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

2012-08-26 00:36:26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 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考试资料,关键词为深圳特区 热点 申论,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40分56秒。

【背景链接】

2010年9月6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和谐社会建设,从何处破题?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之要。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油盐柴米,关乎大局。不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就业服务等实际问题,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权威观点]

考察过程中,******对广东近一个时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支持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的宝贵机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奋力攻坚克难,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完善社会服务和管理,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表现和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在深圳,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对社会事业的日益重视,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在扩展,老百姓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期望也随之提升。如今,民生问题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精神文化生活与政治、社会权益等内容,同时民生问题比过去要深刻、全面、复杂得多,解决起来也需要更大智慧。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尽快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上作出探索,是特区肩负的重要使命。

[具体措施]

改善民生,要有“大手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民生问题,从某种角度讲,不是“财富蛋糕”做得不够大,而是对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的。因此,改善民生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舍得解开“钱袋子”,舍得倾注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来重视和加强民生事业建设,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在市民身上,使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改善民生,要注重制度建设。民生问题凸显,反映出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改善民生,不是政府临时性的“自选动作”,不仅要解决好老百姓眼下关注的急事、难事,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将之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制度框架和管理轨道,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体制、规则和机制。要通过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等,使改善民生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常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长期受益。

改善民生,要加强管理创新。经济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增多、管理难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管理的新问题与民生问题相互交织,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尤其要大力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规范公众参与的行为,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深圳应立足自身特点,认真求解外来人口、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基层民主建设等新课题,为全国提供借鉴。

【一句话点评】

始终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全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社会和谐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公务员申论题型分值分布

公务员申论

国考申论怎么刷题 关于申论备考方法

申论怎么刷题

公务员申论的作文怎么写

公务员申论

国考申论的内容是什么

申论内容

公务员申论考试题型和分值

申论考试题型

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答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

什么是申论和行测

什么是申论

公考申论答题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试

申论写作技巧有哪些

申论写作

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常见题型

公务员申论考试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1广东公务员申论热点 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考试资料,关键词为深圳特区 热点 申论,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40分56秒。

【背景链接】

2010年9月6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和谐社会建设,从何处破题?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之要。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油盐柴米,关乎大局。不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就业服务等实际问题,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权威观点]

考察过程中,******对广东近一个时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广东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支持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的宝贵机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奋力攻坚克难,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完善社会服务和管理,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表现和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在深圳,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对社会事业的日益重视,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也在扩展,老百姓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期望也随之提升。如今,民生问题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精神文化生活与政治、社会权益等内容,同时民生问题比过去要深刻、全面、复杂得多,解决起来也需要更大智慧。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尽快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上作出探索,是特区肩负的重要使命。

[具体措施]

改善民生,要有“大手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民生问题,从某种角度讲,不是“财富蛋糕”做得不够大,而是对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的。因此,改善民生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舍得解开“钱袋子”,舍得倾注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来重视和加强民生事业建设,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在市民身上,使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

改善民生,要注重制度建设。民生问题凸显,反映出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制度短缺。改善民生,不是政府临时性的“自选动作”,不仅要解决好老百姓眼下关注的急事、难事,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将之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制度框架和管理轨道,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体制、规则和机制。要通过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等,使改善民生工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常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长期受益。

改善民生,要加强管理创新。经济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增多、管理难度加大……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管理的新问题与民生问题相互交织,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迫在眉睫。社会管理创新,目标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尤其要大力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规范公众参与的行为,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深圳应立足自身特点,认真求解外来人口、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基层民主建设等新课题,为全国提供借鉴。

【一句话点评】

始终将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全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社会和谐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1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