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备考:唐与周边民族的战与和

2012-08-27 23:47:18 中考历史

 

  暑假过后,新初三生们迎来了初中最重要的一年——初三。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历史知识点以供参考:

  唐末至元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简介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勃兴。由住在青藏地区以雅隆部落为首的部落联盟所建,最早的首领是达布聂赛囊日论赞父子,至松赞干布时,降苏毗(孙波)羊同(女国,象雄)等部,自山南匹播城(今译当琼结)迁都逻些城(今拉萨)建官制,立军制、定法律、创文字形成了以吐蕃国为中心的奴隶主贵族的集权统治,成为继突厥高丽之后与唐在东亚争衡的又一强国。八世纪后期在迟松德赞时,国势最为强盛,破党项,白兰、宝髻、西制尼婆罗(今尼泊尔),北逐吐谷浑,统一青藏高原各部兼有川边、滇西北及西域大部和河陇地区(从六七零年到七五五年)与唐时战时和,曾与唐会盟于长安城郊。从松赞干布到弃隶缩赞曾向唐求婚,唐先后以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妻之。并在经济、文化、工艺、农桑医药方面给予以大力支援。后来关系破裂,一时又与唐、大食在西域角逐不已。九世纪中,赞普达靡死后统治集团分裂,奴隶、属民起义,吐蕃瓦解,前后存在二百余年。

  公元六四九年,南诏兴起,多次受唐封为王,后与吐蕃连兵反唐,立国三四七年至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公元九0二年)为其清平官(宰相)郑回之后郑买嗣取代,建大理国,南诏亡。

  五代十国

  唐亡于九0七年,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至九六0年入宋,是为“五代”。四方割据建国称帝的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楚、南平、闽、南汉、北汉等合为“十国”。后唐灭前蜀;南唐篡吴灭闽、楚。宋初,先后取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最后于九七九年灭北汉成一统。后唐、后晋、后汉均为突厥沙陀部所建。

  九0七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九一六年称帝,相继征服周边各部,攻营平、辽东,俘掠燕赵,九二六年灭渤海,九二七年耶律德光继立援石敬塘,叛后唐建立后晋,晋割燕云十六州(又名幽蓟十六州)以献(十六州分别为云、朔、武、幽、蓟、妫、莫、涿、檀、顺、新、应、寰、儒、瀛、蔚),地界相当于以今北京市大同市为中心,东至遵化,北迄长城,西至山西神池、繁峙、宁武,南至河北(保定河间)。九三八年改国号为辽,以皇都为上京临璜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以辽阳城为东京辽阳府,并幽州为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市西南),又称燕京。

  九0二年蒙氏南诏为郑氏所代,九三七年段氏得国,改号大理,都大理(故阳苴咩城)。以鄯阐(故拓东城)为东京。大理之东北,今贵州西部为昆明,牂柯等部。

  义军首领张义朝被唐授为归义军节度使,统辖归唐后的沙、瓜、伊、西、肃、鄯、河、兰、岷、廓、凉等二十州,义朝死,子孙世袭其职。五代时,整个地区已呈分崩离析之局,至曹义金时辖境仅限于沙瓜二州。八四0年回鹘为黠戞斯所破,部众溃散,西迁的一支到五代时据有甘、肃二州(建牙于甘州),史称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另一支建国于西州北庭一带,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介于归义曹氏和高昌之间的伊州由汉人陈氏统治。归义与甘州之间有吐蕃部落。甘州回鹘之东为凉州,其民华夷杂处,守将不管什么民族皆由州人自立,受命于朝庭,称河西节度使。凉州之东,灵州境外则为党项各部落所据。

  西域自沙州出阳关傍南山至今若羌为小月氏遗种所建的仲云国,又西去沿沙漠而至于阗国境,其国西南接葱岭与婆罗门为邻。自高昌迤西天山以北的九姓乌护,是八四0年后回鹘西迁进入葛逻禄境内的一支,五代时据有伊犁河流域地,天山南北还有葛逻禄、突骑施、炽俟、样磨等族。

  其时达旦(阻卜)族广布于大漠南北,一部分在辽境内,另一部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黑龙流域的室韦,黑水靺鞨,仍在辽国境外。

  吐蕃已呈分裂状态。河陇地区只余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附 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蕃族称脱思麻。在旧吐蕃中心地区的称鸟思藏,其东为波窝、马尔敢,其西则为藏,藏以西今阿里,克什米尔地区分为纳里、古格、布让、日托、麻城等部。

  北宋

  九0六年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宋朝,都开封(又名东京)。以洛阳为西京,应天府(商丘)为南京,河北大名府为北京。九六三年取荆南、湖南,九六五年取后蜀,九七一年取南汉,九七八年吴越(钱泓俶)、漳泉(陈洪进)入朝。九七九年灭北汉,九八二年夏绥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降宋,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之局面,完成统一。历九帝至一一二七年徽、钦二宗被俘时,为北宋时期。

  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为宋、辽南北对峙时期。

  一0三四年,党项羌李继迁之孙李元昊建年号,一0三八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一0四四年与宋议和,不久又与辽议和,出现宋、辽、夏三足鼎立局面(西夏时而与辽联合攻宋,时而与宋联合攻辽)。

  辽

  东胡后裔,鲜卑族别部之一。太祖耶律阿保机于九0七年建契丹国,九一六年始有年号。九三八年(一说九四七年)改国号为辽。九八三年复称契丹,一0六六年仍称辽。

  公元一00七年辽圣宗建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大明城),辽自临璜迁都于此。一0四四年辽兴宗并云州为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于是有上、东、中、南、西五京。全境分为五京道,五京府。此外,还有府六,州、军城一百五十六,县二百九十,又有部族五十二,属国六十。辖境东至日本海,鄂霍茨克海,西至金山,北接斡朗改,其西则则为黑汗和西州回鹃、西夏、南为北宋,东南为高丽。

  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至天祚帝耶律延禧共六帝,前后二百一十八年,至一一二一年金俘天祚帝后,辽亡。辽与北宋多年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宋在灭北汉后,太宗于九七九年亲率大军攻幽州十五日不下,被辽援军横截于高梁河上,宋军大败。太宗又于九八六年分三路出雄州、定州、雁门,企图夹攻幽州,结果中了辽军诱敌深入之计,再加兵力分散,又以失败告终。杨继业被俘不屈,绝食而亡。宋军两次大败,便放弃了收复幽州的打算。

  此时,辽对宋却采取了攻势。一00四年,萧太后和辽圣宗领兵南侵,遭到宋军杨延昭、杨嗣等人的顽强抵抗,最后双方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订立和约,结成所谓兄弟之国,史称澶渊之盟。宋真宗以辽退军为条件,答应每年给辽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是时,宋之西部为吐蕃诸部(即唃厮逻新建之西吐蕃、西蕃),西北为西夏、回鹘、黑汗,西南为大理国。

  西夏、回鹘、黑汗、大理诸国可参阅本书第三部分党项、回纥、黑汗、白蛮诸条。

  西蕃为河湟地区藏族各部所建之国。国王唃(音谷)斯逻出身高昌磨榆国,原名欺南陵温。二十岁时被请到河湟地区,当时住在宗哥城东(今西宁市东平安驿)的大喇嘛李立遵和住在邈川(今青海东部湟水南岸)的大酋长温逋哥,利用他的高贵出身(确认他是赞普之后),统一号令当地不相统属的各吐蕃部落,用佛子之名(即唃厮罗)将厮逻迁至廓州,继又迁宗哥城(今青海西宁市),李立遵自立为论浦(宰相),又以立唃厮逻之名,出兵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北进凉州,企图统一甘肃各吐蕃部落,结果,东进为宋军所阻,北上亦失败。邈州大酋温浦哥乘机取代李立遵之地位,迁唃厮逻于貌川,逐步建立起一个统辖河湟地区,有胜兵六、七万的吐蕃地方政权。公元一0一五年,这个政权的辖境北接西夏,东连北宋,既是宋夏攻击的对象,又是拉拢的对象,同时又是宋与高昌通商的交通要道。唃厮逻采取亲宋抗夏的政策,多次派使臣向宋献方物、贡良马,并与宋进行马匹交易;宋亦多次给以赏赐并授唃厮逻为宁远大将军、营州团练使,授温逋哥为归化大将军。仁宗时唃厮逻杀温逋哥,复迁都于宗哥城(又名青唐城),宋封唃厮逻为保顺节度使,进一步密切了与宋的关系。

  唃厮逻之后,除个别依附李立遵余党外,一直采取亲宋抗夏政策。唃厮逻三子董毡与长子瞎毡子木征于熙宁七年(公元一0七四年),以河、洮二州献降于宋。

  董毡在位期间继续采取亲宋抗夏政策,并与辽建立友好关系。董毡及其子死后,其养子阿里骨即位。阿里骨是于阗人,随母入侍董毡,在助宋攻夏战争中英勇善战,被宋授予防御使之职。继位后,宋授予他河西军节度使守塞郡公之职。以后,其内中一些部落要求归附宋朝,宋未同意,阿里骨去世后,由宗族子瞎征继位。后另一酋长溪巴温在溪哥城(今青海贵德)自立为主,宋出兵攻青唐,瞎征出降,各部继续抗宋,最后于崇宁三年(一一0四年),宋军再次大规模西进,湟水流域遂完全置于宋之统治之下。

  南宋

  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为金与南宋对峙时期。

  一一一四年,辽的属部女真部族联盟长完颜阿骨打(即完颜旻(min))起兵反辽,一一一五年称帝,建国号金,是为太祖。历九帝至哀宗,一二三二年亡于元,前后共一百一十七年。

  太祖弟太宗(完颜晟)时,于一一二五年灭辽,一一二七年灭北宋。

  宋、金间经过十多年的战争,至一一四一年双方在绍兴订立和议(金熙宗皇统二年),宋进誓表于金,称臣纳币割地,金要南宋“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两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其间,唐、邓二州属金。

  是时,金以上京为都(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以辽上京为北京,南京为燕京,中京、东京、西京仍旧。以宋东京为汴京。全境分为十七路。

  周边:东至吉里迷、胡里改之地达日本海,北抵蒲与路北直至大兴安岭,西北包有王纪刺、塔塔尔、白鞑靼等部与境外诸部接壤于蒙古高原,西接西夏、吐蕃。西夏之西及西北为西辽。

  一一二七年金侵宋北辙后,康王赵构渡江即帝位于南京(后迁临安),是为南宋。南宋从高宗起共九帝,至一二七年帝昺(音丙)时,前后共一百五十二年,亡于元。

  南宋之西北,仍为吐蕃诸部,西南为大理国。

  金灭辽后,已经看到宋室的腐朽和军事上的软弱无力,立即挥师南下,西路军长期受阻于太原城下,东路军在破燕京后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包围开封,但也遇到沿途起义军和主战派的还击。由于宋室的软弱和投降派的活动,金军在第一次撤退后又于建炎二年秋(一一二八年),分别向山东、河南、陕西三地进兵,其中取道山东的一路,在建炎三年春,就攻下徐州,渡淮南下直指扬州,宋室仑皇逃至杭州。建炎三年九月金兀术的军队分两路渡过长江连破建康等重要城镇进逼杭州,宋室又出奔越州(绍兴),转明州(今宁波),最后逃到定海海上,金兵占领杭州后,又直追至宁波,因不悉海战无法下海追袭宋高宗,在受到沿岸乡兵的抵抗后,宣称“搜山检海”已毕,到处大肆烧杀抢掠,于建炎四年春北返。同时金军另一路也侵入关中,占领长安,并建立了一个伪齐政权。

  一一五三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杀熙宗完颜亶夺取帝位迁都燕京。一一六一年率领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南侵,直抵长江北岸。由于他安置在大名的屯田军万余名自动逃回辽阳,又由于辽阳留守完颜雍自立为帝(即金世宗),又由于在采石矶的金军被击退,在这种形势下,逼令渡江的部将叛变杀死完颜亮,金军才派人至南宋议和,引军北还。

  金灭辽后,辽余部由耶律大石(太祖八世孙)率领从蒙古中部到西域,于一一三0年陆续征服西州黑汗王朝境内诸部。一一三二年即帝位,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黑契丹。建都八刺沙兖,今吉尔吉斯,托克马以东,楚河南岸,号虎思斡耳朵。后又出兵南进至斡端(和阗),西征至花刺子模(中亚阿姆河下游古火寻国地区,今乌兹别克花刺子模州),领有东起蒙古高原西部,西抵阿姆河下游之地。一二一一年政权被乃蛮王屈出律夺取,前后延续八十八年,屈出律称帝后仍用西辽国号,史称后辽,一二一八年为元所灭。

  蒙古高原中部及以东以北之地为克烈、萌古斯等族。辽亡后另一部逃至云南与当地汉人融合;又一部北上入嫩江流域成为达翰尔族的先民。

  元

  一二七一年至一三六八年共九十七年。世祖必烈建元朝称帝历十帝亡于明。

  一二一一年起,蒙古侵金,金迁都南京(即开封)。一二一七年,由于金侵宋,蒙、金两国战事又起,一二三三年,金帝出奔蔡州(汝南),一二三四年蒙、宋军破蔡州,金亡。金亡后,蒙军随即发起对宋的进攻,经过四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在一二七九年灭南宋。

  一二七一年(至元八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元世祖),改国号为元,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

  从蒙古崛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以来,各据一方的诸国,经过七十多年争战,金、西夏、西辽、宋、大理、吐蕃等,均已灭亡。

  至元九年,元迁都于金中都城东北的大都城(今北京城)。地方行政机构,已将金后期的行省制推行全国,同时设中书省和代表中书省统管地方省的行中书省。

  除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所辖路、府、州、县外,黑龙江上游还有成吉思汗所封诸弟的东道诸王:以东还有若干管理女真部族的万户府;极北还有一些部族,由断事官管理;吐蕃地区由中央掌管全国佛教的总制院管理;西域地区的建制不明,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后裔窝阔台汗国和二子察合台后裔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笃哇,实际是受窝阔台汗海都控制的附庸,后来二国连兵反元,不承认元的宗主地位。

  也儿的石(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刺子模以北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的钦察汗国;阿姆河以西是蒙哥汗之弟旭烈汗后裔的伊利汗国。二国名义上对元称藩,实已独立,其版图不在中国之内。

  是时,元的疆土,东北抵鲸海(日本海),以慈悲铁岭与王氏高丽为界(朝鲜半岛中间);北达日本不落之山(在今西伯利亚境内);西南接尼婆罗、印度、缅、越;东南至海。文宗至顺元年(一三三0年),行中书省增至十一,辖区亦有些调整。又设征东行省,其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实为一藩属国。

  甘肃之西有哈密力,北庭都元帅府(别失八里),哈刺火州之地不属行省。

  至元二十五年改总制院为宣政院,所辖吐藩地分设三宣慰司,宣慰司下辖有宣抚司、招讨司、元帅府、万户府等。

  东道诸王自至元二十八年平定乃颜叛乱之后,已在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节制之下,西北窝阔台汗因已于一三0九年破灭,领地大部为察合台汗国所并,察合台汗国与元通好称藩,其北仍为钦察汗国,西南与伊利汗国接壤。

  蒙古统治者仿效金朝在用人方面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的作法,分全国居民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叫南蛮)。虽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这种不平等的待遇都反映在其它法规中。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1中考历史的解题格式

中考历史解题格式

2020中考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021中考历史:突破难点的技巧

中考历史难点突破技巧

2020中考历史的重点知识解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2020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