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丁茜老师给我们讲了中国***的性质,其实几句非常精炼的话就可以概括:两个“先锋队”(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核心”(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xxxx”(中国***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理解真正理解起来,却不是一两本书能包涵的,这里,我谨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谈我的感想。
丁老师在课堂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原话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意思是,是否有其他的政党可以代替中国***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丁老师给我们列举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历史来证明只有中国***能解救中国。先说农民起义,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农民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依然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时时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生活陷入绝望的农民往往敢于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近代农民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生动写照。俗话说官逼民反,农民阶级从来都是受压迫的阶层,是能够博得我们同情的,也有理由起来反抗,但农民阶级不仅在现代社会具有局恨性,即使放在封建社会也是落后的阶级,农民起义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对生产力的盲目破坏。而且大都没有彻底改良现状的长远计划,成不了大事。因此,中国尽管有二千年封建史,农民起义无数,但结果最多只有两种,一是被镇压,二是当了炮灰,让地主豪强的地方武装下山摘了桃子。农民起义要成功,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纲领,而这种理论和纲领,农民是提不出来的,这就决定了靠农民起义的力量是无法解救中国的。
其次说说资产阶级,而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沉重了打击了帝国主义,**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的确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帐。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两面手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
党员思想汇报 |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 转正思想汇报 | 入党思想汇报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