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栏目,提供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知识点: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考试快要来了,小伙伴们赶快抓紧时间进行备考复习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知识点: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知识点: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类型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了解货币制度的形成: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开始的。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1.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在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价格标准就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其价格标准逐渐融合为一体。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1)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铸币是足值货币,货币制度一般都规定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融化。在当代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是由国家垄断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除中央银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自行印制、变造和故意损毁货币。无论是金属本位币还是纸币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规定。

  (2)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以贱金属铸造,为不足值货币,有限法偿。在纸币本位制下,辅币就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零星货币。

  4.发行保证制度(发行准备制度)

  指通过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作为价值符号依靠什么来保证其币值稳定的制度。

  在当代纸币本位制下,大多数国家不再规定发行保证制度。少数国家(地区)由于特殊背景和历史原因,用外汇作为货币发行的保证。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的类型一般根据币材来划分。世界各国先后采用过以下几种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1.银本位制(熟悉)

  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货币材料,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之分。

  银本位制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最大缺点:白银价值偏低。

  2.金银复本位制(熟悉)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相互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具有同等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存在着双重价格

  金币和银币各按其所含金银重量的市场比价进行流通,国家不规定两者之间的...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经济师备考辅导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消费者行为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人及其心理特征。

  (一)文化因素

  1.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和积累的,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及传统习俗等一切成就。文化具有民族性、借鉴性和发展性三个特征。

  2.亚文化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一个较大社会范畴中,一些较小群体所具有的特色文化,亚文化是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变量。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依照一定的社会地位划分的,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集团。社会阶层是在财富、技能和权利的基础上产生的。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因素。

  社会阶层对于复杂型购买决策的影响较大,如住房、度假产品、子女教育、高档服装等。

  (二)社会因素

  1.相关群体

  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偏好有影响的各种社会关系,就是相关群体。

  按照群体内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程度,一般可将相关群体分为三类:

  (1)联系紧密、影响最直接的群体,如家庭、邻居、朋友等;

  (2)联系较松散、影响力较次的一些群体,如协会、俱乐部等;

  (3)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但影响显著的群体,如歌星、影星、社会名流等。

  一般来说,越是容易为人知晓的产品,越是价格昂贵的非必需品,相关群体的作用也就越突出。

  如果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受到相关群体的影响很大,企业就应该设法接触和利用相关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解释和提供信息的人。

  2.家庭

  在购买决策的所有参与者中,家庭成员对决策者的影响最大。

  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家庭对消费的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家庭结构的变化也会导致家庭消费的重大变化。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单身未婚阶段;(2)新婚阶段;(3)育儿阶段;(4)子女成年阶段;(5)老年阶段。

  熟悉这五个阶段对消费需求的差异。

  (三)个人因素

  1.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包括个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经济状况。

  2.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它会导致一个人对他所处的...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经济师备考辅导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九月份了,剩下的备考复习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般而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确认需要;

  (2)收集信息;

  (3)评估备选方案;

  (4)做出购买决策;

  (5)购后行为。

  1.确认需要

  需要的确认可能是源于外部的因素和力量,也可能是源于内部的刺激,或者还有可能是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2.收集信息

  信息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来源,商业来源,公共来源,经验来源。

  一般来说,消费者获得的产品信息,大部分出自商业来源,而影响力最大的是个人来源。在正常情况下,商业来源的信息起通知作用,而个人来源的信息主要起评估作用。

  3.评估备选方案

  了解“期望值模型”,“期望值模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属性、每个属性的权重、每个方案在每个属性上的得分。

  4.做出购买决策

  在形成购买意向后,有三类因素影响消费者的最终购买:

  (1)他人的态度;

  (2)购买风险;

  (3)意外的出现。

  5.购后行为

  购后行为可分为两部分:

  (1)购后的满意程度;

  (2)购后行动。

  ①购后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预期性能与产品的实际性能之间的反差。营销管理者对其产品的广告宣传只有实事求是,符合产品的实际性能,才能使消费者最终感到满意。

  ②消费者的购后行为。消费者购后的满意程度,决定了消费者今后是否会重复购买这种产品,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购买选择。

  推荐阅读: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知识点:营销组合策略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经济师备考辅导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目标营销战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目标营销战略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考试一天天的靠近,备考复习的时间越发的紧张,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目标营销战略”,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目标营销战略

  目标营销战略

  为企业的一个业务单位或产品制定目标营销战略,包括在市场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等几个步骤,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也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

  (一)市场细分

  掌握市场细分的含义。市场细分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它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1.市场细分的前提和必要性

  前提:顾客需求的异质性是市场细分的前提。

  必要性:顾客需求多样化、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以及卖方竞争的日益激化。

  2.市场细分标准(掌握常用的市场细分变量)

  (1)消费者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前提是需求的异质性,使消费者产生不同需求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四大类: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①地理区域因素

  地理区域因素在饮食、服装等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②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指标。因为:第一,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获得这类资料也比较容易;第二,由于人口统计因素与消费者的欲望、偏好和使用频率等有十分显著的因果关系。

  ③消费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动机、个性等心理因素对其消费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也常被用作市场细分的标准。

  ④消费行为因素

  包括购买时机、寻求利益、使用频率和品牌忠诚程度等行为变量。

  注意:并不是每种变量都能有效地细分市场,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企业在市场细分时就更倾向于同时考虑多个变量的影响。

  (2)工业品市场细分

  其细分标准多为与客户有关的变量,如客户的地理位置、用户规模、产品用途等。

  (二)选择目标市场

  掌握选择目标市场的含义。目标市场是企业准备进入和服务的市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一般来说,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市场覆盖战略:无差异营销、差异营销和集中营销。熟悉这三种市场覆盖战略。

  1.无差异营销

  无差异营销是一种针对市场共性、求同存异的营销战略。

  企业只向市场推出单一标准化产品,并以统一的营销方式销售。无差异营销的出发点是获取规模经济效。但这种成本优势的取得是以牺牲顾客差别需求为代价的,一旦竞争对手采取差异营销策略,则会大大冲击...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经济师备考辅导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政府预算职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经济师重点

  2016年经济师考试即将到来,考生们要抓紧知识点的记忆,多做多练,希望广大考生朋友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出国留学网经济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政府预算职能”,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经济师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

  我国政府预算职能

  考试内容:政府预算周期的基本情况。

  政府预算周期,也称为政府预算循环。严格的讲,政府预算周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几个环节。

  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权和执行权在政府,政府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权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我国政府预算年度实行公历制(历年制),即从每年公历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

  我国政府预算周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批准、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环节。

  (一)政府预算编制

  中央政府预算:

  1.中央财政收入预算

  中央财政收入即中央本级收入,是指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划归中央财政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部分,以及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

  2.中央财政支出预算

  包括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

  3.中央财政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

  4.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

  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6.部分部门预算

  (二)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政府预算草案编制完成以后,只有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后,才能成为政府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批准中央预算。

  (三)政府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包括组织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动用预备费等内容。

  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财政部负责。中央预算预备费使用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国实行委托制,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国库单一账户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四)政府预算调整

  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五)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年度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最终反映,也是政府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表现。

  编制政府决算的意义:

  ①政府预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体现了预算年度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②政府预算反映政府预算执行的结果,体现国家经济建...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初级经济师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财政支出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 经济师考点

  2016年经济师考试即将到来,考生们要抓紧知识点的记忆,多做多练,希望广大考生朋友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出国留学网经济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财政支出”,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经济师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

  财政支出知识点汇总:

  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国际通行的统计分类方法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法将财政支出区别为购买性支出(或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一般有两大指标,一是绝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5、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也可以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年度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总量,但难以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6、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和使用的数额,反映了社会资源在市场和政府之间配置的比例,体现了社会财力的集中程度,也反映了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7、财政支出增长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一)经济发展因素,(二)政治因素,(三)经济体制制度因素,(四)社会因素。

  9、按照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补偿,或者说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发生了交换为标准分类,市场经济条件下通常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10、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11、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1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特点。一是购买性支出具有有偿性,转移性支出具有无偿性。二是购买性支出具有等价性,转移性支出具有非等价性。转移性支出只是一个单方面的资金转移过程,并不体现等价性。

...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初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2016经济基础考点:财政收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经济师考点

  2016年经济师考试即将到来,考生们要抓紧知识点的记忆,多做多练,希望广大考生朋友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出国留学网经济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初级经济师2016经济基础考点:财政收入”,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经济师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

  财政收入知识点汇总:

  1、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收人的充裕状况。

  2、我国财政收人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性财政收入构成。目前,我国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主要有: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其他收入(主要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人等。)

  3、我国财政收人中的特殊收人有两类:一类是专用基金收人,另一类是政府债务收人。

  4、财政收入的分类:

  (1)按财政收人来源和性质分类。将财政收入分为六类:

  ①税收收人,下设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个“款”级科目。②社会保险基金收人,下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等6个“款”级科目。③非税收人,下设8个“款”级科目,包括政府性基金收人、专项收人、彩票资金收人、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人、国有资本经营收人、国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④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⑤债务收人。⑥转移性收人,下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人、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等8个“款”级科目。

  (2)按经济部门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收入。

  (3)按取得收人依据分类,可将财政收人分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有资产收人。

  (4)按取得收入稳定程度分类,可将财政收人分为经常性收人和临时性收人。

  (5)按财政收人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人主要来自M部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产品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其中C是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部分,V是新创造的价值中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部分,M是新创造的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6)按财政收人管理权限分类,可将财政收人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5、财政收人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财政收人规模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大小。保证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

  6、衡量财政收人规模的指标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7、财政收人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人的实际数量;财政收入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人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结构、求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价格。

  9、衡量一个国家财政收人的规模是否适度,除了要考虑既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外,还要看是否兼...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初级经济师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资源配置职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 经济师考点

  2016年经济师考试即将到来,考生们要抓紧知识点的记忆,多做多练,希望广大考生朋友们都能取得好的成绩。出国留学网经济师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资源配置职能”,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经济师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

  资源配置职能概念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人,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弓I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当某些产品不能通过市场机制供应、亦不能通过社会成员自愿的非市场交易供给情况下,这时市场完全失灵,即使起作用也是低效的。此时应由政府发挥资源配置的职能。

  主要有: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的基本需要,如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等;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等;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主要有: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能够掌握和控制的社会资源的内部配置比例。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合理安排财政投资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

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相关的初级经济师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