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数学149分学霸经验,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数学149分学霸经验
数学是什么,其本质就是逻辑推理。从已知的条件推理得出结论,其实就类似于从A地到B地有很多条路,很多种走法,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不用GPS就找到最近的路线,节省最多的油耗。
谈到数学学习方法大家常会头大,刷题成为普遍认同的“真理”,但笔者对此存在异议。以存在即合理的眼光看,刷题一定有其意义,但未必是适合每个人的好方法!学习数学,笔者始终认为是建立在思考之上的:思考所学内容,思考适合的方法步骤,同时还要思考自己的状态。一切学习方法,都是在对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而真正说到方法本身,大概分基础与非基础两类探讨。
基础:数学的重中之重
方法一:(偷懒)
Step1:梳理病灶,找到问题集中的地方(往往课堂上和刚考完试即可完成这一步)。
Step2:解决问题,并尝试记住错因(记不住也不要紧)。
Step3:在下次遇到相同错误时,感受一阵心痛:怎么又是这个!
方法二:(非偷懒)
Step1:拿出习题和笔记本,带上一支笔,什么都不用想了,做吧。
Step2:拿出习题和笔记本,带上一支笔,什么都不用想了,做吧。
Step3:
所谓基础,是指比较简单、一般学会就能拿分的题目。例如今年四川高考数学题出现了最简单的等差数列求通项,甚至还有关于集合或是虚实数的题目等等。笔者称这类题目为“大杀器”。这类题往往让人心烦意乱:做出来觉得理所应当,要是突然“糟了”便是五雷轰顶,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最简单的基础题会成为埋伏在茫茫试卷间的“大杀器”?正是因为“理论上讲”这些题都是照搬知识点,认真学了肯定做得来。于是做不来时会慌张,下来突然想起时会懊恼,恨不得回去做个十遍八遍。这个心理战的最终结局往往是大量的时间被投向基础,正如方法二,合理吗?答案是否定的。
个人认为,牢牢抓住基础题来自于一次次的反复刺激,如果第一次学习时已经认真学过(注意这个前提),那么之所以做题时会做错或是遗忘,可能是因为记忆或者理解并没有变得敏感,或者单纯因为暂时的短路、计算出现错误。这时候再花大把的时间练习基础,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效率一定是低下的。
发现这个版块突然卡壳,翻开笔记本或错题集,“咦!这块我是有印象的”。那么,大可放松心情,改正一下,加深印象即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多做,而是错一次就知道为什么错。如果下一次又遇到,而且连着遇到好多次,“还是要错啊”,那就说明此处有鬼。没关系,每一次“还是不对”的无奈与气愤都是最好的刺激,比平时对着习题说一百遍“我要做对它”都有用。遇到老问题仍然做不对就立即去改正并记住出错的原因(考试中遇到就考完马上看),一般两三次就能解决了。笔者在高三上学期的多次考试中,连续做错三角函数题,非常焦躁,但是在强迫自己保持淡定并且多注意每次出错的原因后,我在做此类题目时自然会非常小心,问题最终圆满解决,并没有花过多时间。当然,如果还是会出错,只能参见方法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