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论考试的答题过程中,如何确定给定材料的主题与主旨是取胜的关键。
推荐:
在的科目当中,申论是大部分考生比较头疼的一门。在申论考试的答题过程中,如何确定给定材料的主题与主旨又是取胜的关键。
一般来说,给定材料是由若干则相互独立的材料组成,国考近几年来一直维持在6000字左右。各材料之间结构看似凌乱,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每一次的申论考试都会考查社会近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且只考查一个主题。这就决定了考生在对给定材料的阅读过程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通过阅读和分析找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从而确定了文章的主旨。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定材料的主题与主旨对后边题目的作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决胜申论考试的关键。
一、把握主题与主旨的关系
给定材料的主题和主旨之间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主题与主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主题可以理解为材料所反映的话题、内容,可以在阅读材料,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直观得出来。主旨指的是出题人通过材料主题要表达的意图和观点,一般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其次,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主题是资料所反映的表面现象,主旨是材料背后所体现的深层次的表达意图;主题一般是较为直接的话题,主旨是资料的内蕴和升华。主旨的确定是在对主题的准确分析基础上得出的。以2009年国考申论真题为例: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主旨是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探寻一条突破之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
二、找出给定材料的主题
找出资料的主题是正确解题的基本着眼点。每一次申论考试的资料都围绕一个固定的话题,有确定的主题。一般而言,国考申论考试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来自于中央重大会议、重要报告中所关心问题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如2007年10月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2008年国考申论考试中就围绕是否要对怒江水电站进行开发的争议来考查这个主题。2008年10月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关注农民土地改革和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申论考试的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对而言国考的主题涉及的是宏观的问题,省考的主题会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关注一些省情热点。如2008年我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进一步扩大内需、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09年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等地申论考试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下如何保持本身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确定给定材料的主旨
材料的主题一般很容易分析得出,但主旨却较难把握。如何从材料的主题升华到主旨是一个难点。主旨反映的是埋藏在材料主题背后的中心思想以及出题人的观点。主旨有某种倾向性,是期望考生予以论述的“言下之意”。例如材料是写关于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的话题,则有可能想通过这个主题来表达的主旨是如何解决娱乐场所的安全问题。如果给定材料是关于医疗改革的话题,则有可能要表达主旨是如何推进医疗改革或医疗改革要以人为本。
主旨也可以是材料的升华,可以通过把主题拔高到一定的高度,引申到中央权威的政策或可以抽象到社会重要意义上来。如2008年国考材料中提到水电站的建设要合理,要统筹经济与环境,这是一个具体的话题,但它背后可以引申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这两个官方的政策要点。如材料反映的是搞好社会救助的主题,那么可以引申的主旨是社会的公平公正或社会和谐稳定上来。
四、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考生要准确、迅速的确定资料的主题与主旨必须对国家的政策、中央的文件及社会热点有所关注和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主旨的确定是在对主题的准确把握基础上,因此,考生在分析主题时要避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没有读懂给定材料,乱扣主题;二是任意把主题进行人为的扩大、缩小和歪曲。
任何主题的判断都应该遵重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任何主旨的归纳都要符合出题人的意图。如2009年国考主题是工农业发展,它包括了工业和农业两部分的内容。如果把材料的主题定为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扩大了材料的内容;如果只写其中某一个方面,(促进工业发展或推动现代化农业)就缩小了文章的主题;如果把主题定为经济与民生协调发展或优化产业结构就偏离了材料,同样依照主题所确定的主旨也就不准确了。
总之,在申论考试的过程中,考生只有正确把握给定材料的主题与主旨,才能真正领会题目的核心表达意图和观点,才能为进一步的答题提供重要依据。考生如果能真正做到、做好这一点,那么就向成功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1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