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公务员行测:攻克不知不解言语理解引文

2012-08-24 08:09:18 引文攻克不解

  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题目中,考生经常会遇到这一类的题目,就是题目中有引用的文字,对于引文的不理解常常让学生觉得题目难度大,其实这一点考生大可不必多虑,因为完全看懂做对题固然是一种理想境界,但是一知半解或不知不解做对题也并不是难以企及的。如果把握了这一类题的特点,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思路,完全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解析一下:

  清代余云涣所撰与义府大堂联,通俗易懂,联曰:“不要百姓半元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两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不拿百姓半文钱是起码的为官之德,并非什么特殊的事迹,重要的是要问一问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做出了什么政绩。对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

  A.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B.为官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方太平

  C.为官既要廉政,还要勤政

  D.为官不光要廉政,还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曾经有个别考生疑惑对联的意思不是很懂,其实这种疑惑大可不必,考生有这样的疑问,是解题思路不正确的表现,这副对联的内容,完全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带而过,我们只需要直接关注对联后面的标识“此联告诫官吏”即可,这其实就是对联的释义,所以对这段话的理解重在后半部分。


  再看这道题目: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的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罄、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这道题同样是一道主旨概括题,对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含义,有的考生知道出自论语,意义也很清楚,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并不知道确切的含义,不过,这一点对于做题是没有任何影响的,所以,千万不必要在这句话上过多停留,因为后面有明显的标识词“所以”,因此考生只需要关注“所以”之后的内容就可以轻松了解这句话的寓意所在。

  又如: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 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 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 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淮南子》里面的这句话,如果考生很清楚知道是什么意思,当然对做对题目大有裨益,但是,一知半解或完全不了解意思对于做对题目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句引文后面有重要的标识词“看来”,这个词考生应该特别关注,因为很多考生看见“看来”视而不见,这是不可取的,如果看到了“看来”,则应该马上将文段的重点放到“看来”后面,关注“辩证关系”,直接对应C选项。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应对这一类的题目,首先,考生要克服畏难心理,心理素质稍差一点的考生,就怕在考试的时候碰到自己不认识的引文,其实题目很少有考察对于引文的具体理解的,多数情况下,引文只是起一个佐证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后在看到不认识的引文的时候,应该保持心平气和。其次,在引文的前后,一般会有标识性的词句来揭示引文所指的含义,所以,对于这一类的标识词我们一定要做到心明眼亮,比如上文中的“告诫”、“所以”、“看来”,这些词是重要的提示信息词,可以帮助我们按图索骥。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用书可参考《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分享

热门关注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型怎么做

行测常识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答题技巧归纳

行测常识判断技巧

公务员行测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行测做题速度怎么提高

公务员行测常识题怎么准备

行测常识怎么准备

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布

行测考试题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理解语义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虚词题目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词句理解题型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细节”决定“成败”

2020行测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行测阅读中的常见错误

2020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