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洋人家?留学生活开了一扇窗
现在到美国来留学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初来乍到,一切从零开始,住在什么地方好呢?住在洋人家还是华人家?没有统一答案,可能各有千秋。有些人爱住在“洋人”家,因为首先有学语言的环境,而且能够真正了解“洋人”的家庭生活,为今后融入美国社会打下基础。
不仅如此,“洋人”毕竟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住进了“洋人”家往往会给小留学生的视野打开一扇窗。选择住“洋人”的学生如是说。
从浙江来美留学的高中生陈妮(化名)有幸住在洛杉矶县警局一位中级警官家中。
陈妮在这位警官家吃住、学说英文,体验美国人的生活,而且还见识了美国警官的家庭生活——这是她来美做交换学生经历中最难得的。
洛杉矶县警察局的警官每年都会参与一个叫“给警察小费”(Tip-A-Cop)的活动,以为地方残疾人奥运会募款。这项募捐活动的特别之处是,身穿警服、佩带武器的警官深入社区的西餐厅做侍者,为饕客端盘子,他们把获得的小费捐出来支持地方残奥会。前不久,陈妮也随着她的房东——一对警官夫妇及他们的一双儿女来到一家举办警官侍者为残奥会募款的西餐厅。
陈妮寄宿家庭的男主人是一名中级警官,为此他在这项募款活动中的角色不同于他的下属——他与太太及陈妮和两个孩子是来捐款的。他们一家五口在享用过一顿丰盛的晚餐后,便向为他们服务的警官侍者付了100元小费,以表示他们全家对残奥会的支持。
当晚,警官们周到的服务给陈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在国内从未听说过警官到餐厅里做侍者的事,真是新奇。”
陈妮很愿意住在“洋人”家:不仅每一天的经历都是新鲜的,还有利于提高英文听说能力,因为每个家庭成员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做她的老师。而且,住在警察家中,那份安全感,是花再多的钱也难以买到的。
住亲戚家?可享尽口福 却未必亲上加亲
谈起住“洋人”家,当然会有人持不同观点:在“洋人”家吃饭不习惯,太受委屈。有人不稀罕“洋人”家的语言环境——反正人在美国上学了,到处都是学说英文的机会。
现在小留学生多了,专门为小留学生服务的华裔寄宿家庭也在社区中应运而生,势如雨后春笋。有些华裔家庭干脆干起了“小留学生寄宿家庭专业户”,夫妇两人男主外,女主内,先生专门负责接送上下学,太太则负责膳食及内务。
在这种环境下留学,学生们感觉上是两重天地,即在学校时是生活在美国,可回到了寄宿家庭就像回到了大陆。
住在华人寄宿家庭的最大好处是嘴上不吃亏:每天至少可以有一顿是中餐,解馋不说,还可慰藉思乡之情。
住华人家也有关系搞得不好的。有些学生即使住在自己亲戚家,却也能把大家的关系搞遭了。从中国内陆一座大城市来美留学的高中生吴宪(化名)即是一个例子。
吴宪来美后居住在奶奶家,可是却无法与姑姑、姑父及自家表哥、表姐搞好关系,她在奶奶家仅住了一年,大家都不开心。
后来,因家庭关系太僵,吴宪连在美国留学的兴趣都没有了,最终她选择了放弃,终止了在美留学的生活,回到了大陆。
吴宪的奶奶抱怨说,这小女孩以前在大陆时一个人在家惯了,在奶奶家先是与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哥哥、姐姐合不来,后来与姑姑、姑父合不来。吴宪的爸爸在中国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总工程师,家中条件优越,来到美国过普通人的家庭生活自然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