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刚入职不久,社会学学院还是派我在这次开放日到学院的展台为学生解答问题。我对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知道得未必比申请人更多,所以开始我也心里没谱。好在后来我发现英国学生并不关注这类技术性问题,他们最想知道的是,大学课程和高中差别在哪里?必修课和选修课各占什么比重?就业前景如何?每门课作业和考试分别占总成绩多少?我觉得和中国学生关心的问题差不多,大概唯一的区别是,更多的英国学生会关注住宿条件。校舍不好也会影响他们的择校选择。
让我很惊讶的是,居然绝大部分学生对学院里的犯罪学课程特别感兴趣,问的问题最多。同事笑着说:“这都是美国连续剧《犯罪现场调查》的后效应。”这我太能理解了,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阵国内港台法医连续剧大为流行,我就特想学法医专业。
当然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比如有一个女孩问我,社会学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我忍不住撇撇嘴:这可是个著名难题,因为当代社会学内容极广,10个教授大概会给出11个答案。任何有关人与人关系结构,行为与活动模式的都可以涵盖在社会学里面。比如,伦敦去年为什么忽然发生集体暴力?为什么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逐年增加?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一支牙刷也许需要为南美洲的海啸负责?智能手机都改变了我们哪些生活习惯?为什么真人秀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总是那么高?这些都是可能出现在课堂上的问题。小姑娘边听边点头,她爸爸在一旁忍不住说:“社会学还真有意思!”毋庸置疑,这是开放日让我最开心的一句话。
开放日现场绝大多数是有父母陪伴的学生,只有一少部分是和同龄人结伴而来。虽然一般都是学生自己和老师进行交流,家长很少喧宾夺主,但我仍忍不住问同事:“在英国上什么大学和报考什么专业,更多是家长说了算还是学生说了算?”从事教学约30年的同事说,这事确实很奇怪,其实哪怕上世纪90年代时,绝大部分英国学生会觉得家长决定专业,甚至开放日带自己家长出席都是让人笑话的事情,可最近几年,英国家长参与的比例明显增大。学生好像也乐于跟家长讨论升学选择,上大学好像变得更是一个家庭而非个人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变化,同事耸耸肩,也许这倒是个很好的社会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