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镇的孩子,离全国知名大学的校门有多远?城市里的超级中学,是否是通往名校的唯一通道?今年高考招生,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另一个答案——教育部出台“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我国部分知名院校辟出一万个招生计划,专门提供给全国680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学籍的孩子。对于那些没有到城市“超级中学”、而在县镇中学就读的乡村孩子来说,这一倾斜性很明显的措施,无异于“政策上的福利”。
广西有多少孩子享受了这一“政策上的福利”?这一措施对改变他们的未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现象
考中名校连称幸运
作为一名矿工的儿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黎晏彰收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涌上心头的第一个词是“幸运”。
“去年没有,今年我高考就有了,你说我幸运吗?”作为这所中学理科第二的学生,黎晏彰考得了“633+20”的成绩。“上北大,怎么样也得全区前五六十名吧!”他坦言,如果没有“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他的成绩上北大“几乎没有可能”。
在同一所学校,文科生苏莹享受了同样的政策照顾,她以“609+20”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英语专业录取。这名女生至今无法忘记,6月22日高考分数公布的那天晚上,她忍不住跑到学校。校长看了她的分数后,兴奋地跟她讲了“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政策,鼓励她试着报读清华大学的英语专业。
苏莹成长于一个离异家庭,家庭比较困难,她认为如果有了名校就读的经历,也许可以为她带来另外一个未来:走出环江,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工作,赚多一点钱补贴妈妈的辛劳。
事实上,学生们用“幸运”来形容他们被录取的感受并不为过。清华大学广西招生组组长张彦春告诉记者,该校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给广西提供了两个名额,理科为环境工程,文科是英语。前者往年的录取分数为672分以上,后者也超过了640分。今年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录取的两名考生,分数比常规低了10~20分。
尴尬
20年无人考中名校
“像我们这样的县级中学,要考上北大清华很不容易。”苏莹的班主任韦老师告诉记者,如果不算今年,该校从2004年至今,培养出了5名北大、清华的学生。在他印象里,除了南宁、桂林、柳州等几个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能够走出北大清华学子的县级中学屈指可数,经济和教育欠发达的贫困县就更加难。
记者了解到,从1987年到2007年的整整20年中,象州县的高中没有走出过一名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2008年,该县一名女生收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整个县城像过节一样挂满庆祝的横幅。
事实上,对于一些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县级中学就读的学生而言,即使是上一本线都非常难。西林县西林民族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西林高中)是当地唯一一所县级中学。该校副校长韦农介绍,以前该校一般会有1~3人成绩上一本线,今年考得不理想,360多名学生中,成绩最好的是一名理科生(525分),还差3分上一本线。当然,该校也曾有过考生考上重庆大学、中山大学,不过近几年考上最好的学校就是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很少有人能考上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名校。
而记者从南宁市一所被清华、北大招生老师称为“超级中学”的自治区示范性高中了解到,今年该校毕业生1400多人,其中一本上线率为63%,二本上线率为93%以上,当年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有19人。两组数据相比,“超级中学”和普通县级高中的差距不言而喻。
探因
优质生源流失
记者了解发现,生源情况不理想、好的教师资源纷纷外流,是不少像西林高中这样的县级高中高考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令韦农“眼红”的是,每年西林县中考的A+考生,几乎都奔向百色高中和百色民族高中,西林高中最多只能留住一个A+考生。而隆林高中也与西林高中相似,中考A+考生纷纷到南宁市的“超级中学”就读,隆林高中每年最多能“抢”到几个A+考生,“一只手就能数完”。
为了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助,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让落后地区多一些学生享受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教育部要求,从今年开始,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一万名左右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
今年,我区共获得专项计划的招生名额381个,其中281个为本科计划。而提供专项计划的院校“含金量”非常高,主要是中央部属高校和“211工程”学校,两者之和为63所,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名校”。此外,还有23所其他类型的高校。即使在高职高专层次,为专项计划招生名额的也必须是区内的国家示范性(含骨干)高职高专院校。
广西的381个招生计划全部给到29个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融水、上林、环江、西林等名列其中。为了杜绝名额外流,教育部门在考生报考资格上有严格限制,除了具有这29个县持续6年以上户籍,还需要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的学籍。以上林为例,如果一名学生在高中阶段到南宁市的高中就读,就不能享受这一政策。
自治区考试院认为,从今年录取情况看,单列一个批次,使得我区符合报考条件的贫困考生竞争压力减小,增大了录取机会。对于该政策,一名普通县级高中的老师认为,这一举措送惠于贫困地区乡镇学子,只是其一层“好处”;对于教育资源分布的另一个利好是,将会缓解优质生源外流,吸引考生留在县级中学就读。少数几个优秀学生不必打破头去挤少数几个“超级中学”,在县里也能受到好的高中教育,最终有利于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疑惑
名校也被冷落
政策性优惠不等于无底线地降分录取。北京大学广西招生组老师吴建军告诉记者,学校为“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设定的录取底线是,考生必须上一本分数线,但是如果报考的学生多,分数也有可能水涨船高。
记者也在采访中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录取工作结束后,在我区招生范围内的29个县中,田阳、那坡、西林、东兰4县,没有合格考生被录取。这么好的政策,考生为什么却一个都没有用上?同时,今年“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批的本科层次本来计划7月9日开始录取,7月12日结束。但实际情况是,中间先后进行了4次征集志愿,一些院校多次降分,一直持续到7月24日才画上句号,而且还有两所高校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自治区考试院解释,该批次招生院校多、计划较为分散,考生志愿扎堆现象明显。从考生院校志愿看,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知名高校、中央部属高校,是大多数考生的首选;专业上,考生更倾向于建筑、医学、管理类专业或是大众认知上就业前景较好的热门专业。相对而言,非中央部属或所处中小城市的院校以及农林、水利、动物科学类专业的生源状况不十分理想。
西林高中的老师告诉记者,今年该校分数上二本线的学生只有60多个,其中有一半左右还是体育生和艺术生,符合条件的考生本来就不多。该批次那些看上去挺好的高校,学生担心录取分太高;而相对差一些的高校,专业又“不太好”,一开始就没有学生填报该批次。后来得知广西大学等一些学校,在后面几次征集志愿时,分数降到二本线投档录取,该校班主任还特别打电话,告知一些符合条件的考生,但考生认为农业、林业专业很“冷”,而他们在二本批次填报的院校等一些专业还更好些,最后导致该校没有一名考生在该批次录取。
解答
冷专业未必不给力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提供的多是冷专业,部分考生和学生有这样的“印象”。可事实是否的确如此?
记者了解到,专项计划中,医学高等教育方面排名全国前几名的中山大学,今年给广西提供的专业正是该校最抢手的“临床医学”专业,该专业每年在所有专业中的录取分数线都是最高的,多年录取的平均分在620分左右徘徊。清华大学提供的专业是“环境工程”。据了解,目前清华的校长就是环工的导师,专业里很多老师每年都握有上百万的研究经费。以金融见长的南开大学也给出了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方向)。
除了给力专业,有的高校为专项计划提供的是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如:陕西师范大学提供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北京林业大学提供的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浙江师范大学给出了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人才储备所需的专业。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答复,按照教育部的批复,“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招生的专业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要培养的本来就是这些地区急需的、“能够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只是大家印象中的“冷专业”,却不等于坏专业。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目前,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只在录取时对学生地区、户籍和学籍有限制,在就业、读研和出国深造方面,都没有政策上的“关卡”。如果这些考生到贫困地区工作,在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优惠政策方面,与就读高校的其他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这一解释,也打消了部分报读考生对于“将来工作必须回原籍”的顾虑。从8月7日开始,高职高专层次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录取已经开始。
广西高考语文试题 | 广西高考数学试题 | 广西高考英语试题 | 广西高考理综试题 | 广西高考文综试题 |
广西高考语文答案 | 广西高考数学答案 | 广西高考英语答案 | 广西高考理综答案 | 广西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