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华裔移民栏目,提供与华裔移民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8美国移民政策改革华裔移民将拒绝做哑裔

美国移民 美国移民资讯 美国移民新闻

  移民美国,现在越来越多华人居民发现,他们需要在城市管理中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助选活动。下面出国留学网来说说2018美国移民政策改革华裔移民将拒绝做哑裔。

  

  亚凯迪亚市由于环境优美、学区优秀,成为洛杉矶县东区最受华人喜爱的城市之一。尽管房价远高于临近的几个城市,许多的华人新移民近年来纷纷到这个城市定居置业。根据人口普查局统计估算,城市目前人口约有5.7万人,华人居民超过2.5万。华裔可以说是亚市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族裔。

  不过,对亚市5位市议员之一、现任副市长戴守真来说,他在4年前当选后并没感受到华人数多的任何优势。由于亚裔或华裔居民很少出现在每两周一次的市议会上表达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因此城市运作上自然而然不会考虑亚市第一大族裔华人居民的需求。

  从市政府的双语服务,甚至到聘请懂中文的警察等等,戴守真发现缺乏华裔居民发声支持,他无法推动任何利好华裔的城市政策。然而,华裔沉默的状况在半年前突然有了变化。

  尽管亚市的亚裔人口约为60%,但目前市议会仅有一名亚裔市议员,并且在过去几届市议会中亚裔议员都不过半。这一现象使得外界质疑亚市选举存在不合理之处,亚市因此收到不同组织根据加州公平选举法(California Equal Vote Act)发律师涵要求其分成5个小区进行选举。

  一方面,市政府选择不接受分区选举就要打官司,败诉的赔偿最高达到700万美元。另一方面,至今为止全加州没有任何城市在类似的官司中胜诉。是要分区选举以增加亚裔成为市议员的机会,还是要冒险打败官司赔偿700万美元,有的市议员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后者。

  许多华人居民听闻后,对议员坚定打官司的想法不赞同,并开始去市议会聆听和表达看法。华人居民们提出疑问:亚市近期治安堪忧,但市政府一直说没钱增加聘请警察加强治安巡逻,如今为何能拿几百万的居民纳税金去打一场必败的官司?

  对于难得出现在市议会上的华人居民问题,市议员贝克(Tom Beck)回答了自己不支持分区选举的原因,其中之一是,他认为很少华人能竞选市议员是因为华人不参与社区义工活动、没有付出精神、不参与投票,因此不够格成为社区领袖。

  贝克的言论让在场的华人居民印象深刻,更激发起越来越多华人居民出席随后几场市议会,以发声来支持分区选举。最终,市议会在3个月的讨论后以3比2通过采用分区选举方案。

  亚市将在4月迎来2018年的市议员换届选举。经多次参与市议会的讨论,华人居民逐渐意识到,不能再当“哑裔”,越来越多亚市的华人居民加入了助选活动。

  亚市华人居民Fred为呼应居民为候选人投票,写了一篇4000字的助选文章讲述了他和身边的华人居民从“政治冷漠”到“站出来”的心路历程。他认为让华人居民情绪爆发是亚市部分议员打算用700万美元纳税人的钱去打一场必败官司的态度,那句“不够格”刺激了华人出来发声。

  对华人居民参与助选的热情,居民葛先生说:“在此之前华人其实很少去市议会,华人一般自己忙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功夫顾及这些。我也是第一次去听市议会,当时真的是觉得很气愤。现在助选忙一点就忙一点吧,自己站出来,有多少力量花多少力量,唤醒大家吧!”

...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资讯

华裔移民人士眼中的加拿大福利

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移民福利 加拿大移民政策

  申请移民的人不少,那么华裔移民人士眼中的加拿大福利有哪些呢?想必是不少人关心的事情,和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华裔移民人士眼中的加拿大福利,欢迎阅读。

  华裔移民人士眼中的加拿大福利

  我移民加拿大已经数十年了。数十年前,从国内首站踏足在这个西部沙省大草原上,就觉得这块广袤的大地天然风光优美,当地人热情友善。

  后游学进修、辗转到魁北克的蒙特利尔和安大略的多伦多,求职、生活中难免经历挫折及坎坷,但总的来说,感到加拿大是个友好和谐、包容多元的社会。

  从自己亲眼看到的几件小事可了解加拿大对弱势群体的态度。

  我们过去有位从越南来的移民朋友,他没有固定的工作,有两个女儿,后来妻子怀孕又生了个儿子,住的是廉价屋,虽然简陋些,但也是三房一厅,每月领政府救济金。有时他们到食品库去领取一些食物,据说孩子们不大喜欢吃那些罐头食品,但一家温饱是没问题的。

  有人会觉得加拿大此举在鼓励懒人。但如果试想一下,社会上充斥流浪街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们,那一般老百姓的生活还能安定吗?相对来说,加拿大的犯罪率还算比较低的。

  最近我们的一位朋友云妹优先分配到了老人公寓,因为云的丈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常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需要带吸氧的机器,因此得到优先照顾。

  其他老年夫妇排队等了十几年还没有分配到呢!我们几个一起在大楼康乐中心锻炼的邻居朋友们也挺高兴,跟她一块儿去看看新分到的老年公寓,我自告奋勇的要求驾车去。

  一进大楼,就看到窗明几净、地上几乎一尘不染,我们正在赞叹时,电梯里一位操着粤语的老人指着一位中年妇女对我们说:“她每天不停地打扫,所以这儿才那么干净啊!”我们不禁肃然起敬。

  这里走廊较宽,两边都有扶手,以免老人跌倒。到了云妹的新公寓门口,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内有氧气,不准吸烟”。

  他们的的公寓是一房一厅大小,地上铺着薄薄的深色地毯,我们发现这个为老弱病残设计的公寓浴室比普通浴室大不少,门口可以让轮椅自由出入,但壁橱就比较小些,每个一室户公寓的总面积差不多。厨房里有个小橱可以从里面拉出来,这样残疾人可以坐在上面准备饭菜。

  房间里还有声息监控器,如果半夜房里没有呼吸的声音,办公室值班人员会上楼来看看。像这样特殊的公寓在整个大楼上下仅有十套。

  在这幢老年公寓楼还住着我的一位老朋友锳姐,我们顺便去探望她。三周前她半夜突然左耳穿孔流血,是感冒后未及时服用抗菌素引起的感染。

  她连忙按了床头的警龄,大楼办公室的值班人员立即到她房间来,他们见状拨通了911报警电话,救护车风驰电擎地赶来,看了急诊,住了三天医院才回家休养。

  因为她很虚弱,她的老伴正回国探亲,办公室根据她的具体困难,每天派人免费帮她打扫房间、洗头洗澡等,一日三餐可以向公寓的食堂预先订购,一顿大约6加元左右,一个月里每天的菜单翻花样,营养搭配得不错。锳姐感慨地对我们说:“我现在真心体会到老人公寓的好!”

  云妹听了锳姐的生活后,为她丈夫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欣慰。我们旁观者也为他们高兴,加拿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令人感动!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加拿大移民福利,谢谢浏览。

  推荐阅读: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政策

加拿大政府第一次承认华裔移民后代表现最佳

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移民资讯 加拿大华裔移民

  移民加拿大的人很多,最近,加拿大政府对于华裔后代移民的表现大伟称赞,什么情况呢?想必是不少出国人士感兴趣的话题。和出国留学网移民栏目一起来看看加拿大政府第一次承认华裔移民后代表现最佳,欢迎阅读。

  加拿大政府第一次承认华裔移民后代表现最佳

  近日,一份被披露的加拿大政府内部文件让很多中国移民父母感觉移民加国值了。该文件是由皇后大学移民经济融合研究专家为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部撰写的,从教育及经济方面评估了加拿大移民后代的表现。

  文件显示,在教育方面,亚裔移民后代表现最好;在经济方面,华人移民的孩子表现最佳。同时,加拿大是西方国家中移民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

  “幸运的是,加拿大是西方世界中,移民孩子教育和经济成果最好的国家之一。”研究称,移民根据来源国的不同,表现差异巨大。“来自中国和印度等许多亚洲国家的移民子女,他们的教育成绩特别高。”总体而言,来自亚洲移民家庭的孩子往往有最佳的教育表现。

  研究认为,教育成果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比如家长、对教育的期望等。移民父母(尤其是来自亚洲的移民),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往往高于加拿大父母。

  移民的居住地也很重要。与加拿大本地的家庭相比,移民家庭更可能居住在大城市,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较高。

  同时,孩子所属的群体也起作用,少数族群中年轻人在本族群找到有较高学历的榜样并与之为伍的机会较大,强大的人际网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学校系统也起作用。和其它国家相比,加拿大的教育质量较少受到社会经济背景或所在地的影响。

  华人移民子女毕业后收入最高

  该研究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结果是:“在第二代少数族裔人口中,中国人最好。”研究称,移民第二代由于平均教育水平较高,他们在经济成果方面表现更好是可想而知的结果。

  加拿大第一代移民的收入与加拿大出生的人差别很大,他们第二代之间的收入差别明显减小。报告称,可能的情况是,移民的经济融入是一个多代人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收入差别是第一代最大,然后逐代缩小。

  在加拿大,移民子女的平均经济表现不比加拿大出生人群的子女差,但在很多西方国家,移民的情况没这么好。

  加拿大移民制度成功,移民来源是关键因素

  研究强调,移民子女第二代在加国的成功,是加拿大移民制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外,加拿大人对于外来移民的整体印象比较正面,对于加国需要移民有共识。

  “我们如何确保移民第二代的成功在未来能够继续?”研究称,第一步是要认识到,移民的选择可以影响到移民子女的教育、经济和社会成果。移民政策有许多目标,其中移民第二代的成功应该是其中的一个。

  研究说:“继续专注于更高技能的移民,将有助于确保未来的成功,因为这是移民第二代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加拿大移民资讯,谢谢浏览。

...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资讯

40年后的美国,满街华裔,移民将改变美国人口比例

美国移民 美国移民要求 美国移民条件

  美国最新的移民资讯有哪些呢?下面和出国移民网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40年后的美国,满街华裔,移民将改变美国人口比例

  美国PEW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最新的美国移民分析报告《现代移民潮为美国带来5900万移民,至2065年期间推动美人口增长和改变》。这份长达130页的报告深度客观地分析了美国未来的移民趋势和预测。

  美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目前,世界上每5个移民中就有一个生活在美国。根据报告,美国作为最大移民国家这一现状将持续下去。

  1965年,5%的美国人口来自于外国移民;今天,这个数字上升到约14%;而到2065年时,这一比例将再创新高,达到近18%。

  在过去50年里,美国总人口从1.93亿到3.24亿,增长了1.31亿,新移民和他们的后代贡献了这个增长里的55%,即7200万。报告预测,到2065年,美国人口将达到4.41亿,而增长人口的88%都将由未来的移民及其后代贡献。

  亚裔将成美国最大移民群体

  尽管该报告研究的是直至2065年的移民趋势,但其实重要的转折点在2055年就将会发生。

  2055年时,亚裔将超越西班牙裔(34%),以36%的比例成为美国最大的移民群体。白人移民约占18%-20%,黑人移民约8%-9%。

  目前生活在美国的移民中,47%是西班牙裔,但这个数字到2065年时将会降至31%;目前亚裔人口占比为26%,但在50年后,有望增长到38%。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原因之一是拉美裔妇女(尤其是墨西哥)的生育率正不断下降,而且跨越边境进入美国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此外,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人口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想要移民去美国的年轻人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亚裔群体正在不断兴起。亚裔移民在过去十年里一直保持了稳定的持续增长。尤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大批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许多印度人以工作签证的方式留美在高科技行业工作(如硅谷科技公司等)。

  美国人对移民的态度

  报告中也调查了美国人对移民的看法和态度。当被要求用一个词来形容移民时,12%的美国人提到“非法”,5%提到“人口过剩”,4%“合法性”,“工作”、“驱逐出境”、“美国人”和“职业道德”各有3%的人提到。

  关于移民对美国造成的影响,45%受调查的美国人认为移民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37%认为移民让社会更糟糕,18%认为没什么太大影响。过半的受访者认为移民在经济和犯罪上带来了坏的影响,但当提到食物、音乐和艺术时,一半人又承认了移民的好处和优势。

  相比拉美裔、非裔和中东裔移民收到的不太正面评价,亚裔和欧洲裔移民则颇受美国人肯定,只有11%和9%的美国人给了这两个移民群体负面的评价。

  这个国家自1965年通过 《移民与国籍法》后,种族构成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毫无疑问,在未来并不会停下脚步。

...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资讯

“白人”饮食对华裔移民孩子有哪些影响

白人饮食 华裔 移民
“白人”饮食对华裔移民孩子有哪些影响

  不同地区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那么白人”饮食对华裔移民孩子有哪些影响呢!跟着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据纽约时报4月13日报道。“汉堡,”我叔叔在新泽西唯一一家像样的中国餐馆内隔着桌子指着我说道。“莉萨喜欢汉堡。对吧,莉萨?”

  我回答是或是不,都无关紧要。我是这个家族中出生在美国的第一个成员,所以这个决定老早就有人替我做了。他们料想我会背弃中国饮食而喜好美国食品:皇堡(Whoppers)、加奶酪的4盎司牛肉堡(Quarter Pounders)和带洋葱的白城堡汉堡(White Castle)。我后来的确这样。

  对我的亲戚——来自菲律宾的华人移民——而言,这是我被同化而他们没有这样的证明。“你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当我和表兄弟/姐妹央求着要吃大力水手(Popeyes)炸鸡而非咸鱼时,父亲会摇着头这样说。

  那是1986年,我当时10岁,我们家正奔跑在成为十足的美国人的快车道上。我们是街区里第一个拥有微波炉的家庭,我母亲说我们可以在里面“照射”和“微爆”我们的食物。早餐是一大块微波加热的“萨拉-李牌”(Sara Lee)冷冻磅蛋糕。我们撕掉斯旺森(Swanson)的饿汉(Hungry-Man)电视便餐的塑料包装,享用玉米粒、土豆泥和奶油朱古力块。我会用微波炉加热法式面包披萨,当作放学后的零食,会吃奇多(Cheetos)膨化食品、品客(Pringles)薯片,还会直接从罐子取雀巢柠檬茶粉吃。

  在《1965年移民与国籍法》允许更多非欧洲人移民到美国之前,我的父母经历了战争和独裁统治。因为在童年尝尽艰辛,他们出于过度补偿的心理——同时伴随一种负罪感——任由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被鼓励同化,却也因此被指责。

  由于父母是在曾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出生和长大,他们对美国食物和文化并不陌生。我母亲很会做饭,但能负担得起和享用美国方便食品,即美式富足,是能让我们感觉自己跻身中产阶级的方式。

  对我的父母来说,“美国的”往往等同于“白人的”,但我的白人朋友们吃的根本不是电视广告中的食物。他们在家里吃无糖苹果酱、烤鸡胸肉和芹菜。偶尔才会从真正的饼干罐里拿一块燕麦饼干。我想不通怎么有人能满足于仅仅吃一块。在我的中学食堂里,其他孩子吃花生果酱三明治和苹果的时候,我在尽情享用塞满了美国干酪的热狗。遇到餐厅菜单上有中餐的时候,端上来的往往是一份我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湿乎乎的面条状东西。

  我的白人朋友家里甚至没有有线电视——他们的父母听AM广播,看PBS——但我父母说服了安装有线电视的人,不仅给我们连上了Showtime和MTV,还有HBO、Cinemax和电影频道。全都免费。

  我没时间看所有我想看的电视节目,哪怕是第五次看《炮弹飞车2》或《国家讽刺》杂志的《欧洲假期》——我看这部影片时,正忙着把Combos Baked Snacks外面的面饼啃掉,取出里面的一块块披萨味奶酪,把它们揉成一大团。我十分渴望我们家会被选中,成为尼尔森家庭,还痴想着保留一份电视观看日记,好让我的观看习惯对收视率产生影响,但父母说我们永远不会接到这样的要求。

  那是伊朗门事件曝光的年份,是“挑战者”号爆炸和菲律宾发生“人民力量”革命的年份——这场革命推翻了在位20年的费迪南德·马科斯,美国政府将他飞到了夏威夷避...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衣食住行

华裔移民后代的20大特征

移民生活
华裔移民后代的20大特征
  外媒刊登了一篇令人捧腹同时引人深思的文章《华裔移民后代的20大特征》(22 Signs You Grew Up With Immigrant Chinese Parents)。任何一种概括总结都有其不足之处,这篇文章自然也不例外。但不论准确与否,它至少能博君一笑。

  1、你的成绩单与你朋友的成绩处于不同的分级系统中:A=average(只是一般般);B=below average(代表低于期望);C=can‘t have diner(不准吃晚餐);如果是D=don’t come home(那别回家了);F=find a new home(还是去找个新家吧!)

  2、你吃过好多美味可口的中国菜,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你妈妈从来不准你进厨房。

  3、外面的鞋子绝对不可以穿到家里。

  4、从小到大,你坚定地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职业:医生、律师、会计师!

  5、遇到挫折时,你从来不会得到很多的同情,取得成就时,也不会得到多少的赞赏。

  6、当你兴高采烈时,你的父母会很快地给你泼一盆冷水。

  7、你小时候的照片中一定有一张是齐留海的发型。

  8、在你还是学生时,家长反对你谈恋爱,可是一毕业,家长就会突然变了个样,惊讶地问你:“你怎么会还没有男/女朋友?!”

  9、当你总算有了对象后,你最好保佑他/她不是以下2种人中的一种:1、其他种族;2、艺术家。

  10、你从小就被送去学小提琴、钢琴,或二样都学。你父母会一直督促你练习,可当你真的想要成为专业的音乐家时,你的父母却会吓到魂飞魄散。

  11、你不是在学校,就是诸如Kumon一类的补习班,再不就是在父母的中餐厅里帮忙。不知道还有谁比你更惨。

  12、必修课:数学、数学、数学!选修课:戏剧、体育和宗教。

  13、你父母学习各种最新潮科技的能力简直令人恐惧,而这只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渠道联系到你。

  14、你与全球最佳、最无意识的环保人士住在一起。他们将“再利用、维修和循环利用”的口号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5、你会惊奇地表现,在你白人朋友家的冰箱里竟然放满了诸如Camembert和Brie一类的奶酪。而你的朋友在你家冰箱里发现榴莲时,想必也不会太高兴。

  16、在打包行李时,你妈妈总要插手帮忙。她总是会往里塞几条一次性内裤,外加足够一个家庭吃一个月的各种食物。

  17、你父母极少带你去海边玩耍,而就算去了,他们也会从头包到脚,而且对吃海鲜远比去游泳更感兴趣。

  18、你父母爱死了叫作保鲜膜和铝箔纸的东西。

  19、当你第一次去中国时,你会发现,比起中国的同龄人,你跟美国的俄裔、希腊裔、菲律宾裔同龄人以及其他种族的移民同龄人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20、长大后,你才会慢慢地发现,父母对你的严加管教只是他们生活在一个陌生国家的紧张情感的自然流露。

...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生活

生长在纽约华埠第二和第三代华裔移民更愿意开潮店

美国移民生活
生长在纽约华埠第二和第三代华裔移民更愿意开潮店
  据美国《侨报》5月19日报道,近年来,生长在纽约华埠第二和第三代华裔移民开始在华埠创业开店,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几乎清一色开餐馆和礼品店,而是经营各种新颖且独具特色的小店,如冰淇淋店、汉堡店、甜点店、画廊,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Facebook和Instagram做宣传,很快便成为人气火爆的潮店。

  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玩店永安和(Wing On Wo)第三代主人林美虹(Mei Lum)19日召集了一批成功的年轻华裔创业者座谈和分享经验。

  座谈会在摆满古董和瓷器的永安和老店举行,主持人是康奈尔大学博士研究生王逸君,参加者有冰淇淋店10 Below的店东谭伟超(Richard Tam),勿街自行车店Mott Street Cycles合伙人梁锦华(Tommy Leong)和伍科瑞(Cory Ng,音译),甜点店鸡蛋仔Eggloo店东谭麦克(Mike Tan,音译),汉堡店Breakroom店东王伟荣(Chris Wong),以及画廊主人李晓露(Amy Li)。

  冰淇淋店10 Below最近非常火爆,店外经常排着长龙,有时候买一个冰淇淋要等1个半小时。店东谭伟超说,他在华埠出生长大,走在街上经常碰到熟人,他很喜欢社区的人情味,这是他选择在这里开店的原因。社交媒体对他的经营起到很大作用,他会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发照片,也请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帮他宣传,很快便吸引了很多其他地方的顾客。目前他的店在Instagram上有2.5万个粉丝。

  伍科瑞表示,他当初刚毕业没什么工作做,就在勿街一个地下室租了个铺面开自行车店,等到有点钱便租了楼上一层做pop up临时店面,原先只想租一个月,没想到生意继续做下去,临时店面至今已经维持了5年。

  谭麦克说,最初他以为自己的顾客主要是亚裔中学生,没想到更多的顾客是游客。对于新一代华裔开店创业,谭麦克认为他们给年轻亚裔孩子树立了一个楷模。

  王伟荣表示,在华埠开汉堡店有些异想天开,但如果开传统餐馆他无法做得像烧腊店“大旺”和波记那样好,于是就标新立异开了汉堡店。因为地点好,生意不错,华埠附近法庭的法官等都成为他的顾客。

  李晓露表示,当初她借用爸爸裁缝店铺面的前半部分开画廊,后半部分仍然是裁缝店,没想到竟然生意一直做下来。近年来华埠正在盖高楼大厦,她的店铺两侧都已经盖起高楼,作为商家她担心的是哪里一天房东把楼房卖了,开发商要把店铺赶走。

  林美虹表示,她的祖父1925年从爱尔兰人手中买下这个店铺,最近家庭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把店铺卖掉呢,还是继续留下,原本打算读研究生的她决定继承家业,把老店继续经营下去。

  对于社区面临的贵族化问题,伍科瑞表示,他不认为自己促进了贵族化,因为这些新开的店铺给华埠带来了新的东西,华埠变化很快,要在这里发展必须拿出新颖的东西,而且这些店雇用的员工大部分是社区里的华裔孩子,给社区带来了就业机会。

  很多华裔都把离开华埠,到别处工作和居住当做成功的标准。但谭伟超说,他希望让父母那一代华人明白,华埠不是他们心目中脏兮兮、拥挤不堪的地方,他希望把大家带回到华埠来。

...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生活

英国华裔移民家庭的孩子更求上进

英国移民经验
英国华裔移民家庭的孩子更求上进
  移民家庭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努力用功。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伦敦中学生的成绩明显比英国其它地方的中学生好,原因是伦敦有更多、更努力用功的华裔移民家庭孩子。

  伦敦中学生的GCSE(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成绩比英格兰平均要高出许多。资料显示,和英格兰其它地区的青少年相比,伦敦的青少年平均取得8个更高的GCSE成绩,例如8个A,而不是8个B。

  一般相信,伦敦的中学获得教育投资较多,师资水平较高,是伦敦中学生成绩更高的原因。但是布里斯托大学经济学者的研究显示,伦敦GCSE成绩比英格兰平均高,是因为移民家庭的孩子更多、更努力。

  报告说,伦敦有很多成绩好的少数族裔家庭的青少年,尤其是在伦敦定居的新近移民家庭。

  报告称,伦敦中学各种族裔学生的整合较为成功,因此学生表现较好,少数族裔孩子的成绩好,对同一班级的白人孩子也带来好处。

  研究人员表示,伦敦或英格兰其它地方,大部分族裔背景的孩子成绩没有差别,但是伦敦成绩好的学生组更多,成绩差的群组(主要是白人学生)较少。

  报告说,新近移民家庭的孩子对教育有更高的期望,所以他们在学校会更努力用功,成绩也更好。

  调查发现,新近移民家庭孩子越多的城市,GCSE成绩也就越高。伦敦中学的新近移民家庭的孩子高达34%,伯明翰也有21%,因此两个城市的GCSE成绩更高。北英格兰的纽卡斯尔,新近移民家庭的孩子只占11%,83%是白人孩子,该城市的GCSE则低很多。

...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经验

海外的华裔老人 到底该不该归国

移民养老 老人移民 华裔移民

  中国这些年,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于是移民的人是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在全球掀起一股移民潮,但是,出国留学网获悉到,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可是对居于北美的老年华裔而言,归还是不归却一直都在纠结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来北美打拼的华人,目前许多都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是继续在北美度过余生还是返回故国?

  在中国人为养老及相关问题苦苦探索时,咱们不少海外华人其实也在为晚年生活犯愁。光大温地区就有十几万华人,步入或即将步入暮年的不在少数,怎样防,如何养老成为迫切关注的话题,“以房养老”、“储蓄养老”、“回国养老”是多数海外华人正在抉择的三大养老方式。

  故园最是情深 家乡风景独美

  对祖国有深深的眷恋当属第一代海外移民,而实际上故乡和祖国也确实是他们远游回归的最终驿站。他们往往不是专业人士,没有国外大学文凭,外语也不是很好,在国外总没有归属感。尤其是退休后,身边的华人朋友不多,外国朋友又相交不深,第一代移民的孤独感就更为强烈。

  调查发现,有意在中国买房的北美华人中,以第一代移民所占比例最高,反映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依然左右着他们的思想。在加拿大打拼多年的孙世兴老人回到中国后曾激动地说:“人老了,就想回来。咱们经济发展快,社会又稳定,对我们老人来说守着乡音更方便。”

  老华人:手里有房心里不慌

  中国人爱存钱,很多老一辈的华人也把这种习惯带到了海外。即使生活在社会福利普遍较高的西方国家,依然把持续性储蓄作为日常必需。

  例如在加拿大,很多华人会在40岁甚至更早就开始计划自己的退休生活。据调查约有近6成加拿大华人相信,他们的储蓄足够自己在退休后衣食无忧。

  不过,老一代华人的储蓄观念往往更加看重“死钱”,并没有把储蓄看作投资的手段;而西方的观念则更加强调把钱“用活”。小编建议,老一代华人们不妨咨询一些专业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进行一些合理的理财投资,让退休生活更加安稳无忧。

  除了储蓄,“以房养老”这种欧美社会常用的养老手段也逐渐为华人群体所接受。周女士20年前和丈夫一起来到加拿大,在卡尔加里通过开办中医诊所积累下一定规模的家业。谈到养老问题她说,“我和丈夫都觉得,房子是最让人心里踏实的投资。除了领取退休金,每个月还能收房租,过得很自在。如果年纪大了,生活无法自理,还可以卖掉一两套,拿钱去住养老公寓。”但她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番迫切的心愿:“还是很想回国的的,年纪越大越想,老家在苏州,再干几年,真干不动了,房子一卖回苏州,守着花草听评弹去。”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尽管退休前,曾多次设想退休后告老还乡的景象,可种种现实问题,却又令很多人在迈出那只归国的脚之前,顾虑重重,小编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疗问题:人老了,病痛在所难免。加拿大全民免费医疗,尽管排期问题始终被大伙诟病,但毕竟是免费啊,这方面没有经济压力,只要不是异常紧急的状况也都是能够得到相对满意的处理的。可这些福利,离开加拿大就失效了,回到中国大陆看病住院吃药都得自费。老年人一旦得了大病,如何负担得起?

  2,人际关系:在加拿大生活久了,人们已经习惯了老外们相对简单的思维,也适应了这里简单的人际关系,重新面对国内复杂的人情世故,能否很好的适应?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生活

华裔加拿大移民护照作假

华裔移民 加拿大移民 护照作假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快速,中国与全球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出国旅游、留学和移民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出国留学网小编就获悉,一位来自中国的加拿大永久居民在申请入籍时被拒,联邦法官在司法覆核时发现,发现该名华裔申请人可能持有两本护照,还在在加拿大留居时间上作假。

  这位女申请人现年47岁,于2003年5月28日抵加成为永久居民,于2009年4月13日申请入籍。评估其是否符合入籍居留期限要求的时间是2005年4月3日至2009年4月13日。

  申请书中报告,这位女子离开加拿大的时间是352天,留居加境内的时间是1108天,比最少居留期限多13天。

  但是她的入籍申请于2014年10月被拒,于是提出寻求司法覆核。

  2015年9月,申请人出席法官的听证会接受盘问。

  说法前后矛盾

  法官认为聆审期间,申请人证词含糊不清,证据前后矛盾。例如,当事人不记得前夫是否,以及何时赴加探访她和孩子。当事人最初称前夫没有来加探访,当法官提到前夫有加拿大签证后,当事人又称前夫来过不只一次。

  当事人称申请入籍和报税时都是单身,但是在其他文件上又称已婚。

  法官由此怀疑当事人其他证词的可信度。

  赴美没有入境纪录

  法官的裁决集中针对2006年1月至9月这8个月的时间。

  申请人称她于2006年1月11日和9月27日两次离加赴美,但是法官发现没有两次出境入境的纪录,因而无法判断其离境的时间。

  法官还发现,申请人从美国返回的日期,与前夫称申请人从中国返加的日期是同一天。另有证据显示申请人曾于2006年回中国,但她在入籍申请中没有报告。

  最后,法官认为美国国土安全法严格实施,申请人不可能没有纪录于9月27日入境美国。因此,法官怀疑申请人持有两本护照。申请人的前夫就持有两本护照。

  怀孕期间没有看病纪录

  法官继续寻找申请人2006年在加拿大居住的证据时发现,申请人在2006年2月至10月怀孕的时候,竟然没有看病的纪录。申请人解释称她接受人工受精,按照中国传统一直卧床静养,但是她无法提供接受人工受精的病例资料。

  法官还质疑申请人在静养结束后,即2006年7月或8月至10月期间,仍然没有看病纪录,因而认为申请者是提前赴美国接受产前检查。

  虽然申请人提供了租房协议,租金支付证明和按揭供款证明,但是法官认为这些都不能证明她在这8个月时间内留在加拿大。

  没有加拿大消费纪录

  此外,申请人没有就业纪录,收入主要来自利息和投资。法官查阅了申请人在加拿大的财务纪录后,认为她没有常规性消费,只有一次取款纪录和一次以美元借记的纪录,由此,法官认为申请人的经济活动并不在加拿大。

  最终联邦法院法官Justice Diner于本月作出裁决,拒绝申请人的入籍申请。

  相关阅读:

  

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移民资讯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