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语 篇1
1、静态与动态评价相得益彰。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我们评价的落脚点常常是学生作品结果的评价,忽视学生作品形成的过程及对作品的理解。这种片面的评价往往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美术教学评价应是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学生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可能我们无法从作品的表象上获得,犹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解读我们才会明白,比如:儿童绘画过程往往是一个游戏的过程,他详细描述了一个小动物聚会的活动场景,当聚会结束,小动物散去以后,他便将画面涂抹掉。我们看到的结果只是一个涂抹掉的画面。如果老师盲目地从作品的形式上依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可能会作出错误的评价,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让学生说说自己创作的想法,和作品表现情况,不但能让我们客观地评价作品,还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给其它同学提供建议。静态与动态相得益彰,这样的评价才是最有意义的。
2、师评、自评、互评交互进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以往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现象。学生希望自己的表现得到不只是老师的认可,更希望通过自评,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同伴的赞许。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互动,既提高了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为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增强双方的了解与理解,形成民主、有好、和谐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有助于评价指导,促进不断改进与发展。
3、建立多维评价标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多维评价的目的就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分析评价问题,更加全面认识问题。在美术教学评价中,我们往往只是一种甄别性的评价而不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
目前,激励性评价成为美术教学中评价的主流,激励性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但在操作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消弱了激励性评价作用,甚至起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1、滥用激励性的评价。在原《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于是一些老师们就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只能鼓励,不能批评。
由于对激励性教学评价的偏颇理解,在美术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老师不能客观地去评价学生及学生的作品,一味地喝彩,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指出,评价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偏离了美术学科的本质规律,这样就失去了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注重评价的形式,为评价而评价。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现象,学生答对一个简单问题,全班同学都同时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说“棒棒!你真棒”,好像彩排过一样。可表扬人的同学面无钦佩之色,被表扬的学生也无喜悦之色。这完全成为一种形式,为评价而评价,忽视学生真实的感受及评价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也让学生对评价失去兴趣。
3、被动赞扬,身不由己。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的指令:“好,把掌声送给他”于是一阵短促的三两声掌声。学生完全掌控在老师的手里。对别人的赞赏应该是自发的,由内而外发出的一种行为,而这里,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执行者,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随意的激励不但无法起到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进表扬,不能听进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盲目自大。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地、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表扬。一味对学生的重复表扬甚至发放奖品显然过度,这种激励性评价显然对美术学科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