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栏目,提供与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有感

读后感范文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从小表现出惊人音乐天赋的克里斯朵夫初步认识到了自然和生命之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有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断断续续拖了三个月的时间,在假期终于看完了《约翰·克里斯朵夫》。

  整整十卷,罗曼罗兰耗时20年,描写了一位音乐家的一生。成长,战斗,追求自由和创造富有生命力的美,最终归于平静。

  大概故事就是从小表现出惊人音乐天赋的克里斯朵夫初步认识到了自然和生命之美,发觉身边的音乐充斥着陈词滥调和庸俗的机械模仿重复,于是在他的抨击和大加批评下变得在当地难以立足,终于在一次突发冲突中他逃亡巴黎,认识了一生的挚友奥利维,遇到各种人发生各种事,但一生都在创作和战斗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战前,书里也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人的混乱,流露出浓烈的人道主义,反战和对爱和自由的赞颂。

  个人口味的问题,我喜欢克里斯朵夫童年和去了巴黎之后的部分,中间那段实在是无聊的让我看两页放下一次。。。

  无数次想放弃不看了 但是想起男神母鸡引用过的傅雷那段话就觉得还是得坚持看完,再一个罗曼罗兰也是我的男神茨威格的好基友嘛,一个被称为欧洲最后的良心的人,怎么也得看完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真的好喜欢这段话

  是的,克里斯朵夫的血管里烧着整个宇宙的烈火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人物是,舅舅,杂货店的小寡妇老板娘,还有好基友奥利维。

  书中的友谊比爱情要动人的多。除了不掺杂性,那哪叫友谊,那叫灵魂伴侣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有的教育,所有的见闻,使一个儿童把大量的谎言与愚蠢,和人生主要的真理混在一起吞饱了,所以他若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少年时期的第一件责任就得把宿食呕吐干净”

  “他象飞鸟一般,到了某个固定的季候,觉得有股无名的力,象海洋上的潮汐似的,突然在胸中觉醒,......那便是天南地北到处流浪的本能!在苏兹老人遗赠他的埃尔特与斐希德的著作里,他也发见和自己同样的心灵,......并非俯首帖耳,死守家园的"大地之子",而是永远扑向光明的"精灵",是"太阳之子"。

  “世界上一切的痛苦,竭力要摧毁一切的痛苦,碰到生命那个中流砥柱就粉碎了.克利斯朵夫听着自己的热血奔腾,仿佛是心中的一片海洋;还有一个声音在那里反复说着:

  quot;我是永久,永久存在的......”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与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相关的中外名著读后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读后感范文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读了《约翰·克里斯朵夫》会有哪些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她在四五岁的时候,字还写得歪歪扭扭,比楔形文字还要粗细不均——虽然现在也并没有多大本质上的改良——就开始在小本子(与其说是本子,不如说是用订书器固定起来的一叠纸)上写小说了。写一些其他星球上的故事。她不说那是火星还是月球之类,因为知道上面确是没有人的,她只说是什么别的星球。

  “你还是把字练好看些罢。”成年人们看了多是这样的回应她。她很疑惑为什么简直成了一种可原谅的普遍性行为。(虽然内容比她的字还要荒唐就是了)

  她的外祖母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外祖母读她的小说是很认真的,还常常拿了厚厚的垫子和她坐在吱嘎作响的地板上,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啊,那你写的,不是和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点相似吗?”老人总是用她的理解,来解读她的内容,她本意虽然不是这样,但看到有人认真和她谈话却也高兴极了,于是愈发认真地重新解释起来。祖孙两个人这样的聊天往往彼此都极认真、极虔诚的。

  与克里斯朵夫相反地,小时候的她是一个安静而且几近于软弱的人,比她年幼而且个子矮小的孩子全都敢于而且乐于欺负她。有一次她心爱的玩具被摔在地上,有一次她自己也被推到地上。而她甚至连站起来谴责他们都是不愿意的。

  “喂,你们不能这样做!“一个娇小的身影挡在满身尘土的她面前,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后来她觉得,这个女孩子简直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光。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罢,把保护别人当成了奇奇怪怪的人生目标之一。但那个挡在她面前的娇小的女孩子早就搬家了,两个人再没见过,说不定早就忘了。

  没关系……这种事,我不忘记不就好了嘛。她是这么想的。

  她在看到操场上被踏死的蝴蝶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恶心或者可怕,而是会用树叶小心翼翼地把它盛装起来,挖一个小土坑把它埋起来。也曾经尝试过自己谱曲结果因为不好好学习乐理而非常失败,以后再也没有尝试过。所以在读到书中描写的自然之音乐美的时候,她丝毫不觉得夸张了,反而相对真实些。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些难以立即恢复的挫伤的时候,往往可以在常规的事物中有更深刻、更夸张的体验。克里斯朵夫所做的,并不是绝对的顽强,而是[增强了感知的能力]从而借此来平衡生活上的磨难。虽然这相对地为他融入社会带来了困难,并造成了精神上的混乱和负担,但确实使他更加愉快了。事实上很多的文人、艺术家都会[不自主]地选择这样做,这不是一种逃避,这也是一种面对苦难的方式。与其一成不变地被痛苦的洪流淹没,做出牺牲与改变是积极的选择,至少是抗争过了的,是一种[可能性的拓展]。写入文学作品中之后,这种选择会让许多读者体会到[悲剧美学]所能带来的感受,但我们仅仅看到主体斗争的一面、勇敢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应该体会他们妥协的一面、软弱的一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性。一个人经受多大的痛苦,并不是由痛苦直接决定的,而是由痛苦作用于这个人对其产生的影响决定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克里斯朵夫确实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了,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应当批判地吸收他的精神——因为并不是对每个人、每个时代一样适用的(指契合度)。

  在回家的火车上,她一口气读完了三百页《约翰·克里斯朵夫》,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是又哭又笑地看完的。后面的就读得慢了,因为没有前面的有意...

与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相关的读后感范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