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多爆冷门

2012-12-07 12:34:42 国家公务员考试
   试题侧重考察“准公务员”综合应用能力

  11月25日上午11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结束,北京市十九中学考点附近的餐馆迅速被走出考场的考生坐满。一些考生还在翻阅书本,讨论刚刚结束的考试。

  “两个小时要求做完135道选择题,看着容易其实时间特别紧张。”考生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今年行测题目的总量较去年没有变,但是试题中的信息量比较大,考试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在记者采访的多名考生中,“没答完”、“蒙着答完”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近几年考试,都是两个小时安排135道题,平均每道题53.33秒,这说明这种时间尺度的考察已经基本得到确定。”华图教育[微博]公考辅导专家于洪泽表示,行测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基于时间的综合反应能力,在短时间内考生要综合运用判断、推理、计算、记忆以及必要的放弃能力,这种时间限制本身就是一种检验。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人的唾液是否是由舌头分泌”,“对于道路交通标示的辨别”。从考生反映的行测试题来看,涉及领域宽泛的国考试题,侧重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特点也较为明显。

  对于今年国考试题的整体变化,,今的年试题的题型呈现“总体稳定”的特点,注重考察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反映出“未来公务员”的知识应用能力更被看重。

  于洪泽也分析,今年行测试题进行细微调整,对于考生在复杂条件中综合判断能力的考察力度在加大,这也反映了如今的国考越来越注重服务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试题聚焦“文化遗产保护” 专家称命题并非冷门

  在每年国考试题中,几乎都会看到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的题目,但是在11月25日的考试中,不少考生反映,今年国考试题对于“时事热点”话题的考察明显在减少。

  “神九、莫言、南海、钓鱼岛、十八大,这些准备充足的热点居然都没有出现。”11月25日中午,考完行测的程女士拿着自己的“押题笔记”向记者介绍。在下午进行的申论考试中,备受考生重视的老龄化、收入分配改革、政务公开等等热点话题亦未出现,试卷的焦点选择了“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个“冷门话题”。

  但是,长期关注《申论》考试的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张小龙认为,“传统文化保护”话题并非“冷门”,考生们感觉答题困难是因为一直对该话题不够重视。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护自己的文化。这次国考考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点都不奇怪。2011年申论考试,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地市级的考题,都涉及了文化和精神的问题。地方考试也从农村文化建设、三俗文化、文化产业等多个角度考察过文化问题。”

  张小龙表示,从中国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之后,文化、道德这些精神文明领域的话题就已经多次出现在一些地方的公考试题中。这次国考试题聚焦文化保护话题,也是再次反映出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趋势。”

  “从今年国考试题的命题考察趋势来看,申论考试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只会写一下套话、官话肯定是不行的。”张小龙说,国考命题的变化,反映出国家更注重考察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近112万人赶考公务员 实际参考人数“缩水”再现

  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相关负责人在25日表示,本次国考计划录用人数近2.1万,比去年增加了3千,参加考试人数达到近112万,增加了15万,录用比53:1,与去年基本持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整体呈平稳态势。而根据国家公务员局10月2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逾150万人在网上报名本次国考。

  从150万人报名到11月25日112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历年国考笔试中常现的考生人数“缩水”现象在今年再次出现。有媒体统计了2003年至2012年数据发现,近10年来,每次国考报名人数与实际考试人数都有巨大差距,有近三成的报名者最终未参加考试,为国考报名虚增了热度。以去年为例,去年国考报名人数有133万人,最后参加考试的也只有96万,参考率仅为72.18%。

  对此,于洪泽分析,历年报名人数都存在“虚高”的成分,报名人数“缩水”最多的部分是确认缴费这一关,确认缴费后,大概每年会有20%的考生流失。

  于洪泽表示,有部分考生当初的报名抱着“多个选择机会”的投机心态,跟风盲目报名考生也不少,公务员考试成了很多考生的一条备选路,由于考试没有信心,他们在缴费前或者考试前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也是每年国考考生“缩水”现象的一个原因。

  据悉,11月25日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2013年1月查询。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将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公务员备考辅导 行测辅导 申论辅导 模拟试题 考生经验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多爆冷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公务员国考考试考哪几科

公务员国考

国考公务员2021年报名条件

国考公务员

国考公务员行测分值分布

国考公务员

公务员国考一年考几次

公务员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是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流程(参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流程

国家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是什么

公务员考试年龄

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2021

国家公务员报名

国家公务员有什么优势

国家公务员优势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及报名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试题侧重考察“准公务员”综合应用能力

  11月25日上午11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试结束,北京市十九中学考点附近的餐馆迅速被走出考场的考生坐满。一些考生还在翻阅书本,讨论刚刚结束的考试。

  “两个小时要求做完135道选择题,看着容易其实时间特别紧张。”考生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今年行测题目的总量较去年没有变,但是试题中的信息量比较大,考试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在记者采访的多名考生中,“没答完”、“蒙着答完”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近几年考试,都是两个小时安排135道题,平均每道题53.33秒,这说明这种时间尺度的考察已经基本得到确定。”华图教育[微博]公考辅导专家于洪泽表示,行测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基于时间的综合反应能力,在短时间内考生要综合运用判断、推理、计算、记忆以及必要的放弃能力,这种时间限制本身就是一种检验。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人的唾液是否是由舌头分泌”,“对于道路交通标示的辨别”。从考生反映的行测试题来看,涉及领域宽泛的国考试题,侧重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特点也较为明显。

  对于今年国考试题的整体变化,,今的年试题的题型呈现“总体稳定”的特点,注重考察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反映出“未来公务员”的知识应用能力更被看重。

  于洪泽也分析,今年行测试题进行细微调整,对于考生在复杂条件中综合判断能力的考察力度在加大,这也反映了如今的国考越来越注重服务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试题聚焦“文化遗产保护” 专家称命题并非冷门

  在每年国考试题中,几乎都会看到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的题目,但是在11月25日的考试中,不少考生反映,今年国考试题对于“时事热点”话题的考察明显在减少。

  “神九、莫言、南海、钓鱼岛、十八大,这些准备充足的热点居然都没有出现。”11月25日中午,考完行测的程女士拿着自己的“押题笔记”向记者介绍。在下午进行的申论考试中,备受考生重视的老龄化、收入分配改革、政务公开等等热点话题亦未出现,试卷的焦点选择了“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个“冷门话题”。

  但是,长期关注《申论》考试的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张小龙认为,“传统文化保护”话题并非“冷门”,考生们感觉答题困难是因为一直对该话题不够重视。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护自己的文化。这次国考考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点都不奇怪。2011年申论考试,无论是副省级还是地市级的考题,都涉及了文化和精神的问题。地方考试也从农村文化建设、三俗文化、文化产业等多个角度考察过文化问题。”

  张小龙表示,从中国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之后,文化、道德这些精神文明领域的话题就已经多次出现在一些地方的公考试题中。这次国考试题聚焦文化保护话题,也是再次反映出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趋势。”

  “从今年国考试题的命题考察趋势来看,申论考试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思想文化内涵,只会写一下套话、官话肯定是不行的。”张小龙说,国考命题的变化,反映出国家更注重考察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近112万人赶考公务员 实际参考人数“缩水”再现

  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相关负责人在25日表示,本次国考计划录用人数近2.1万,比去年增加了3千,参加考试人数达到近112万,增加了15万,录用比53:1,与去年基本持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整体呈平稳态势。而根据国家公务员局10月24日公布的统计数据,逾150万人在网上报名本次国考。

  从150万人报名到11月25日112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历年国考笔试中常现的考生人数“缩水”现象在今年再次出现。有媒体统计了2003年至2012年数据发现,近10年来,每次国考报名人数与实际考试人数都有巨大差距,有近三成的报名者最终未参加考试,为国考报名虚增了热度。以去年为例,去年国考报名人数有133万人,最后参加考试的也只有96万,参考率仅为72.18%。

  对此,于洪泽分析,历年报名人数都存在“虚高”的成分,报名人数“缩水”最多的部分是确认缴费这一关,确认缴费后,大概每年会有20%的考生流失。

  于洪泽表示,有部分考生当初的报名抱着“多个选择机会”的投机心态,跟风盲目报名考生也不少,公务员考试成了很多考生的一条备选路,由于考试没有信心,他们在缴费前或者考试前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也是每年国考考生“缩水”现象的一个原因。

  据悉,11月25日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2013年1月查询。参加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将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结束后,将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的人选


公务员备考辅导 行测辅导 申论辅导 模拟试题 考生经验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