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助元灭宋的元朝名将

2012-11-25 21:46:58 中考历史

  孤独生前事,寂寞身后名。助元灭宋的元朝名将

  张弘范

  中国人向来看重名节,忠义更是衡量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准,但传统和观念并非一朝形成,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精英分子周游天下,择主而适,没人指责他们的道德。伍子胥是楚国人,为报一己私仇,不惜破灭祖国,可在世人眼中,他和哭秦庭的申包胥都是英雄。然而,随着时代演进,历史却逐渐背负起沉重的道德宿命,个人的选择变得越来越窄。

  千百年来,可能没有比张弘范更倒霉的开国功臣了,这位文武兼资的一代名将,功彪史册,一生勋业不遑让人,却陷入忠奸纠葛的怪圈,“孤独生前事,寂寞身后名”。

  名将之后 青年才俊

  公元1238年,张弘范诞生在一个名将世家,他是蒙古万户张柔的第九个儿子。提起张柔,那可是蒙金时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河北定兴人,蒙古军南侵金国时,他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得到定兴令的官职,后来又累官至中都留守兼知大兴事。公元1218年,张柔在狼牙岭被蒙古军打败,后来降于蒙古。

  元太祖仍命他担任旧职,1125年,张柔受封为千户、都元帅,势力大大扩张,后随速不台围攻汴京。公元1233年,金元帅崔立献城投降,张柔又随塔察儿攻克蔡州,金亡。也是这一年,张柔因功被窝阔台提升为万户,兼管军民,成为独霸一方的汉军首领。

  张柔虽是武将,却深慕中原文化,着意延纳流落民间的汉族士大夫。攻占汴京时,许多将领抢掠子女玉帛,他却抢出了《金实录》这部珍贵文献,而且还把金朝最后一科的状元王鹗延聘入自己的幕府,在张柔的幕僚中,汇集着乐夔、敬铉、郝经这样的俊才。

  张弘范出生时,已是元太宗窝阔台十年,距金亡已有四年之久,这就有力地驳斥了他是所谓金国叛将的说法。张弘范有八个哥哥,两个弟弟,张家在元初是有名的藏书家,据说藏书过万卷。名儒郝经为子弟们的家庭教师,在这样的薰陶下,张弘范迅速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公元1256年时,二十岁的张弘范已经“善马槊”,颇能为歌诗,仪表出众。

  这一年,时任顺天路总管的张弘略,要赴皇帝驻地述职,于是留下张弘范代司其职,年轻的张弘范清正廉明,史载“吏民服其明决”。当时,蒙古军残暴,所过扰民,但只要在顺天府境内闹事,张弘范必定“仗而遣之”,决不留情,蒙军畏其威严,过境无敢犯者。

  这段经历不禁使我们想起文天祥的早年,这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忠臣,年轻时却是“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两相比较,结果耐人寻味。

  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位,改元中统,张弘范被任命为御用局总管,由此受知于忽必烈。公元1262年,盘踞济南的汉人军阀李璮起兵叛乱,张弘范率兵二千会合亲王合必赤讨伐。正是在这次战役中,26岁的张弘范指挥若定,建立奇功,初显一代名将的风采。

  当时,张弘范军于济南城西,李璮屡次出兵反击围城军,却偏偏漏过张弘范,这个诡计没有未能得逞,张弘范判断:“我军营于险地,李璮故意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以为我不知道!”于是严加戒备,兴筑长垒,内伏甲士,外设壕沟,开东门以待之。

  次日,李璮果然率兵夜袭劫营,而士卒多陷入壕沟中,少数突入营垒者,也都被张弘范伏兵消灭,这次战役还擒获敌将两员,老父张柔听说后赞道:“真吾子也。”

  张弘范治军颇得古今名将之法,他生平仰慕五代时楚国名将王环,并效其所为,士卒凡有疾病创伤,一定亲往探视,照顾医药;不幸死亡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乡;凡有赏赐,必定分给部属;正是因为如此,张弘范深得军心,威望日隆。公元1264年,兄长张弘略奉调入京宿卫,忽必烈亲赐虎符,正式任命张弘范为顺天府总管。

  也许是郝经的教诲,张弘范为官,重视民间疾苦,公元1265年,他移镇大名时,适逢洪水成灾,百姓房舍漂没,无力缴租,张弘范即令全部免除。后来,有司弹劾他“专擅”,向忽必烈告状,张弘范在忽必烈面前申诉:“今岁水潦不收,而必责民输,仓库虽实,而民死亡殆尽,明年租将安出?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大仓库乎?!”

  此言深通牧民之道,更兼辞锋甚锐,可知张弘范不仅是将帅之才,而且有理民之干,忽必烈闻言,也大加称赞,赦其专擅之罪,并说:“知体,其勿问”。

  驰骋疆场 所向克敌

  公元1269年,元朝与南宋之间围绕襄阳的攻防战进入关键时刻,元丞相伯颜亲率大军前往增援,忽必烈命张弘范为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统率李璮旧部助战,张弘范奉命把守鹿门堡,断绝襄阳粮道,同时阻遏郢州救兵。

  稍后,张弘范率军千人移驻万山筑城,城池刚刚完工,宋将夏贵突率大军掩至,部下以众寡悬殊,请求撤退。张弘范斩钉截铁地回答“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言毕披甲上马,与偏将李庭率骑兵二百人出阵,大破宋军。

  公元1271年,张弘范在襄樊之间,筑“一字城”,割裂宋军防御体系,开始了对樊城的重点进攻,激烈的战斗中,张弘范肘部中流矢,他裹创晋见主帅,提出以水师截江道,断绝樊城救援,然后水陆并进的作战方案。结果,元军经过轮番进攻,很快拿下樊城,宋将范天顺战死,牛富率兵百余巷战,兵败后投火自尽。樊城一破,襄阳守将形单影只,难以再守,于是守将吕文焕只好投降了元朝。历时六年的襄樊战役,就此以元胜宋败而结束,这是宋元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宋朝失去最后屏障,灭亡已成定局。

  班师后,张弘范以襄樊之功,受到忽必烈“赐锦衣、白金、宝鞍”的奖励。公元1274年,伯颜再次兴兵伐宋,分兵二路,一道进攻淮西和淮东,直指扬州;一道由大将阿里海牙和张弘范率领,以降将吕文焕为前锋,由襄阳顺汉水而下,经武矶堡,直取临安。

  南宋奸相贾似道畏敌避战,虽然督师驻芜湖,却派宋京到元军大营议和,请求以岁币金帛换取苟延残喘,但被伯颜断然拒绝,贾似道遂命殿前都指挥使孙虎臣率步兵七万驻池州,水军统帅夏贵以战舰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自己率后军驻鲁港。

  元军不给贾似道喘息之机,张弘范率步骑兵夹岸而进,先攻孙虎臣,孙虎臣军溃,逃到鲁港,夏贵闻讯,也弃军仓皇奔逃,宋军江防完全崩溃,张弘范长驱直入,占领建康。当时,忽必烈以天气正暑,恐大军疲劳,因此命“少驻以待”,张弘范则说:“圣恩待士卒诚厚,然缓急之宜,非可遥度。今敌已夺气,正当乘破竹之势,取之无遗策矣。岂宜迂缓,使敌得为计耶?”丞相伯颜也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元军进至瓜州,沿江列栅,准备继续进攻。

  这时,宋扬州都统姜才率精兵二万前来迎战,姜才的军队号称勇悍善战,又阻水为阵,元军望之有惧色。张弘范请都元帅阿术监阵,自率十三精骑渡水冲阵,因姜才阵坚不动,张弘范假意撤退,宋军纷纷追赶,其中一名骑兵跃马挥刀,逐渐逼进,张弘范突然掉转马头,挥刀奋击,敌骑兵应手而毙,余骑大惊失色,元军乘势猛攻,大败宋军,斩首万余级。

  南征先锋 夺占临安

  元军攻占建康后,南宋京城临安已经危在旦夕,宋廷发出勤王号召,但应者绝少,仅张世杰和文天祥等少数人。张世杰,原来是张柔的部下,张柔降蒙后,他南奔宋朝,后来成为南宋抗元统帅之一,最后以身殉国,死得也算壮烈。七月,南宋沿江制置使赵清、枢密都承旨张世杰、知泰州孙虎臣等大集舟师于焦山南北,准备与元军最后决战。元军统帅阿术集合行省诸翼万户兵船于瓜州,阿塔海、董文炳集合行枢密院万户兵船于西津渡,张弘范等以兵船千艘西掠珠金沙。阿术、阿塔海登南岸石公山,指挥水军万户刘琛循江南岸,绕出南宋防军之后,董文炳则直抵焦山南麓,和元军刘国杰左右呼应,万户忽刺出击中路,张弘范自上流来会师于焦山之北。

  这场会战,宋军全线溃败,死者无数,张弘范率军直追至圃山之东,忽必烈赐之以“拔都”的荣誉称号,并加授为毫州万户。

  鉴于继续抵抗徒劳无益,公元1276年正月,宋廷派遣宗室赵尹甫、赵吉甫携传国玉玺及降表赴元军大营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称,伯颜派张弘范、孟祺、程鹏飞等人,先入临安城,责以背约失信之罪,张弘范说服宋廷,取得宋王改称臣仆,屈辱请降的表文。三月,伯颜入临安,宋幼主赵显(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当时,南方各地的反元力量十分强大,不少城池降而复叛,蒙军多以屠城镇压,而张弘范则不取此法,比如浙东变乱时,他就只杀了几个为首者。公元1277年,张弘范加官进爵,被授予“镇国上将军”封号,兼任江东道宣慰使,这一年他四十一岁。

  五坡大战 忠义双全

  公元1278年,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南宋小皇帝赵罡,南奔广州,不料赵罡病死于硐州岛上,他们又拥广王赵硐,改元祥兴,继续抵抗元军。

  元朝政府当然不会容忍南宋政权继续存在,于是忽必烈任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都元帅,特拨二批蒙古军归他指挥,这在当时是超越常规的措施,连张弘范也上书说“汉人无统蒙古军者,乞以蒙古信臣为首帅。”忽必烈答道“汝知尔父与察罕之事乎?其破安丰也,汝父欲留兵守之,察罕不从。师既南,安丰复为宋有,进退几失据,汝父深悔恨,良由委任不专故也,岂可使汝复有汝父之悔乎?今付汝大事,能以汝父之心为心,则予汝嘉。”

  在金殿上,忽必烈赐给张弘范锦衣、玉带等物,张弘范却请求赐与剑、甲,忽必烈立即命令把武库中最好的剑与甲陈列在大殿上,任张弘范挑选,忽必烈还郑重告诫张弘范,说“剑,汝之副也,不用令者,以此处之。”实际上是给了他专征之权。

  临行前,张弘范又举荐西夏后裔李恒为副元帅,很快,这支由蒙汉混合组成的南征军,水陆共二万人,在张弘范率领下分道南进。张弘范任命其弟张弘正为先锋,戒之曰:“选汝骁勇,非私汝也。军法重,我不敢以私挠公,勉之。”元军军锋所向,无人可敌,连下漳、潮、惠、潭、广、琼诸州,张弘正在五坡岭与宋丞相文天祥的小部队相遇,宋军被打散,文天祥被俘。元军要文天祥拜见张弘范,文天祥不为所动,拒不下拜,张弘范也没有为难他!公元1279年,张弘范率领水军,大举进攻盘踞崖山的张世杰,开始灭宋的最后一战,这时文天祥以战俘的身份也被软禁在元军船上,张弘范要他写信给张世杰,劝其归降,文天祥就顺手抄录了自己的《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算是答复。

  张弘范读罢,也深敬文天祥为人,因此一笑置之,未再强迫他写劝降书。这一段时间,张弘范与文天祥相谈多次,部下一再劝告张弘范:“敌国丞相,居心叵测,不可亲近。”张弘范笑说:“他是个忠义至性的男儿,吾保其无他。”

  崖山勒石 功成名就

  一月,元军主力到达崖山,张弘范派张世杰的外甥韩某,三次前往劝降,都遭到严词拒绝。当时,张世杰尚拥有战舰一千艘,他把舰只联结成一字阵,“建楼橹其上,隐然坚壁也”。张弘范封锁海口,切断了宋军水源,宋军饥渴,纷纷取海水饮,士卒疲惫不堪。

  元军副元帅李恒从广州兼程赶到后,张弘范“授以战舰二艘,使守北面”。大战伊始,将士请求先用炮轰,张弘范说:“火起则舟散,不如战也。”可见,崖山之役,张弘范的战略是务求全歼。次日,张弘范把军队分成四部,三面包围宋军,张弘范自率一军相去里余,下令道:“宋舟潮至必东遁,急攻之,勿令得去,闻吾乐作乃战,违令者斩!”

  海水涨潮后,李恒率领的元军抢先投入战斗,乘潮攻宋军,不克,李恒等人顺潮而退。这时张弘范军中乐声大作,这是总攻的信号,宋军却以为张弘范“且宴”,松懈下来。趁此时机,张弘范率舟师横冲其前,元军各部随后跟进。双方接舷后,元军“弓弩火石交作”,顷刻击沉宋军七艘战舰,激烈的战斗中,宋朝水师大溃。

  眼看国破家亡,宋左丞相陆秀夫“驱妻、子入海”,自己抱着年仅七岁的宋帝赵呙投海死。张世杰冲出重围,准备招集旧部;找寻赵宗室后裔再图恢复,不幸遇大风浪,全船的人都淹死在平章山下,南宋王朝至此彻底宣告灭亡。史载,张弘范战胜后,在崖山之阳,勒石纪功,此事被后人附会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的笑话,其实张弘范既非金臣,也非宋臣,何出此语?

  崖山战役结束后,元军置酒大会,张弘范对文天祥说:“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文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张弘范感其忠义,遣使护送他前往京师。文天祥的老友-宋朝礼部侍郎邓光荐,是进士出身,因博学多识,被张弘范礼聘为爱子张珪的老师。

  忠奸纠葛 谁人评说

  这年十月,张弘范班师还朝,忽必烈特别在内殿为他洗尘。然而,张弘范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由于长期征战,积劳成疾,加上水土不服,染了疟疾,张弘范返回大都后不久就病倒了。

  对于这位佐命元勋,忽必烈十分重视,特命尚医前往诊视,同时遣近臣临议用药,并命卫士到张家监门,止杂人毋扰其病。张弘范病危时,沐浴易衣冠,让人扶掖至中庭,面阙再拜。退坐,命酒作乐,与亲故言别。他拿出忽必烈所赐剑甲,交给儿子张珪说:“汝父以是立功,汝佩服勿忘也。”语毕,端坐而卒,享年四十三岁。

  张弘范死后被元朝追赠为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后又屡次加封。公元1311年,元朝又给他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公元1319年,元朝再加赐他为“保大功臣”,封淮阳王,改谥献武。

  张弘范文武全才,他幼年随郝经习文,颇擅诗歌,著有《淮阳集》、《淮阳乐府》,散曲内容主要是以铁骑征战自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对于张弘范一生功过,向来争议颇多,有人说他是开国良将,有人说他是无耻汉奸。其实,大丈夫处世只要立身清正,功彪史册,又何必在意后人评说!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1中考历史的解题格式

中考历史解题格式

2020中考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021中考历史:突破难点的技巧

中考历史难点突破技巧

2020中考历史的重点知识解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2020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