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长征会议栏目,提供与长征会议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红军长征的主要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介绍 长征会议 长征中的故事

  长征中的重大会议

  在长征过程中,召开了许多重大的会议,有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有些会议是匆匆召开的,如巴西会议,有的会议是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召开的,如遵义会议。在大会上,有激烈的争吵,也有和风细雨………正是这些会议,才让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让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长征的伟大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通道会议
黎平会议
猴场会议
遵义会议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吴起镇会议

吴起镇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吴起镇,相传战国名将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为纪念而命名。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从此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吴起镇会议,谢谢查看。

  吴起镇会议

  根据榜罗镇会议作出的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决策,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约6000人分左、中、右3路纵队北上,通过通渭地区,翻越六盘山,又经过1000多里的艰苦行军和英勇作战,从甘肃进入陕北,于1935年10月18日抵达铁边城。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以及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会上,张闻天指出:关于在陕北建立苏区问题,政治局同志无一异议;毛泽东在上次榜罗镇召集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大家是同意的,应批准;至于中央整个政治决议,应在与二十五、二十六军同志商量后再发。在这次会议上,根据当前形势和部队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议案,如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主要是在西边打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还是在南边打东北军,或是向北打的问题,同西北红军会合的方向和解决战略方针的问题,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群众工作、解决物资、冬衣等问题,认为上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中央迅速作出决定。毛泽东在会上还指出,现在我们已到陕西,到保安尚有45天路,需要一天休息才好,这几天没有饭吃,不得不走,到前面有粮地方休息。我们要把保安变为苏区,过去敌人对我们是追击,现在改为围剿,我们要打破这围剿,我们须在敌人围剿前做很多工作。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吴起镇会议的预备会议。

  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随后又同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2.5万里的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找到了长征立足点,抵达最后的目的地,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贾拓夫、彭德怀等。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

  毛泽东在会上首先报告俄界会议以来的形势与陕甘支队的任务。主要内容是:1.宣布中央红军已完结一年长途行军,提出党的新任务是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报告指出:自俄界出发已走2000里,到达这地区的任务已完成了,敌人对于我们追击堵击不得不告一段落,现在是敌人围剿,而我们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主要敌人是蒋介石、张学良、阎锡山。他们正准备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所以,现陕甘支队,应提出保卫陕北苏区的口号。俄界会议与张国焘决裂,那时口号,打到陕北去,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榜罗镇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得到了新的材料,知道陕北有这样大的苏区与红军,所以改变,决定在陕北保卫与扩大苏区。在俄界会议上想在会合后,带到接近苏联的地区去,那时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观点是没有的,现我们应批准榜罗镇会议的改变,从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2.确定了红军当前作战方针。毛泽东根据陕北的环境和形势,阐明了红军的作战方针。指出,10月到11月初约20天,我们方向应是西和西北,大的方向是陕甘,陕甘晋3省是发展主要区域,现在先向西,以吴起镇为中心,整顿部队,扩大部队,群众工作。3.规定了红军当前中心工作。报告指出:在部队方面应...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榜罗镇会议

榜罗镇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1935年9月27日,毛泽东在原榜罗小学校长室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镇会议”。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榜罗镇会议,谢谢查看。

  榜罗镇会议

  俄界会议后,党中央率领一、三军团,突破天险腊子口,然后翻越岷山,于1935年9月19日占领甘肃哈达铺。党中央在哈达铺利用3天时间对部队进行了休息整编,使红军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体力逐渐恢复,同时正式宣布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共约7000多人,下辖3个纵队:原红军一军团编为第一纵队,纵队长林彪(兼),政委聂荣臻;原三军团编为第二纵队,纵队长彭德怀(兼),政委李富春,军委直属纵队编为第三纵队,纵队长叶剑英,政委邓发。

  陕甘支队于1935年9月27日占领通渭县的榜罗镇。红军在榜罗镇休整两天。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国民党《大公报》等报纸上,了解到日本侵略我国北方的形势以及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大公报》上刊载:“陕北则有广大之区域,与较久根据地”,还报道,陕北的延安、延长、保安、安塞、靖江5座县城为红军所占领,“现在陕北的状况正与民国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仿佛”。从报纸上了解到陕北有一个大的苏区根据地,有一支活跃的红军,还有游击队和很好的群众基础。于是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研究了当前的形势和陕北的军事、政治、经济状况,认为陕甘支队应迅速到陕北同那里的红军会合。会议决定改变俄界会议关于首先打到甘东北或陕北,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取得国际帮助,创建根据地的原定战略方针,作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正确决策,提出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方针。会议还决定派一支部队,与国际联系,取得国际的技术帮助。后来因为条件不具备,主观力量达不到而未能实现。

  9月28日晨,党中央召开了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支队政委毛泽东在会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新决策,进行了政治动员,提出:“1.日本侵略北方的严重性;2.陕北根据地和红军状况;3.北方可成为抗日新阵地的经济、政治条件;4.要避免同国民党军作战,要迅速到达陕北集中;5.严格整顿纪律,充分注意群众工作,解释我军北上抗日的意义,注意扩大新战士等。”

  支队司令员彭德怀,党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和支队副司令员林彪先后讲了话。贾拓夫还向大家介绍了陕北根据地和刘志丹的情况。会后,各部队立即进行政治动员和物质准备,提出整顿军队风纪,做群众工作,扩大新战士,进行宣传等具体要求。

  榜罗镇会议解决了俄界会议所未能解决的在陕甘建立根据地的具体目的地问题,确定了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根据地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于党中央把陕北作为抗日的前进阵地和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会后,毛泽东、彭德怀于9月29日率第一纵队先行出发,抵达通渭城,迈出了向陕北前进的第一步。

...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巴西会议

巴西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巴西会议会址位于若尔盖县东32公里的巴西乡。毛尔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巴西会议,谢谢查看。

  巴西会议

  毛尔盖会议后,1935年8月底,右路军(中央红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等待与左路军会合。

  但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后,违抗中央命令,拒不与右路军会合,并要挟右路军和党中央南下,甚至企图危害党中央。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29日在巴西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着重研究教育与宣传问题,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李维汉、凯丰等出席会议。中央政治局于24日将毛儿盖会议决定电告张国焘。中央政治局于9月2日在巴西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一方面军工作方针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凯丰、陈昌浩、刘少奇、彭德怀、杨尚昆、李富春、徐向前、傅钟、李卓然、邓发等。周恩来因病未参加会议。

  9月9日上午,张国焘给陈昌浩来了份密电,参谋长叶剑英首先看到此电,电报的大意是命陈昌浩率右路军立即南下,并提出“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叶剑英识破了这一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张闻天、博古随即赶到了三军团驻地巴西,连夜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

  会议分析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抗拒中央命令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张国焘仗优势兵力,妄图凌驾和危害党中央的危险处境。毛泽东等同志一致认为,在此种危急关头,再继续说服、等待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会招致严重后果。为了坚持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同时为了给整个红军北上开辟道路,会议决定采取果断措施,立即率红一、三军、军委纵队一部,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到阿西集合,继续北上,向甘南前进,并通知已到俄界的林彪、聂荣臻,行动方针有变,要一军在原地等待。会议还决定以后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挥,并委托毛泽东起草《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9月10日凌晨党中央率直属纵队离开巴西地区向甘肃俄界进发,同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党中央和毛泽东率红三军、军委纵队和红军大学一部,离开巴西迅速北进,于9月11日晚陆续到达甘南俄界(今甘肃迭部县高吉村),与先期到达的红一军会合。

  这次匆匆开始、匆匆结束的会议就是著名的“巴西会议”。巴西会议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芦花会议

芦花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芦花会议

  芦花会议(黑水芦花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继两河口会议之后召又称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芦花会议,谢谢查看。

  芦花会议

  芦花会议(又称黑水芦花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继两河口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议上虽表示拥护党中央关于在甘南建立根据地的北上方针,会后口头上也赞成攻打松潘、平武地区,但行动上却借口所谓“组织问题”没解决,按兵不动,故意延宕四方面军的行动。1935年7月5日,张国焘在杂谷脑召开四方面军干部会议,肆意歪曲中央路线,挑拨一、四方面军之间的关系。此外,他还在四方面军中纵恿一些人向一方面军挑衅,以致发生抢粮、抢枪、打人、武装包围等极不正常的现象,并策动“川康省委”和四方面军领导人,以向中央建议加强军委领导为名,直接指名要由张国焘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党中央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但为了顾全大局和增进两大主力红军的团结,中央军委于7月18日仍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这样,张国焘才开始调动部队北进。但是,由于张国焘的阻挠,红军进展迟缓,使《松潘战役计划》未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于7月20日又制定了《松潘战役第二步计划》。

  为了增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和信任,进一步统一两大主力红军的行动,中央政治局于7月21日至22日在芦花(今黑水县城)举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凯丰、邓发、李富春、徐向前、刘伯承、张国焘、陈昌浩等。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到川陕根据地这段历史的经验教训。

  会议首先听取张国焘关于四方面军发展历史情况的报告。他全面汇报了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到川陕根据地的斗争情况。他承认由于对敌情的判断错误,以及作战方针和兵力部署上的失误,造成部队在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中的较大伤亡。他说,四方面军在反敌人四次“围剿”中,是用尽力量与敌人战斗的,但由于红军在平汉铁路东西两侧都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又由于没有动员广大群众进行反四次“围剿”,所以最后决定将主力向平汉路西侧撤退。而退出鄂豫皖根据地,为的是保存兵力,继续作战。他还说,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到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建立根据地,“未伤原气”,“原气很足”,总的战略战术一般是正确的,但也存在错误和缺点。

  接着,徐向前和陈昌浩分别作了关于四方面军情况的补充报告。他们着重总结了四方面军由于大批提拔工人干部,使红军得到很大发展的经验。徐向前指出:红四方面军工人干部多,军事理论训练少,对战略战术弱,但主要是自己的经验。

  会议对以上3个报告进行了讨论。邓发、朱德、凯丰、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等先后在会上发言,他们对四方面军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主要是:1.正确执行了党中央的路线,使红四方面军在艰苦的斗争中得到巩固与发展,其中有许多宝贵经验是值得一方面军学习的。2.坚决、积极、大胆地提拔工农干部,使红军得到迅速发展。3.坚决执行命令,遵守纪律,作战勇敢,富有战斗能力。4.克服了疲劳和各种困难,到通、南、巴建立了川陕根据地,恢复了原气,使红军扩大了10倍以上。与此同时,与会者也严肃指出了四方面军存在的主要错误与不足:1.退出鄂豫皖根据地预先...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会理会议

会理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会理会议是长征中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会理会议,谢谢查看。

  会理会议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挥了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胜利,使红军由被动变为主动,甩掉数十万敌军的重围,顺利地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地区。由于部队连续作战,非常疲劳,而且有些战斗,如土城、鲁班场、习水等几次战斗,也没有打好。这就引起基层出现某些怨言。而且这种情绪在中央和红军领导层中也有所反映,出现了一股小小的风波。

  本来教条主义与宗派主义者对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指挥红军机动作战就不服气,散布毛泽东指挥不行了,要求撤换领导。林彪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个。他一直埋怨说,我们尽走“弓背路”,要求走“弓弦”,走捷径。甚至说:“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这样领导指挥还行!?”

  红军在会理休整期间,林彪给彭德怀打电话,煽动德彭怀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林彪的要求遭到彭德怀的回绝,也受到聂荣臻的严肃批评。聂荣臻批评林彪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林彪不听,又给中央三人小组写信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林彪还要求聂荣臻在信上签名,被聂严词拒绝了。聂荣臻对他说:“革命到了这样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你现在又来反对遵义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

  1935年5月12日,中共政治局在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样、邓发、凯丰、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以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张闻天在会上作了有关形势的报告,并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总结了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的胜利,阐明了运动战略正确思想。对林彪的所谓“走了弓背”的意见和他给中央三人小组要彭德怀任前敌指挥的信作了批评。毛泽东说:“你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彭德怀也批评林彪说:“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这时又提出改变前敌指挥是不妥当的;特别提出我,则更不适当。”

  会理会议针对当时部队的思想情绪,进一步阐明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动作战才能摆脱敌人重兵包围的作战方针。会议总结了遵义会议以来在川滇黔边实行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讨论了渡江后的行动计划,决定立即北进,抢渡大渡河,向红四方面军靠拢。

  会议批评了林彪要求撤换毛泽东、朱德军事指挥和反对机动作战的错误,从而统一了认识,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坚持了正确的军事路线。可以说,会理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它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

  会后,中央红军组成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的先遣队,为中央红军北上四川开路。

...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扎西会议

扎西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扎西会议

  扎西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扎西境内连续召开的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等。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扎西会议,谢谢查看。

  扎西会议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开始向川北进军,渡过赤水河,准备渡长江北上。这时。蒋介石为防止中央红军渡江入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立即调集重兵,企图堵击红军于川江南岸地区。由于敌情的变化,红军改向川、滇、黔3省交界的云南境内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在红军向扎西地区集结过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扎西境内连续召开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等。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保存至今的有《遵义会议决议》、《决议大纲》、《中央书记处致项英转中央分局电》、《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指示》,《军委关于我军向川滇黔边发展的指示》,《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为创造云贵川边苏区而斗争》等。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一、讨论了中央红军的进军方向和部队缩编问题,作出了“回兵黔北”和“缩编”的决策。在中央红军面临着敌军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中央军委果断决定暂缓执行渡江入川的北进计划,改向云贵川交界的扎西地区集中,在川、黔、滇边境进行机动作战,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为适应“回兵黔北”的战略决策的需要,中央还决定缩编部队,以充实部队的战斗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二、讨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的责任。

  三、2月8日,讨论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遵义会议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对中央红军与全国各地红军突围转移,粉碎“围剿”,取得长征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四、讨论中央和全国其他苏区与红军的战略方针及组织问题。决定“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要求中央分局立即改变“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与游击战争的环境相适应”,同时决定;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委员有项英、陈毅、贺昌等5人,项英任主席;还决定了二、六军团的战略方针,应“是决战防御而不是单纯防御,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同时决定,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有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肖克、王震等,贺龙任主席。

  五、作出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决定。

  扎西会议是长征中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和遵义会议决议的正式成文,都是这次会议最后完成的。这次会议为实现长征中的战略转变,进行了切实的指导和部署。同时开始了以负党中央总的责任的张闻天和红军实际上最高领导的毛泽东互相配合,领导全党全军的新格局。

...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长征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遵义会议,谢谢查看。

  遵义会议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同时,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对执行王明军事路线的一些领导同志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力促成下,红军占领遵义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苏维埃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周恩来(苏维埃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王稼祥(苏维埃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闻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陈云(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刘少奇(全国总工会委员长)、秦邦宪(中共中央总负责人)、邓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何克全(即凯丰,共青团中央书记);参加会议的还有: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聂荣臻(红一军团政委)、林彪(红一军团军团长)、李富春(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彭德怀(红三军团军团长)、杨尚昆(红三军团政委)、李卓然(红五军团政委)、邓小平(中共中央秘书长)、李德(共产国际军事顾问)、伍修权(翻译)。

  会议由博古主持,他首先在会上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敌人力量强大,二是根据地政府和各级组织对战争支持不够。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动承担了一些责任。接着,会议围绕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展开了讨论。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集中讲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军事上的错误。他说:如果说敌人力量强大,为什么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他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根据地的政府和群众对反“围剿”战争是大力支持的,驳斥了博古关于根据地政府和群众支持不够的说法。王稼祥发言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并表示拥护由毛泽东来领导红军。张闻天发言同意毛泽东、王稼祥的意见,并且强调指出:在目前这种险恶的情况下,只有毛泽东同志出来领导红军,才可能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周恩来发言明确提出要撤换博古的领导职务,建议毛泽东同志出来领导红军。李富春、聂荣臻、朱德、刘少奇、陈云等也在会上发了言,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赞成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的正确建议,同意撤换博古的领导职务。博古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不同意大家的批评,李德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拒绝大家对他的批评。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主要根据毛泽东发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这个决议起草后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八日政治局会议通过”,2月16日中央油印印发了这个决议。

  《决议》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基本上是错误的。《决议》列举大量事实,说明红军在主观上、客观上均具备粉碎第五次“围剿”的条件,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在...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猴场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猴场会议 长征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猴场会议

  猴场会议是长征会议中一个重要的会议。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猴场会议,谢谢查看。

  猴场会议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黎平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的正确战略方针。黎平会议后,毛泽东参与最高领导层工作。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直接领导下,按毛泽东“避实就虚”的正确主张行动,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胜利中,广大指战员逐渐认识到“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给红军带来的危害,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强烈要求尽快结束“左”倾错误领导,让毛泽东回到红军的领导地位上来。而掌握红军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置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决议不顾,仍顽固地坚持北上黔东、再入湘西的计划,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研究,一路上争吵不休,并散布“到了乌江南岸,红军就该拐弯了,应当沿着打前站的六军团的路线前进”等流言蜚语,企图分散红军主力,沿乌江右岸边打游击边去湘西,实现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他们的行为引起部队思想混乱。毛泽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乌江战役。

  12月下旬,蒋介石得知红军向乌江南岸前进,急忙改变兵力部署,命湘军陈光中师和赵梦炎旅由黎平进驻剑河,王东原师驻锦屏、江口、沿河一带,章亮基、陶广2师向沅渡疾进,李云杰师向会同疾进;命薛岳兵团吴奇伟纵队四个师、周浑元二个纵队尾追红军至镇远、施秉、黄平、三穗一带;命桂军一个军进驻都匀、榕江、独山一带;令川军廖泽旅入松坎驻扎。同时,令黔军王家烈、犹国才4个师集于平越(今福泉)、马场坪、重安江等地域阻截,6个团防守江北从老君关渡以东至岩门渡以西百余里的十几个渡口,以图阻止红军“赤化黔北”,还沿江烧毁民房和船只,自以为乌江天险“扼险固守,可保无虞”。

  面对这一严重局势,李德、博古仍不放弃去湘西的意图,提出要红军“一是不过乌江”在南岸打游击;“二是回头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在红军到达猴场的当天(31日)下午5时左右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李德、博古、伍修权(翻译)。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决定,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后,红军遵照会议决定,把撤离苏区以来的消极避战变为积极作战,主动出击,恢复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红军按照黎平会议决定的“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的方针,强渡乌江天险,攻占了遵义,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长征主要会议:黎平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 黎平会议 长征会议
长征主要会议: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长征主要会议:黎平会议,谢谢查看。

  黎平会议

  通道会议以后,经过毛泽东的努力说服,许多领导者转变了观点,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占领黎平。

  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等。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决议指出:“鉴于目前所形成之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政治局认为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转移至遵义西北地区,但政治局认为深入黔西、黔西南及云南地区,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们必须用全力争取实现自己的战略决定。”决议还指出:“在向遵义方向前进时,野战军之动作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决议最后说:“为着保证这个战略决定之执行,必须反对对于自己力量估计不足之悲观失望的失败情绪,及增长着的游击主义的危险。”会议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会后,中央军委立即转发了中央政治局的这一新的决定,并要求各军团首长将中央的决定传达到师及梯队首长。为执行新的战略方针,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撤销八军团并入五军团,军委一、二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陈云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12月19日,中央军委根据黎平会议的决议作出了《关于执行中央政治局十二月十八日决定的决定》,即将中央红军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向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前进。12月31日,军委纵队到达猴场。为确定红军进入黔北地区以后的行动方针,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日又在猴场(草塘)召开会议。猴场会议重申了黎平会议的决定,提出了红军渡过乌江后新行动方针,这就是彻底粉碎五次“围剿”,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

...

与长征会议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