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次考试,考生得分普遍不高,尤其今年国家申论得分更是低得吓人。其实申论考题并不是真的“难于上青天”,本人认为只要把握以下五点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一、把握考试规律,“不打无准备之仗”。
大纲中对申论考试一般是这样规定的:“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要求应试者:A.认真阅读给定资料B.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也就是说,申论考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应试者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为国家选拔出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
其实相比“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考查考生在理解、逻辑、运算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申论的考查内容更接近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比如经常见到的归纳大意和提出对策等,都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工作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所以可以说申论的考查内容在真正工作中要求更高,用处更大。此外,因为行测更注重基础能力的考查,所以在时间内突击提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之前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通过一定有针对性的练习,在申论上取得高分还是可能的。
从近年的考试来看,申论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材料字数逐年增多,难度增大。申论材料从原来的2000-3000字增加到现在的5000-6000字,时间却并没有增加,这无疑增加了考试难度。材料结构也日趋复杂,阅读难度增大。2.命题均来源于社会热点问题,地方具有地方特色。以近几年北京市申论考试为例,往往与北京或大城市生活中的背景和实际问题相关联。如2004年考的是“节约办奥运”;2005年考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2006年社招考的是“文化遗产保护”,都表明了这一特点。3.题型稳重有变,对能力要求更高。从原来简单的“三段式”到对策有效性分析、抽象概括等题型的出现,增加了考试的灵活性。因此,申论考试已不再是简单的写作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需要引起广大考生足够的重视,一定要认真对待。
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注重加强自己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近年考试发展趋势来看,申论阅读材料越来越长,要在短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并提炼出相关信息,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积淀是很难做到的。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申论困难是因为很多人平时对社会热点关心不够,考试时阅读速度自然很难提高。因为阅读熟悉题材的内容往往会比生疏的内容速度快得多,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读小说要比科技文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平时备考一定要注意多读些报纸和时事杂志,比如《人民日报》、《半月谈》、《了望》等,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意社论文章写作的语言特点和用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善于总结规律,灵活利用“模版”。
申论考试虽然比较灵活,但也不是无章可循,具体的题型都有各自的技巧和套路。所以平时就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从而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应试能力。现在很多考试都有什么“万能模版”、“万能公式”,虽说不提倡,但在时间短、任务重的前提下,有一个实际易操作的“套路”还是很实用的。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申论所考查的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练成,但是合理的训练提高成绩还是可能的。比如申论文章中提出对策的问题,往往就会从以下方面着眼: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思想认识不足等,再针对所给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就能大大节约时间和提高准确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套路是可以利用的,但要避免千人一面,力争在语言、结构上写出新意,要争取虽然对策主体千篇一律,但文章各有千秋。
四、集中训练,勤于练习。
和大多数考试一样,申论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来源于大量的练习。特别是历年考试的真题一定要按照要求实际写一写,而不能满足于只看书而不动笔。这样考试时才不会对大多数题型产生陌生感而引起慌乱。申论写作不同于平时的作文,它不讲究辞藻的华丽和标新立异,而是更注重用词的准确和对策到位。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一定要找真题来实际地演练一下,这样才会临危不乱。
五、考试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再下笔,最好先打提纲。
申论虽然相比行测时间较为充裕,但如果时间分配不合理也极容易虎头蛇尾,影响成绩。而且如果重写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卷面美观。所以建议正式写作之前一定要列好提纲,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写作时尽量留下余地,不要太过绝对,比如提对策时可用“几点”,“多方面”等,而不要写具体数字,这样修改起来比较方便。全部完成后,一定要全文通读一遍,把明显的标点、语法错误改过来,并努力保证字迹清楚工整。要知道阅卷老师每天阅卷很辛苦,阅卷速度很快,你的命运很可能就在这几分钟改变了。照顾他们有个好心情,有时候是很重要的。
总之,只要充分备考、仔细应考,申论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