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爱 什么 名家散文栏目,提供与爱 什么 名家散文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名家散文:爱

名家散文:爱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妻,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与爱 什么 名家散文相关的名家散文

名家散文集 冷漠让爱止步

名家散文集 冷漠让爱止步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校园,那时他刚毕业,被分配到这所偏僻的学校。她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

初见他,觉得他属于那种阳光型的男孩,经常看到他上身是洁白的衬衣,下身是宝蓝色的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运动鞋。给人一种清爽,洁净的感觉。

虽然经常见面,但她从来没想到哪天他们能联系在一起。

很快,她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到另一所学校开始新一轮的拼搏。

天有不测风云,读到高二那年,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辍学。虽然老师力劝她办退学手续,同学们也极力挽留,但她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再回来的,因为她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在读小学。

生在姐妹众多的家庭,从小她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但是,父亲的去更让她觉察世态炎凉,父亲就像一座山,没有了山的日子该怎么过?她茫然。

那沉重的稻捆压得她眼泪直流的时候,她没有让人看到;暴烈的阳光将她的白皙的皮肤炙烤成铜色的时候,她也装着毫不在意。她告诉自己要坚强

日子就那样一天天地走过,没有一丝痕迹。

她像一只猫,轻微地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那年,因为学校缺老师,作为校长的叔叔想到了她,因为在这个村子里,只有她读过高中而且因为家庭原因没有外出打工。

就这样她当起了代课教师,一教就是十三年。

没想到代课的第三年,她又碰到了他,他也调到了她所在的学校。他还是那么帅气,还是让周围的女孩投去倾慕眼光的一个。

她没想到他会对她有感觉,那时的他太开玩笑,她从来没有把他的话当真。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看到的他写的有关她的一些文字。那些文字打动了她,也使她相信了他。

他们开始在一起,但她没有太多的安全感,和他相比,她太普通,普通得像一株不会引人注意的小草一样。

他们结婚了,

与爱 什么 名家散文相关的名家散文

名家励志散文

名家散文 励志散文

  很多时候,你春风得意,可是老天会当头给你一棒,告诉你:“玩过了”。然后你又继续回到自己的跑道,朝着你的目标继续前进。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带来的名家励志散文,欢迎阅读。

  名家励志散文

  面包里的银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思维。而创造性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创造性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新思维。创造性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

  平时常教育学生,世界上的好多事物并不是只有对与错两只答案。比如一个文章的合适题目,只要接近有自己的角度与思考,就是可以的。我以为创新思维应该是一种求异思维,教学中我生怕由于自己的引导不当而束缚禁锢孩子的思维。

  比如这次期末考试有一篇阅读短文,就让学生根据内容添加题目。内容是讲述了在一个闹饥荒的年代,有一位家境殷实的面包师关心穷人,给许多难以饱腹的孩子以面包。孩子们争着上前去抢最大的面包,顾自吃着。只有一个叫伊娃的孩子在一边默默等待,最后拿了一个小的面包,并且向面包师表达谢意。她懂得感恩。在另一次她拿到的最小的面包里,竟然有银币。她以为是面包师不小心把银币掉到里面了,后来才得知,这是面包师对她懂得感恩的回馈。这对贫困的家庭无异于雪中送碳。

  在量定评分标准时,我们一致以为感恩应该是本文的主题,但是准确的答案是什么,我想一定不是唯一答案。看到试卷时,一个孩子加的题目是《面包里的银币》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

  题为文眼《面包里的银币》,首先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不由自主的想面包里怎么会有银币呢?既引人注意,又能启发人思考,而且由出现银币的原因从而引出主题感恩的回馈。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妙了,虽然孩子不一定能从理论的高度说出她这样选题的理由,但如果这样作为错误答案的话,那这样的评价就失去了它的导向作用。使孩子的思维具有局限性。反之,如果不设定一定的范围,又怕使孩子的思维不严谨。

  在好多时候,老师的提问和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定不是封闭性的,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多向联想,从而多方面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而通过对发散出来的想法的分析比较、综合,可以实现思维的优化。老师的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以关心爱护、理解学生的出发点,以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可以达到有效评价、注重引导的正面激励作用,激活学生思维。

  然而,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与严谨治学间的度如何把握,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似乎非得因题而定、因时而定,别无其他捷径。

  教育者不应承认“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论断,要做到总是试图寻找更新、更好的方案与办法,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态度与精神。应该鼓励学生挑战任何事情,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思考“这个答案立住脚吗?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先进的教育体系中存在存在严重的“正确答案导向的学习”教育系统中常常用这样的思维培养和评价学生。

  学校多数的教育行为指向培养学生线性思维的左脑教育,缺乏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发散性思维的右脑教育。有很多拥有学习潜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往往在常规教育中被认为是“后进生”,从而导致教师对这类学生产生较低期望,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降低了学生自我成功的期望。...

名家散文:喝酒

贾平凹 喝酒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从来我的作品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丁宁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

  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丁宁爱人,把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

名家散文:闲人

闲人 贾平凹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会上有了闲人。

  闲人总是笑笑的。“喂,哥们!”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还趿 着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 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却要表现一种风度。他们看不起黑呢中山服里的 衬衣很脏的人,耻笑西服的钮扣紧扣却穿一双布鞋的人。但他们戴起了鸭 舌帽,许多学者从此便不戴了,他们将墨镜挂在衣扣上,许多演员从此便 不挂了——“几时不见哥们了,能请吃一顿吗?”喊着要吃,却没乞相, 扔过来的是一颗高档的烟。弹一颗自个吸了,开始说某某熟人活得太累, 脸始终是思考状,好像杞人忧天,又取笑某某熟人见面总是老人还好,孩 子还乖?末了就谈论天气,那一颗烟在说话的嘴上左右移动,间或喷出一 个极大的烟圈,而拖鞋里的小拇指头一开一合地动。

  闲人的相貌不一定俊,其实他们忌恨是小白脸,但体格却非常好,有 一手握破鸡蛋之力。和你握手的时候,暗中使劲令你生痛,据说其父亲要 教训,动手来打,做闲人的儿子会一下子将老子端起来,然后放到床上去, 不说一句话,老子便知道儿子的存在了。他要请客,裹胁你去羊肉串摊, 说一声吃吧,自己就先吃开,看见他一气吃下一百二十串羊肉,喝下十 瓶啤酒,你目瞪口呆,“我有一个好胃!”他向你夸耀,还介绍他还能饿, 常常一天到黑只吃一顿饭,却不减膘,仍有力气。他说:“你行吗?” 你不行。

  闲人的钱并不多,这如同时髦女子的精致的小提兜里总塞着卫生纸一 样,可闲人不珍贵钱,所以显得总有钱。他们口袋里绝不会装两种不同质 量的烟,从没有摸索半天才从口袋里捏出一颗自个吸,嘶啦一声,一包高 档烟盒横着就撕开了,分给所有在场的人,没有烟了,却蹴在屋角刨寻垃 圾中的烟头。钱是人身上垢痂,这理论多达观,所以出门就招出租车,也 往豪华宾馆里去住一夜两夜。逢着骑自行车,那几乎是表演杂技,于人窝 里穿来拐去,快则飞快,慢则立定,姿式是头缩下去,腰弓着,腿圈成圆 形,用脚跟不停地倒转脚踏板。

  闲人的朋友最多,没有贵贱老幼之分,三句话能说得来,咱们就是朋 友了,“为朋友两肋插刀”,让我办事就是看得起我呀!闲人的有些朋友 是在厕所撒尿时就交上了。当然,这些朋友有的交往时间长,有的交往时 间短,但走了旧的来了新的,闲人没有“世上难逢一知己”之苦。若有什 么紧俏东西买不到,寻闲人去。闲人很快就买来了,而且比一般价格还便 宜。要搬家,寻闲人去,闲人一个人会扛件大衣柜上楼的。不幸的是家中 失盗,你长出短叹,闲人骂一顿娘就出动了,等回来,说:“我问过一个 贼头了,他说你们家这一片不属于他管,我告诉了他,不属于他的地盘就 查查是谁的地盘?!”闲人不偷人,但偷人的贼是不敢得罪闲人的。

  闲人真瞧不起小偷,流氓,甚至那些嫖客、暗娼和拦路强奸者,觉得 没意思,恶心,也害怕艾滋病。但闲人谈女人的头发、鼻子,他们相信男 人的成熟和人生的圆满是需要有一个醉心的女人,甚至公开讥笑自己的从 事文艺工作的父亲之所以事业不辉煌是只守了一个自己的母亲,他们有意 地留神看街上来往的女人,张口闭口阐述花朵是花草的什么,到后来,闲 人们分别是有了姑娘,姑娘自然很漂亮,他们就会同骑一辆车子招摇过市, 姑娘分腿骑在后座上,腿长而圆像两个大白萝卜。闲人待姑娘好时好得 你吃饱了还要往你嘴里塞油饼,不好了,就吼一声“滚!”但姑娘不滚, 十分忠诚。

  闲人爱姑娘,但最感痛快的并不是姑娘,因为闲人们都年轻,又都练 过拳脚,至少家里有一把四十斤重的石锁。路过树下,忍不住要...

名家散文 腰带

名家散文 腰带

上个大礼拜和妻子上街买了条裤子,一点钱也没有侃下来,唯一的安慰就是服装店的老板娘送了我一条腰带。为此,妻子回来的路上还啧啧不休的说不合适,吃亏了。我呢,大咧咧----不还白送一条腰带呢吗?说实话我挺知足。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新腰带扎上了。虽然是革的,但从外表看还是比较时尚靓丽。我对着镜子转了好几个圈,心里美美的。妻子看了直笑,说我是穷人的命---十来元钱的物儿就把我给忽悠得颠颠的。她笑她的,我依然孤芳自赏。

其实妻子曾经不下几十次要我买一条新腰带,都由于我的固执坚持而最终不了了之。那腰带还是我上学时买的,很厚实,枣红色牛皮的。尽管它已经磨得光光的亮亮的,有的部分已经失了原有的色彩,可我对它仍恋恋不舍,情有独钟,不忍喜新厌旧,一直围在腰间陪我上山下乡,杯来酒往。可以说它是我最最体贴的尤物了。

腰带由来已久,我粗查了一下史料,很早就有对腰带的记载:【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其说的就是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著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刘琎传》:“(琎)方轨正直,……兄瓛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后应。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君臣之间更是如此。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陶谷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自然现今社会你扎什么样,什么款式,什么价位的腰带和你要出入什么场合见什么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它可漏庐山真面目,亦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真或假谁也不能让你当众解开一览众山小。大众的倾向是用来方便,舒服。

我的新腰带跟了我一天,不,还是说捆绑了我一天比较合适,不不,还是说它难为了我一天更恰当-----或许是我的肚子有意考察它,一天下来我竟上了四五次卫生间,而且不仅如此,次次都是加急业务。我解呀,我解呀,它硬是小叩柴门久不开,

几几飞流直下。。。。

为此,第二天我就把它炒鱿鱼了-----我被它华丽的外表引诱了,它美观有余,实用不足。还是我的老情人-----陪我风吹打多年的旧要带知我懂我。我于漆黑的夜里抑或闭着眼睛也能轻车熟路地,安然地畅快淋漓。

名家散文:莫高窟

莫高窟 余秋雨

  余秋雨《莫高窟》

  (一)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像,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枝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三危金光之迹,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时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自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峦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

  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二)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像的将来,还只能是这样。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抻。长城,作为一种空间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坍了,黄鹤楼则是新近重修。成都的都江堰所以能长久保留,是因为它始终发挥着水利功能。因此,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

名家散文 日落

名家散文 日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每天,落日以终古不变的姿态向下坠,它磕在大山刀样的角边上,碎了。碎片飞溅起来,渐渐变成盏盏明灯,让世界上的一切变得格外分明。

初次晓得自然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是日落的时候,就迫切地去看。看的时候,就挖空心思去赞美日落。说它是黄昏前最壮丽的灵气,是黄昏前的专利。这样就把黄昏也赞美了,甚至想像它是神,赐予大地温暖的神。

慢慢地,看日落就有一种新感觉。在太阳落下的那一刻,心里就有一种失落的滋味。于是,我虔诚地伸出双手,想要拥抱它,有想要把它挽留,当被无情的时间拒绝的时候,就只有一只手与那最后一道红霞握手道别了。着时候,天就开始黑了。

现在走在郊外的时候,就没有先前那么浪漫了。我一直眼睁睁地看着西方。火红火红的,什么时候日落也记不清了。

天暗时,就有忽然寂静的感觉,人也清醒了许多。此时才怀疑太阳是否早已经偷取了我美好的思想。只留下我还望着天空,任思绪任意飘飞!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