扩展资料:

  31、赏月、玩花灯、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2、中国的中秋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据说从唐朝开始民间就有祭月丶赏月的习俗。

  33、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34、中秋节的习俗有:

  35、中秋节的习俗:

  36、据相关资料考证,中秋节最早可追溯至周代,那时还没与月亮挂钩到一起,只是普通的尊老敬老活动。《礼记·月令》里面记载道:“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意思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要给老人送东西,到了春秋时代,才有了拜月的习俗。魏晋时出现了赏月的风俗,唐宋时期吃月饼流行起来,并流传到至今。

  37、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38、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9、地球带着月球一起绕太阳运行。月球离地球只有38万千米。而地球离太阳是

  40、我们用汗水换取你的微笑,用拼搏换取你们的肯定,用质量赢得你们的信赖,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借空明圆月,愿您合家团圆,借凉爽秋风,愿你身体康健

  41、拜月、托月追思。

  42、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43、明朝和清朝的发展中秋节也已经被人们广泛的接受,成为了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之一。

  44、赏花灯、猜灯谜,在月色之下,出嫁的女儿回家团聚,一片其乐融融。

  45、中秋节的历史有1000多年。据有关文献记载,中秋节始于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又叫“团圆节”,这一天,远在异地的人尽量回家团聚,吃月饼,赏月,共享天伦之乐。中秋又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也一并庆祝丰收,期盼生活更美好!

  46、八月桂花遍地开,特别是在南方,中秋节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都带着桂花的香味。人们会用桂花制成桂花酒。

  47、八月节、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48、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

  49、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因此,中秋节月亮是离太阳远。

  50、西瓜、红枣、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51、饮桂花酒,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52、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53、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3)石榴。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京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54、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55、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56、仲月、季月,而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57、八月十五相思夜,坐着相思椅,望着相思月,相思夜里话相思,句句相思语;浓浓相思意,手握相思笔,写下相思句,倾尽柔情相思你:祝你中秋快乐!

  58、非要精确的去说,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亮离太阳近。反之月亮运行到地球另一面时地球离太阳近。其余时间只在这两种情况下变化。

中秋节资料 篇9

  1、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2、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3、有关中秋的诗句

  4、“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5、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6、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7、“走月亮”、“树中秋”、“舞火龙”、“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9、是的是家人团圆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10、“中秋夜迎寒”的活动。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2、扩展资料:

  13、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14、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5、中秋月朗中天,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绝佳时令。

  16、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17、……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

  18、后来祭月便逐渐为赏月所代替,节庆延续下来,并被赋予新的含义。

  19、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

  20、中秋节的历史起源

  21、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22、中秋节的由来,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后,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23、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一系列传说使中秋节充满浪漫色彩。

  24、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25、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26、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

  27、中秋节的相关起源故事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2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9、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30、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21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31、中秋节是唐朝初年开始的。

  3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33、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34、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35、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36、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3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8、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民间则称其为“中秋”,因为这一天为满月,象征团圆,故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39、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40、其他国家也有中秋节的。

  41、是我国起源,为了祭祀伍子胥投江,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受古代我们儒家思想,也许过这个节日

  42、唐朝:中秋正式成节日

  4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44、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45、西瓜、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考究的人家,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

  46、鸡冠花。

  47、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48、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49、“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

  50、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51、中秋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

  52、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53、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54、越南也有过中秋节的习俗。历史以来,中国就是亚洲的大国,人口众多。侨迁海外的华人也不少。所以过中秋节的风俗也传到了其他国家。随着我国国际社会地位提高,在国际上影响更大,人员交流更广泛。会给外国带去更多好风俗习惯。

  55、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

  56、拜月了。

  57、今天滴气温还是很高!太阳☀️就像个火球一样照着大地,周末快乐!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中秋佳节马上又到了,中秋节是我国中华民族独特的佳节,又称团圆节,还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可以放假休息一天,可以回家陪陪家人吃餐团圆饭,一家人开开心心的聊天,真是快乐极了!

  58、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

  5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60、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

  61、宋代以后,中秋节始盛行民间。

  62、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63、中秋佳节快乐,月亮圆圆,家家团圆,共赏明月

  6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5、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6、中秋时节正逢秋粮收获,古人答谢神灵护佑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67、“树中秋”、“烧斗香”等,使中秋节具有了更多文化内涵。

  68、气象学原理来看,这是因为中秋正处在秋分前后,白昼和夜晚的时间几乎一样长,月亮位于正东方向,恰好受位于正西方向的太阳直射,接收的阳光最多。中秋前后,月亮正好运行到夜空的天赤道,即地球赤道的上空,这时月亮离地球...

  69、“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70、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71、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宴饮赏月颇为盛行。

  7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73、仰望星空,一轮明月圆,环顾身边,却不见朋友们在眼前,倍感思念,短信送去甜蜜的月饼,祝朋友你们中秋节快乐,幸福永远!月儿圆了,是该送祝福了,细风里,明月下,愿你和家人团圆美满,幸福安康。中秋节至,为你送上一轮多功能圆月,助你把烦恼穿“月”,让心情喜“月”,和幸福一起吟风弄“月”!祝君阖家安康!

  74、《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75、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76、当时的中秋节仅停留在贵族赏月与玩月阶段,没在民间流行。

  77、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78、不透明,他的光线都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而我们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

分享

热门关注

信用社实践报告

信用社实践报告

最新就业实习报告五篇

就业实习报告

垃圾分类倡议书六年级上册(精选5篇)

垃圾分类倡议书上册

燃气中毒应急预案精选7篇

燃气中毒应急预案

夜不归宿的检讨书6篇

归宿检讨书

中秋节的情感说说(必备175句)

中秋节情感

关于中秋节快乐说说(必备126句)

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说说幽默语(必备115句)

中秋节幽默

中秋节灯笼朋友圈说说(必备51句)

中秋节灯笼

中秋节歌曲35句

中秋节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