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语言学习的心得之外,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西方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授的心中,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主动性,不是等待着被被教授们灌输知识的容器。同时,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会做事,而不是读死书。因此大学教学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学安排中包括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小组互助式学习。教授很喜欢听学生的看法,常常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开学前,教授们就将本学习的学习计划和讲义交给学生。教学计划中包括教师讲授安排和学生自己学习时间及小组学习时间,甚至明确到具体的日期。大家都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对这门课的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组学习。学生们可以按照语言或认识程度等自行组成小组,教授只起调节小组的建设的作用。小组学习是不同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碰撞与磨和的过程,更是个人领导才能及与他人合作学习能力锻炼与培养的过程。大家针对同一论题提出自己的分析提纲,经过讨论与协商形成小组的评价分析提纲,提交给教授,教授给出自己的建议,经过修改与调整最后达成一致的分析提纲。最后大家根据提纲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提交小组的分析报告。
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这里的学生都很喜欢开展和参加各种活动。学校几乎每个周末都会组织学生去郊游,了解罗马的历史与文化。重大的节日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圣诞节全校师生开展歌唱圣诞的庆祝活动,整整一周的第二节课后都能见到以国家为代表的表演活动,还能品尝到各国的美食。活动的最后一天,大家一起品尝米兰大蛋糕喝香槟以庆祝新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国美食及文化交流活动。各个国家的同学亲手制作本国特色的食品,穿上本国传统服装,唱着欢快的歌曲,跳起自己民族或国家的舞蹈。这些场面在国内的大学是不多见的。就我看来,这些活动为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和协相处提供了平台。与中国同学相比,西方的同学更活泼外向,在动手能力上更优于我们中国学生。例如,其他欧洲国家的同学都能自己制作精美的食物,尤其擅长制作甜品,不仅美观而且美味。而我们中国同学由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动手能力,特别是生活能力还没有达到其他国家同学的水平。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什么家务都不用做。而西方国家,学习烹饪是一项家庭教育活动,尤其是女孩子一定要学习如何做饭。一个波兰同学告诉我,她从小就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长大后就能独立做饭,甚至能做一顿丰盛的菜肴招待客人。她还特别强调,做为一个不懂得做饭的女孩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孩。
对于意大利城市,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城市就是露天博物馆。除了罗马众多的历史古迹之外,米兰的大教堂,古城堡,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的佛罗伦萨,几乎每一座建筑物都是精雕细刻的建筑品。意大利人很注重保护文物古迹,曾经到过的米兰大教堂和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都是正在保护和修缮之中,佛罗伦萨的大学还开设了文物保护和修缮专业教育课程。意大利是一个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国家。大部分居民信奉主教,教堂是城市中最美丽的建筑,各种节日都来源于宗教。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即便是路上遇见的陌生人都会热情地向你问好,一声Ciao,简单而热情。意大利人生活悠闲自由,每年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每逢节日几乎全体出去度假,八月份我去了米兰,发现一些街道出奇地安静,问其原因才知道,几乎都出去度假了。就连平时,也可以经常看到Bar里意大利人悠闲地品尝咖啡闲聊的身影。但是意大利人办事速度也是以慢而着名,曾经有同学告诉我,他的办的居留快要过期了还没有拿到。我也曾遇到这样的警察,一边办事一边聊天,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办理完毕的事情,他们可以用上50分钟。这样的态度和效率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留学生活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独立生活和与他人共处。由于这里的大学不提供学生宿舍,只能与其他的同学租住同一套公寓。由于室友来自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相互磨合与碰撞中,学习如何共同生活,如何相处,更了解了不同的文化。我们经常交流与学习各自国家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人生观与风土人情。在这里,学会了如何做torta,tiramisù......由于刚刚来到意大利,我的胃十分想念中国食物,于是自己动手包饺子,做馒头,花卷,炒菜等。还制作有中国特色的菜肴招待老师和同学。大家开玩笑地说我,回国之后,妈吗都认不出我了,出国前什么菜都不会做的我变得如此擅长厨艺。
感谢生活,感谢这段难得的留学经历,让我不仅积累知识与阅历还增强了独立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