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延伸阅读:毛泽东为何盛赞唐朝宰相马周?

2012-11-29 23:39:27 中考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肱股之臣,大家熟知的大抵有长孙无忌、房(玄龄)谋杜(如晦)断、名将李靖、谏臣魏征等。但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眼里,唐太宗手下诸重臣中,最有才具的却是被后世逐渐淡忘的马周。毛泽东曾经盛赞马周撰写的那份时政奏折,称其是继西汉贾谊著名的《治安策》后的“第一奇文”,并认为马周的才德远在商代名相傅说、助武王灭纣的姜子牙之上。

  据《新唐书》记载,马周幼时即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却嗜书如命,不足二十岁便已经满腹经纶。起初曾做过低级文员,他感到是大材小用,于是整天介借酒浇愁,最终离职而奔长安成为一名“长漂”。在长安漂流一段时日后,眼看着生存都成了问题,只好硬着头皮去投靠中郎将常何府上做门客,暂且在长安落户。

  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命百官议论国是,就时政得失提出建言。这常何乃一介武夫,平素没读过多少书,便让马周代写一篇呈给李世民交差。马周在这篇议论时政的文章中提出20条建议,写得头头是道。李世民看后非常惊诧:常何能写出如此透彻的文章?一问,才知道是常何门客的杰作。李世民求贤心切,马上命人到常何府中请马周,性情高傲的马周居然摆架子拒绝进宫,直到第四次派出使者才随同入宫。李世民与这位出身低微的落魂文人相见恨晚,立刻让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没过一年即任命他为监察御史,最后官至中书令(宰相),成为李世民的重要谋臣与得力助手,可谓一“折”成名。李世民为褒奖发现马周的“伯乐”常何,还特赐给三百匹锦帛。

  酷爱读史的毛泽东曾高度评价马周的那份时政奏折。他在《新唐书·马周传》上批注:“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批注中的“贾生”即指西汉的贾谊,他所作的《治安策》被毛泽东评价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毛泽东认为马周之奏折,是继贾谊《治安策》后历朝历代的“第一奇文”。能得到毛泽东的如此评价,足见马周论时政奏折的非同凡响。我们不妨看看这“第一奇文”究竟奇在哪里?

  马周的时政奏折着重提出三方面的谏言:

  其一,劝谏唐太宗节俭治国,力戒奢侈。他从夏、商、周至魏、晋、隋统治天下的时间长短切入,告诫唐太宗应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如此才能让天下人对当政者“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马周历陈尧、禹及西汉文景二帝节俭之事例,抨击当时朝中滋长的奢靡风气。

  其二,劝谏唐太宗以“百姓苦乐”为国之兴衰的权衡标准。马周指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他说隋朝虽然积蓄大量的仓米、布帛、金银,但这些最终却成为帮助造反者的财物。而今老百姓本无多少积蓄,我们还在强敛暴征,百姓颇有怨言,认为是朝廷不忧民怜民。进而提出“百姓苦乐”决定“国之兴亡”的观点。

  其三,劝谏唐太宗高度重视基层政权建设。马周认为诸王与功臣的分封应该得当,不可“树置失宜,不预为节制”。他尤其强调重视郡县官吏的选拔任用,提出“天下者,以人为本”,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安排贤良的官吏赴任,才可能真正造福一方。

  马周的谏言可谓居安思危,切中时弊,充分体现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在一定程度上为“贞观之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尽管新旧唐书中对马周的记载并不太详细,但马周在“贞观之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难以磨灭。他以自己卓越的治国之才,协助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盛世。李世民为表彰马周对大唐的杰出贡献,曾亲笔为马周题辞: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如此高的评价,在名臣云集的唐朝初年也属少见。

  贞观二十二年,年仅四十八岁的马周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李世民亲自为马周熬药,还命皇太子李治以弟子礼去看望马周。但马周还是医治无效,英年早逝。马周死后,李世民为其举行高规格的国葬,特别让马周陪葬于自己的昭陵。

  马周曾自比商之傅说、周之吕望(姜子牙),对此欧阳修在《新唐书·马周传》后评论说:马周的才能不及傅说、吕望,所以后世很少记述他的事迹。但毛泽东则否定欧阳修的评价,曾批注:“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认为马周的才德远在傅说、吕望之上。

 


中考政策 中考状元 中考饮食 中考备考辅导 中考复习资料
分享

热门关注

初二历史怎么快速提高

初二历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技巧

中考历史解题方法

初中历史题型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型

初中历史题型及解答技巧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初中历史

2021中考历史的解题格式

中考历史解题格式

2020中考历史的复习指导方法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2021中考历史:突破难点的技巧

中考历史难点突破技巧

2020中考历史的重点知识解读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2020中考历史复习的指导性建议

中考历史复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