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大屏幕上显示的为中国代表团及申报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召开。
11月30日17点35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挥的具体作用有哪些?这一农业社会的认知体系,在现代社会有何功能?如何让习惯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了解“二十四节气”?澎湃新闻第一时间专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他曾为此次申报工作提供部分学术支持。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图片来自网络
澎湃新闻:您在“二十四节气”申报非遗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工作是什么?
刘晓峰:我是研究节日和古代时间制度的,受邀参与了申请文案的部分制定审阅工作。申请世界级非遗的整个过程是一系列事务性的工作,非常复杂,我只是参与了其中涉及学术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社会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刘晓峰:这涉及“二十四节气”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历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物是月亮的变化,根据月亮的变化来划分一年12个月,古时称月为“太阴”。
那么阴阳历中的“阳”是什么呢?“阳”主要就在“二十四节气”中体现出来。二十四节气分别以夏至、冬至作为阳气最盛、阴气最盛的点,以春分、秋分作为阴阳最平衡的点,这样就把一年分成了四部分。每个部分各有6个节气,一共就有24个节气。因此,这是以太阳的变化为基础,形成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这套时间体系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是对一年气候变化规律的总结,可以用来预测一年中任何时间阴阳、冷暖的总体变化,这对农业生产来说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农谚非常多,原因就在于此。
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基础的知识,是每个中国农民开始学习种地最先会记在脑中的知识,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的本质,就是遵循季节的变化来从事生产活动、获得生产资源的,比如春种秋收。因此能够预测气候冷暖变化,就能够保证最好地利用时间的变化。
澎湃新闻:“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社会的时间认知体系,在现代社会有何功能?
刘晓峰: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这就意味着,一半以上的中国人已经在城镇生活。
但是,人们是否就会对城市生活感到非常满足呢?比如你出门走的是柏油马路,住的是火柴盒般的房间……是否会对大自然有一种向往呢?我相信大家多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