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物理高三必考知识点栏目,提供与物理高三必考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 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想考好高考,就必须做好高考的复习,做好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相当于你的高考战役成功了一半,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访问m.liuxue86.com。

  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可能有一题。

  【题例】: 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必有一题。

  必考三、图象必有一题,如x-t与v-t,电学里的I-t或X等量的关系。

  必考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运用必有一题。

  【题例】生活离不开交通,发达的交通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也伴随而来,全世界每秒钟就有十几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上亿元。某驾驶员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m处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0.5s,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7.5 m/s2。

  必考五、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可能有一题。

  【题例】某人站在十层楼的平台边缘处,以 =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求抛出后石子距抛出点15m处所需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

  必考六、与牛顿第二定律有关的必有一大题,不少于12分。

  【题例】某同学在地面上拉着一个质量为m=30kg的箱子匀速前进,已知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拉力F1与水平面夹角为θ=45°,g=10m/s2。求:(1)绳子的拉力F1为多少?(2)该同学能否用比F1小的力拉着箱子匀速前进?如果能,请求出拉力的最小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必考七、超重与失重及整体法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可能有一题。

  必考八、运动学与牛顿定律的综合必有一题。

  必考九、曲线运动必有一题。从运动学或动力学角度考。

  【题例】2010年8月22日,2010年首届新加坡青奥会田径比赛展开第二个决赛日的争夺,如图所示,中国选手谷思雨在女子铅球比赛凭借最后一投,以15米49获得银牌。铅球由运动员手中推出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它的运动将是( )

  A.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改变,是非匀变速曲线

  D.若水平抛出是匀变速运动,若斜向上抛出则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必考十、万有引力定律必有一题。可能用人造卫星、同步卫星、嫦娥 一号、天宫一号来命题。

  【题例】假设月球的直径不变密度增为原来的2倍“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的向心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B、“嫦娥一号”卫星的向心力变为原来的8倍

  C、“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与原来相同

  D...

与物理高三必考知识点相关的高考理综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 物理必考知识点 关于中考物理

  在小编看来,学习知识必须结构化,所以知识是需要整理和总结的。那么有些同学会问了,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 物态变化

  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19.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0.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2.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

  (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

与物理高三必考知识点相关的中考物理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理综 高考物理 高考物理知识点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一)

  一、磁场

  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磁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二、磁现象的电本质

  1.罗兰实验

  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注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

  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

  三、磁场的方向

  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四、磁感线

  1.磁感线的概念: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2.磁感线的特点:

  (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由S极到N极。

  (2)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4)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

  (1)条形磁铁。

  (2)通电直导线。

  ①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

  ②其磁感线是内密外疏的同心圆。

  (3)环形电流磁场:

  ①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中心轴线的磁感线方向。

  ②所有磁感线都通过内部,内密外疏。

  4.通电螺线管:

  ①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铁的磁场。

  五、磁感应强度

  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

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 物理必考知识点

  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同学们认真总结过吗,没有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高考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电学知识点总结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

  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

  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高考物理必考电学公式知识点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知识点 中考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的必考知识点有哪些呢?同学有去总结归纳过吗,如果没有,请来小编这里瞧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水g和G=V物g,因为水<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解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解析:

  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时。

  小磁针靠近钢...

中考物理考试必考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考试知识点 关于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

  中考物理考试考察必考的知识点是什么,不了解的小伙伴们看过来,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考物理考试必考的知识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考物理考试必考的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推荐阅读:

  中考物理基本知识点大汇总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考理综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

  出国留学网高考考生准备了《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希望对大家的考试有帮助!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公式总结

  平抛运动公式总结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初三语文知识 语文必考知识点 语文知识点

  想提高语文成绩的小伙伴,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赶紧过来瞧一瞧吧。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成语。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

  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

  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

  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启发,忽然开通了。

  5.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指为人出主意,制定计谋策略。

  二、文学常识。

  1.重点作家:鲁迅、沈从文、朱自清、老舍、安徒生;苏轼、泰戈尔、韩愈、孔子、蒲松龄。

  2.重点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社戏》、《聊斋志异》、《论语》、《水经注》、《安徒生童话选集》。

  三、古诗文默写篇目。

  1.王湾《次北固山下》(唐)。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4.刘禹锡《秋词》(唐)。

  5.杜牧《赤壁》(唐)。

  四、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拓展阅读:初三语文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