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大学精神
我是贵州省畲族聚居山区的一个乡村教师,年轻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过大学。工作后虽然接受大专教育,也是在小县城的函授点进修的,实在没有进过大学。因而对大学曾有过无限憧憬和遐想:玉阶飞檐、湖畔桃李、莘莘学子……那一幕幕大学美景曾在我的脑海里无数次浮现过。这些美景也通过我,传递给我们山里的孩子,也让他们从小对知识的殿堂有向往。
我在家乡的小山村里教学,根植于我们自己的畲族文化沃土,自己对家乡和民族有着深深的眷念之情。然而在现实中又看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在流失:我们民族服饰少有人穿也没有人做了,我们的民族歌舞少有人学也没人唱跳了,我们的母语有些孩子不会说了……
于是我很纠结,在纠结中,想做一点传承民族文化的事情。于是在山村的学校里,我一边搞教学,一边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我们聘请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生跳我们的畲族粑槽舞、芦笙舞和唱畲家歌、学刺绣。在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中,自己还编一本通俗易懂的畲族文化校本教材,叫做《贵州畲族文化》,在学校里作为循环教材使用。目的是让自己的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外,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回家去了,校园里静悄悄的,我就用学校唯一的一台电脑,敲打出我记忆中的我们民族的点点滴滴。有不懂的地方,我就走村串寨或走进田间地头去寻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向他们请教,尽量用我自己的笔,把本民族的东西记录下来。
在边远的山村里,我通过翻阅文献、查找资料、调查采访等方式,历时两年半时间努力,我和著名诗人吴琪拉达(贵州人,原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合著《走进阿孟东家人》(贵州畲族原称东家人,自称阿孟)一书20万字,于2012年4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填补了贵州畲族文化研究的空白。我写的《贵州畲族的社会文化》、《贵州畲族与沿海畲族之比较》等文章先后在《福建民族》杂志上发表,受到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专家、教授的重视。我写的《贵州畲族民居对联》、《六堡畲拳》、《贵州畲族“四月八”节日的由来》、《贵州畲族的族源族称及境域概要》、《贵州畲族入黔探源》、《贵州畲族的禁忌》、《贵州畲族历史上的八次大起义》等文章在省内发表和交流后,得到专家们的好评。今年8月,我写的《贵州畲族掌握母语现状及对策调研》、《贵州畲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两篇共8000多字的文章,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决策部门作参考,受到省内专家的关注。我因此被被媒体称为研究畲族文化的“土专家”和畲族文化的守护人。
就因为在工作之余,做一点记录本民族的东西,自己受到了外界的关注。我因此曾应厦门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的邀请,走进神圣的大学殿堂去和教授交流。国内和省、州研究畲族文化的专家有的千里迢迢爬山涉水到村子里来找我。
每到暑假的时候,也有大学生到我们学校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清华大学的、有江南大学的、也有我们贵州省内大学的学生。当然不全是来了解畲族文化。
我认识湖北经济学院素质班的同学也是因为他们知道我在研究畲族文化,才联系上我的。当时他们在我们村另外一所小学——申信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是申信希望小学的王校长介绍我和素质班支教的同学认识的。同学们和我交流以后,我顺便向同学们介绍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也不忘介绍自己的畲族文化。想不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