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支招怎么融入国外生活

2012-08-17 15:02:44 小怪胎 生活
一些学子近期即将踏上去异国他乡求学的征程,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如何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节奏,结交到好朋友?针对一些学生、家长的困惑,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从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毕业的英国剑桥大学学生黄安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生李诣觅,让这两名刚刚在世界名校就读一年的学生介绍他们如何快速适应英国、美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

  剑桥大学学生黄安琪▶▷

  要对留学地做充分的背景了解

  在黄安琪看来,去到异国他乡留学,要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去之前可以针对留学目的地做一些背景的了解,了解当地饮食、文化、气候、传统习俗等内容。安琪在去英国前,看了很多英剧,从中了解当地人觉得什么事情有意思,以方便跟他们交流。还会上网查资料或者看书,了解当地有着怎样的独特文化,“有本叫《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的书,里面讲到英国人注重的事情,比如见面一定会谈天气,对足球很重视,有比赛就会聚到酒吧看等。”饮食方面,安琪所在的学校有线上食堂博客,会介绍每天的菜式。为了了解食堂经常做什么菜式,也为了看懂菜名和了解菜式的材料,安琪在去学校前专门提前研究了食堂博客上的菜式。

  出国之前要做好英语方面的准备,尽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安琪说她所在的深国交上专业课是全英文教学,在学术英语方面她基本没有问题,但日常生活英语方面的交流还是会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比如冷藏柜有20种奶酪,每种单词都不一样,要现学英文。”

  留学异国他乡,一些学生刚开始难免会有孤独感。“一开始会习惯跟中国人呆在一起,因为那样心里会稍微舒服一点,如果学校中国人少一点,可能会有孤独的感觉。跟中国人呆在一起是好,但我觉得也还是需要融入外国文化。如果所在的学校中国人少,刚开始感到不安很正常,要渐渐克服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整天呆在屋里上网或怎样。”安琪介绍说,为了让新生们尽快熟悉起来,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便新生相互认识、交流。

  “我觉得认识各种各样的人顺其自然就好,但如果想要刻意认识一些新朋友,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安琪之所以认为在结交新朋友上顺其自然就好,是因为她觉得如果花非常多的精力在结交朋友上,在学习等其他方面可能会落下。

  提前预习课程,把握课堂节奏

  与美国高校不同,在剑桥等一些英国的大学,在几百人同时上的“大课”之余,会有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交流的“小课”。“在剑桥,我所在的学科小课是一个老师负责三个学生。大课上老师从头讲到尾,没有机会发问,小课可以主动问问题。想要得到更多,自己就要有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果整节小课都在听别人想问的问题,那对自己来说是个机会的浪费。”

  而面对“大课”,安琪建议提前做课堂内容预习。据其介绍,在剑桥,上大课前学生会得到教授讲课的范围、资料,在上课前要尽量把这些内容读一遍,看看自己哪里不懂,然后在上课时专注于这一部分内容。“每个人专注一小时不太现实,教授讲的信息量也非常大,自己要对课堂节奏有所把握。”

  独立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安琪介绍,在剑桥大学,规定的课堂时间之余,有很多自由时间。准备作业、做论文背景阅读,这些只能在自己的时间中挤出来,“如果很依赖老师管着你,教你每天做什么,这肯定会很糟糕。”在安琪看来,要想高效地完成一些事情,提前做计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很重要。

  对于学习跟社交的关系,安琪说,在不影响自己作业提交的情况下,她一般会社交优先。因为结交不同的朋友也是一件好事。

  安琪说,自己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考试。她认为当有压力时,找别人倾诉是不错的办法,“如果自己躲在房间,可能总是觉得别人好强,但当你出去跟人交流,你会了解每个人都有压力,当你知道大家的情况跟你差不多,所谓的困难也许就不那么难了。”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生李诣觅▶▷

  生活中不要太“宅”

  在李诣觅看来,留学美国,最重要的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怎样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以及跟美国人怎样相处。他说,刚开始去到学校,一些学生会习惯呆在中国人的圈子,很少结交外国朋友。“刚去到陌生的环境,有很多自己要忙的事情,没有太大交朋友的冲动,再者可能感觉没什么可聊的。”李诣觅说,大概2个月后,这种情况慢慢改变,“觉得一些外国人的生活也蛮有趣。”学校也会为国际学生组织各种活动,方便他们交流、了解,“这些活动蛮有价值的。”

  李诣觅参加最多的是跟他所学专业有关、学生举办的一个叫“全球市场活动组织”的模拟商业运作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他认识了很多朋友。只要愿意,有很多机会可以结交外国朋友。李诣觅说,他们学校每周四有中文角,方便那些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以及对中文感兴趣的外国人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美国黑人,后来他们也成为很好的朋友,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如一起看NBA,聊美国娱乐。

  对开朗、活泼的李诣觅来说,很快适应了陌生的环境,但也有一些学生会出现不适应。“一些学生会上课出来,下课直接回宿舍,很宅,很少参加活动。”李诣觅建议主动、大胆地跟不同的同学去沟通,比如上课时约同桌的外国朋友下课后去图书馆写作业也是深入交朋友的方法。

  李诣觅认为,结交不同的朋友会让自己变得丰富,“我认识的一个埃塞俄比亚的朋友非常了解美国本土文化,对其他国家的风俗人情也会懂得比我多。”

  课堂上要大胆、聪明提问

  在美国的大学,需要学生自己选课。而如果一学期选多门比较难的课程,就意味着非常大的学业压力。“每门课都要阅读很多资料,刚去国外,我们的语言水平还没达到外国人的阅读速度,但学校不会区分对待,还是按照美国人的阅读速度来分配大量阅读任务。除了阅读外,还要写论文。一些学生可能觉得压力很大,有些甚至会躲在宿舍哭。”李诣觅说。

  对于选课,李诣觅的建议是要难易搭配,不要全文科或者全理科,如果选了一门很难的课程,就尽量不要再选相同难度的课程,此外,选课前可以咨询学长,看自己的课程搭配是否合理。“还可以提前做好研究,对课程的了解不能仅限于内容,还要了解教授评分、教学水平等等。因为一些课程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去上就会发现有些教研究生的教授来教本科,用很复杂的理论去讲一些内容,听不懂,会很崩溃。”

  李诣觅也认为,自学能力在国外求学很重要。“老师不会有太多时间管你,基本上完课就走了,一周只有两次时间可以约他们讨论问题,真正很多问题还要自己去解决。”

  他建议,平时可以跟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一起学习,不懂的可以相互帮忙,另外遇到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要聪明、大胆地发问,“之前会觉得有问题可以留在下课后再问,有时也会担心课堂上发问会打断老师的进度,但其实这些都是自己多想了。美国的课堂发言蛮自由,对于一些问题,教授会很乐意解答。问的问题有价值,也会引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问的问题多了,教授也会对你有印象,也可能会无形中创造一些机会,比如到大三大四,一些有名望的教授会推荐学生去公司实习。”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留学生支招怎么融入国外生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芬兰留学衣食住行分享

芬兰衣食住行

意大利留学真实生活体验分享

留学真实体验

澳洲留学住宿方式及费用详解

澳洲住宿费用

意大利留学生真实的生活介绍

留学意大利生活

西班牙留学主要住宿方式盘点

西班牙住宿盘点

瑞典留学期间学生的课外生活怎么样

瑞典留学课外生活

新加坡留学生活怎么样?

新加坡留学

韩国留学生活是怎么样的

韩国留学生活

留学新西兰怎么租房 新西兰留学生活要注意的

新西兰留学租房

加拿大留学生怎么住宿 留学加拿大生活技巧

加拿大留学住宿

热门问答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一些学子近期即将踏上去异国他乡求学的征程,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如何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节奏,结交到好朋友?针对一些学生、家长的困惑,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从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毕业的英国剑桥大学学生黄安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生李诣觅,让这两名刚刚在世界名校就读一年的学生介绍他们如何快速适应英国、美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

  剑桥大学学生黄安琪▶▷

  要对留学地做充分的背景了解

  在黄安琪看来,去到异国他乡留学,要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去之前可以针对留学目的地做一些背景的了解,了解当地饮食、文化、气候、传统习俗等内容。安琪在去英国前,看了很多英剧,从中了解当地人觉得什么事情有意思,以方便跟他们交流。还会上网查资料或者看书,了解当地有着怎样的独特文化,“有本叫《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的书,里面讲到英国人注重的事情,比如见面一定会谈天气,对足球很重视,有比赛就会聚到酒吧看等。”饮食方面,安琪所在的学校有线上食堂博客,会介绍每天的菜式。为了了解食堂经常做什么菜式,也为了看懂菜名和了解菜式的材料,安琪在去学校前专门提前研究了食堂博客上的菜式。

  出国之前要做好英语方面的准备,尽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安琪说她所在的深国交上专业课是全英文教学,在学术英语方面她基本没有问题,但日常生活英语方面的交流还是会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比如冷藏柜有20种奶酪,每种单词都不一样,要现学英文。”

  留学异国他乡,一些学生刚开始难免会有孤独感。“一开始会习惯跟中国人呆在一起,因为那样心里会稍微舒服一点,如果学校中国人少一点,可能会有孤独的感觉。跟中国人呆在一起是好,但我觉得也还是需要融入外国文化。如果所在的学校中国人少,刚开始感到不安很正常,要渐渐克服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整天呆在屋里上网或怎样。”安琪介绍说,为了让新生们尽快熟悉起来,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方便新生相互认识、交流。

  “我觉得认识各种各样的人顺其自然就好,但如果想要刻意认识一些新朋友,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安琪之所以认为在结交新朋友上顺其自然就好,是因为她觉得如果花非常多的精力在结交朋友上,在学习等其他方面可能会落下。

  提前预习课程,把握课堂节奏

  与美国高校不同,在剑桥等一些英国的大学,在几百人同时上的“大课”之余,会有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交流的“小课”。“在剑桥,我所在的学科小课是一个老师负责三个学生。大课上老师从头讲到尾,没有机会发问,小课可以主动问问题。想要得到更多,自己就要有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如果整节小课都在听别人想问的问题,那对自己来说是个机会的浪费。”

  而面对“大课”,安琪建议提前做课堂内容预习。据其介绍,在剑桥,上大课前学生会得到教授讲课的范围、资料,在上课前要尽量把这些内容读一遍,看看自己哪里不懂,然后在上课时专注于这一部分内容。“每个人专注一小时不太现实,教授讲的信息量也非常大,自己要对课堂节奏有所把握。”

  独立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安琪介绍,在剑桥大学,规定的课堂时间之余,有很多自由时间。准备作业、做论文背景阅读,这些只能在自己的时间中挤出来,“如果很依赖老师管着你,教你每天做什么,这肯定会很糟糕。”在安琪看来,要想高效地完成一些事情,提前做计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很重要。

  对于学习跟社交的关系,安琪说,在不影响自己作业提交的情况下,她一般会社交优先。因为结交不同的朋友也是一件好事。

  安琪说,自己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考试。她认为当有压力时,找别人倾诉是不错的办法,“如果自己躲在房间,可能总是觉得别人好强,但当你出去跟人交流,你会了解每个人都有压力,当你知道大家的情况跟你差不多,所谓的困难也许就不那么难了。”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生李诣觅▶▷

  生活中不要太“宅”

  在李诣觅看来,留学美国,最重要的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怎样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以及跟美国人怎样相处。他说,刚开始去到学校,一些学生会习惯呆在中国人的圈子,很少结交外国朋友。“刚去到陌生的环境,有很多自己要忙的事情,没有太大交朋友的冲动,再者可能感觉没什么可聊的。”李诣觅说,大概2个月后,这种情况慢慢改变,“觉得一些外国人的生活也蛮有趣。”学校也会为国际学生组织各种活动,方便他们交流、了解,“这些活动蛮有价值的。”

  李诣觅参加最多的是跟他所学专业有关、学生举办的一个叫“全球市场活动组织”的模拟商业运作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他认识了很多朋友。只要愿意,有很多机会可以结交外国朋友。李诣觅说,他们学校每周四有中文角,方便那些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以及对中文感兴趣的外国人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美国黑人,后来他们也成为很好的朋友,有很多共同的爱好,如一起看NBA,聊美国娱乐。

  对开朗、活泼的李诣觅来说,很快适应了陌生的环境,但也有一些学生会出现不适应。“一些学生会上课出来,下课直接回宿舍,很宅,很少参加活动。”李诣觅建议主动、大胆地跟不同的同学去沟通,比如上课时约同桌的外国朋友下课后去图书馆写作业也是深入交朋友的方法。

  李诣觅认为,结交不同的朋友会让自己变得丰富,“我认识的一个埃塞俄比亚的朋友非常了解美国本土文化,对其他国家的风俗人情也会懂得比我多。”

  课堂上要大胆、聪明提问

  在美国的大学,需要学生自己选课。而如果一学期选多门比较难的课程,就意味着非常大的学业压力。“每门课都要阅读很多资料,刚去国外,我们的语言水平还没达到外国人的阅读速度,但学校不会区分对待,还是按照美国人的阅读速度来分配大量阅读任务。除了阅读外,还要写论文。一些学生可能觉得压力很大,有些甚至会躲在宿舍哭。”李诣觅说。

  对于选课,李诣觅的建议是要难易搭配,不要全文科或者全理科,如果选了一门很难的课程,就尽量不要再选相同难度的课程,此外,选课前可以咨询学长,看自己的课程搭配是否合理。“还可以提前做好研究,对课程的了解不能仅限于内容,还要了解教授评分、教学水平等等。因为一些课程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去上就会发现有些教研究生的教授来教本科,用很复杂的理论去讲一些内容,听不懂,会很崩溃。”

  李诣觅也认为,自学能力在国外求学很重要。“老师不会有太多时间管你,基本上完课就走了,一周只有两次时间可以约他们讨论问题,真正很多问题还要自己去解决。”

  他建议,平时可以跟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一起学习,不懂的可以相互帮忙,另外遇到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要聪明、大胆地发问,“之前会觉得有问题可以留在下课后再问,有时也会担心课堂上发问会打断老师的进度,但其实这些都是自己多想了。美国的课堂发言蛮自由,对于一些问题,教授会很乐意解答。问的问题有价值,也会引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问的问题多了,教授也会对你有印象,也可能会无形中创造一些机会,比如到大三大四,一些有名望的教授会推荐学生去公司实习。”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