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备考:《黄河颂》同步试题6

2012-08-30 10:01:54 中考语文

  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 ) 澎湃( )( ) 狂澜( )

  屏障( ) 哺育( ) 九曲连环( )

  2.你了解作者吗?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

  5.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7.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8.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9.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0.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1.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12.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1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句话是哪位伟人说的?

  14.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15.你能列举出沿黄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

  16.你对保护母亲河——黄河有什么建议或措施请写在下边空白处,你们有什么行动吗?

  附参考答案

  6 黄河颂

  1.diān pénɡ pài lán zhànɡ bǔ huán

  2.略

  3.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5.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7.略

  8.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9.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0.略

  11.姜太公钓鱼

  12.略 13.毛泽东

  14.牧野古战场;崤山古战场;巨鹿古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15.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其中云冈、龙门、麦积山、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

  16.略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语文试题 数学试题 英语试题 政治试题 物理试题 化学试题 历史试题
语文答案 数学答案 英语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学答案 历史答案 政治答案
分享

热门关注

八年级语文考试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必考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总结

八年级语文古诗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有哪些阅读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

2020中考语文:科目正确备考方法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重要阅读答题战术

中考语文备考方法

2020中考语文:备考的几项关键技巧

中考语文

2020中考备考:语文答题的整体技巧

中考语文备考

2020中考语文试题的解答策略

中考语文试题解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