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事后才想起"安全警报"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 别等事后才想起"安全警报"》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警报,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45分22秒。

无论是否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每一个预警、每一次事故,都不能被忽视

近日媒体报道,广西梧州桂江一桥整修,虽然被发现桥面有裂缝,但在市政部门“抢工期”的要求之下,还是“力保”如期通车。

今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主题是“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大桥未完成整体验收勉强通车,“行车像骑马”,让人不能不担忧工程质量。更重要的是,桥面的裂痕,也是一种“安全预警”。如果忽视了这样的预警,不仅谈不上美好生活,更可能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预警的忽视,在很多安全事故中都能发现。今年7月,北京地铁扶梯逆行造成1人死亡;而去年12月,深圳地铁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梯,也曾逆行伤人。今年7月垮塌的钱江三桥,通车不久路边就出现裂痕。

安全生产领域,“海恩法则”广为引用: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有着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换个角度理解就是,每一次严重事故,都会有300多次能防患未然的预警。而“墨菲法则”则认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这些理论,对于安全管理,无疑是有益的警醒。小漏洞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酿成大祸,而小问题往往会在各种小事故中被暴露。只有重视这些预警,及时绑好“安全带”,才能消灭那些“变坏的可能”。

听不见“警笛”,看不到“警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全并未被摆在首要位置。梧州相关负责人解释,有问题还通车正显出当地政府“有责任心”。如此带着“裂痕”的“责任心”,难免让人质疑:是否大干快上的责任、追求政绩的责任超过了安全责任、生命责任,这才会使“裂痕”的预警被不屑地视为耳边风?

安全预警被忽视也反映出,在很多地方,安全还是一种被制度推着走、逼着做的“要我安全”。害怕的是出事后媒体曝光、上级追责,看重的是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政绩损失。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安全的认识、对责任的认识,远未达到中央要求的“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程度。看到了小毛病、出现了小差错,第一反应是能捂就捂、能拖就拖,更别说主动查找原因、堵塞漏洞了。

对于桥面裂痕,当地辩解:不是结构性裂痕,对安全没有影响。然而,各种安全事故以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无论是否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每一个预警、每一次事故,都不能被忽视。

如果每一个预警都能成为一次全面体检、杜绝隐患的契机,如果每一个事故都能收获亡羊补牢、举一反三的教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不是空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别等事后才想起"安全警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2021公务员考试:考前冲刺得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得分技巧

2020公务员考试:初期备战指南

公务员考试辅导

2020公务员考试:如何准备笔试?

公务员考试攻略

2020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题型如何攻略?

公务员考试技巧

2020公务员备考复习的规划

公务员复习规划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备考的误区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什么?考试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考什么

公务员申论和行测的攻略规划

公务员申论攻略规划

国考考察题型的答题技巧

国考题型的答题技巧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2012年国考申论热点 别等事后才想起"安全警报"》考试资料,关键词为热点 申论 警报,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时45分22秒。

无论是否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每一个预警、每一次事故,都不能被忽视

近日媒体报道,广西梧州桂江一桥整修,虽然被发现桥面有裂缝,但在市政部门“抢工期”的要求之下,还是“力保”如期通车。

今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主题是“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大桥未完成整体验收勉强通车,“行车像骑马”,让人不能不担忧工程质量。更重要的是,桥面的裂痕,也是一种“安全预警”。如果忽视了这样的预警,不仅谈不上美好生活,更可能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预警的忽视,在很多安全事故中都能发现。今年7月,北京地铁扶梯逆行造成1人死亡;而去年12月,深圳地铁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梯,也曾逆行伤人。今年7月垮塌的钱江三桥,通车不久路边就出现裂痕。

安全生产领域,“海恩法则”广为引用: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有着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换个角度理解就是,每一次严重事故,都会有300多次能防患未然的预警。而“墨菲法则”则认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多小,它总会发生。这些理论,对于安全管理,无疑是有益的警醒。小漏洞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酿成大祸,而小问题往往会在各种小事故中被暴露。只有重视这些预警,及时绑好“安全带”,才能消灭那些“变坏的可能”。

听不见“警笛”,看不到“警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全并未被摆在首要位置。梧州相关负责人解释,有问题还通车正显出当地政府“有责任心”。如此带着“裂痕”的“责任心”,难免让人质疑:是否大干快上的责任、追求政绩的责任超过了安全责任、生命责任,这才会使“裂痕”的预警被不屑地视为耳边风?

安全预警被忽视也反映出,在很多地方,安全还是一种被制度推着走、逼着做的“要我安全”。害怕的是出事后媒体曝光、上级追责,看重的是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政绩损失。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安全的认识、对责任的认识,远未达到中央要求的“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程度。看到了小毛病、出现了小差错,第一反应是能捂就捂、能拖就拖,更别说主动查找原因、堵塞漏洞了。

对于桥面裂痕,当地辩解:不是结构性裂痕,对安全没有影响。然而,各种安全事故以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无论是否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每一个预警、每一次事故,都不能被忽视。

如果每一个预警都能成为一次全面体检、杜绝隐患的契机,如果每一个事故都能收获亡羊补牢、举一反三的教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才不是空谈。 


申论真题 申论答案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 申论答题技巧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