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留英之旅行
一年的留英之旅行将结束,自己却不免陷入惆怅的情绪,其中,多半是由于私事困扰。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孤身一人来英,本就是“失无所失”,何必又庸人自扰呢。
梳理完情绪,仔细回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发现都肇始于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
一年前申请来英留学本是无心插柳,没有放在心上。但当机遇真正来临时,便觉得这可能意味着人生际遇的转折或其他想入非非的种种,加上自己对英国向来有好感,便抓紧时间成功拿到赴英留学的名额。
来英后,出于体验当地文化和扩大交际圈的目的,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华人圈子里,努力地融入英国社会,或者说英国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酒吧、球场、舞厅,我尽力让自己不那么局促和羞涩,始终保持一副讨好的笑脸面对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身影。渐渐地,人们会习以为常对我笑脸相迎;走近熟识的酒吧里,也能驾轻熟路地呼朋唤友。
但我的目的绝不只是混个脸熟而已。有时候,真庆幸自己选择新闻作为自己的专业,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恰巧就是为这份喜欢折腾的事业而生的。来英一年,从各种游行、罢工到王室婚礼、奥运倒计时,但凡有点影响的大事,我都会准时出现在现场,挤破脑袋去做报道记录。一是做新闻以来的爱好,二是可以为自己将来的履历加分。
不过更多的时候,这颗躁动的心,不得不忍受独居的落寞。在大家彬彬有礼的微笑和搭讪下,内心的私人空间里却强烈地保持着一段距离。朋友聚会、导师见面,都要提前预约,然后才能正儿八经地谈事。想想在国内上大学时,4人一间的宿舍里大家亲如兄弟,串门聊天,无拘无束,没有这堵异化的墙隔阂在心里。
随着在英国浸淫越深,加上我本身也是个喜欢“掏粪”的偏激之人,对英国社会多少有点悲观的预期。衰败的城镇,困难的经济,高企的失业,庞杂的移民,和每况愈下的治安,虽然尚有福利可供蚕食,但也耐不住僧多粥少的尴尬。
其实这些本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但心底里却总有股“敢为人先”的莽撞,总爱跟自己较劲。刚来时,曾受媒体招聘时“鼓励少数族裔”的宣传蛊惑,幻想在英国内谋一份体面的媒体工作;后来又想在这个所谓的“多元文化”社会,在庙堂之高发出自己的声音。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一个朋友告诫我,在百米赛跑中,别老要求自己跑到10秒内;把目标定得短些,现实些,没准会有意外收获。
如今,我即将回到原点。但是,那颗青春躁动的心,在一翻折腾后,还能保持固有的脉动吗?
再见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