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2013高考指南栏目,提供与2013高考指南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随着2013年高考的临近,志愿填报也开始受到高三家长的关注。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很多人都将其称为第二次高考,也有许多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不论如何,将高考归结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是不为过的。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将会锦上添花。

  问: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答:除了学习成绩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的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政策信息的准备。

  包括:

  ①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

  ②仔细阅读当地当年的招生专刊上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及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了解院校的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

  ③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④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⑤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

  (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全面分析确定各批次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并填报好志愿草表。

...

与2013高考指南相关的高考志愿填报

2013高考报志愿技巧指南

2013高考志愿填报
   欢迎来到高考网,高考已经结束,但对各位考生来说并不意味着事情的完结,考生接下来面对的是志愿填报这一关键事项,志愿填报是一次小型高考,考生不应轻视。这里特意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量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包括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高考志愿填报入口、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等,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跨进理想学校的大门。

推荐阅读:

2013全国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系统汇总

2013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高校排名汇总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大盘点

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汇总

与2013高考指南相关的高考志愿填报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必读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填志愿
   2013高考结束后,高考志愿填报将成为各位考生需要面对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志愿填报如何才决定最后的成败。在这一环中,考生打的是信息战,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量,提高自己的胜算。高考网在此特意为各位考生提供了大量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志愿。

  发掘你的“黄金潜力股”

  “感性兴趣”靠不住

  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对83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同学们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主要依据“兴趣”的占47.7%,“考虑就业市场”的占23.3%,“看是否是热门专业”的占10.9%,可见“兴趣”是同学们选择专业时的第一大因素。然而,进一步调查显示,在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大学生中,竟然有48.2%的同学是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其他原因依次为“专业前景不好”和“受家庭影响”等。

  我们再来看两个典型个案。

  1999年,海南省考生陈崇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两年后因多门课程不及格,不得不办理了退学手续。

  2003年,在清华大学已经读到博士研究生的刘立早同学,因为不喜欢所学的化工反应工程专业而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最终考入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刘立早表示,数学是自己的弱项,但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却很强,总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和工科、文科、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专业,退学参加高考就是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可以看出,这两位同学尽管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但到了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还是不满意。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位同学对自己兴趣的把握不准确。同学们对大学某些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自己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严格地说,这些都属于“感性兴趣”,而不是“专业兴趣”。

  这里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名大二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从上初中起就非常喜欢电脑,而且能自己动手组装、维修电脑。但上了大学后,学习却非常吃力,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课程怎么也学不明白,最后打算退学。经过专业选择测评机构测试,发现他的数学推理能力一般,而空间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则很强,尽管在计算机软件学习上有些困难,但在硬件学习上却很有优势。可见,仅凭自己的“感性兴趣”来选报专业并不稳妥。

  潜能决定“最佳”专业

  既然在填报志愿时专业是由自己或和父母商量选择的,到上了大学后还是不感兴趣,这充分说明,同学们还有一些重要因素没有考虑到,那么这些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潜能研究中心对以往高考生选择专业的调查结果分析,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通常是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否是名牌或重点院校、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因素,而忽略了自身的潜能优势这一重要因素。

  潜能是代表一个人潜在的、尚未完全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它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内在特质,是由智能、个性、兴趣、动机或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于高中生来说,潜能不仅包括智能和个性等需要后天发展的天赋,还包括个人的兴趣、动机或价值观这些主要经过后天形成的因素。

  一个人的潜能能否充分发挥出来,或得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如果某个专业是你所感兴趣的(兴趣因素),并且认为是值得去学的(动机因素),而且又有能力去学(能力因素),同时又适合去学(个性因素),那么你就会学得很好...

2013高考填报志愿参考指南

高考填报志愿参考

  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参考指南

  2013年高考即将来临,接下来就是填志愿的问题了。填志愿有第二高考之称,其重要性不下于高考,但是很多考试因为志愿填写不当或失误与心目中的大学擦肩而过遗憾不已。于是整理了一些关于高考填志愿的方法、资料和技巧,结合自己往年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

  1.估分(只针对于未知分数先填志愿的地区)

  首先,阅读和了解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只有知道规则以后方能合理估分。次之,准确回忆和核准答案,高考后题目和答案都会在网上公布,我们就把当时的题目和答案下载下来,然后回忆自己当时是如何作答的,结合评分标准给自己打分。对记忆不准确,没有把握的答案,建议考生一个人静心思索,必要时可把考场上的试题和解题思路重新试作一遍,使得准确性更高。

  2.收集信息

  找出近三年的《全国高考本省总分分数段(含照顾分)统计表》,根据自己的分数或估分选择自己钟爱的、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不少于15—25所。即看看往年这些的录取分数,与自己分数的对比,搜集学校信息。如果自己分数高于近3年录取平均分10分的话基本都可以录取,这是必须搜集的。分数低于10分以内的自己喜欢的学校也必须收集(以后专业填服从的话成功率也挺大的,这点后面说),在低于10分与高于10分之间的就不用说了,肯定搜集的。

  3.选择学校

  上网进入收集学校在本省的页面、论坛以及在校学生或者师兄师姐等了解情况。然后从中挑出自己比较中意的学校,只要近于三年自己钟爱的院校该录取平均分,大胆将该志愿填为首选。还有个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大学(所谓心目中的院校必须根据“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原则,否则谁不钟爱清华、北大。其过程中应注意非正常录取)。

  4.选择专业

  找到适合自己分数的学校,并对这些学校有基本的了解后。根据你的个人分数推荐出适合你选报的专业。选择专业时,学生和家长要慎重,既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要考虑到今后的就业因素,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过根据个人的经验,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毕业也几年了,想起当初的选择,本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毕业后还是转到其它行业去了,也不是没做过本专业的工作,不过那枯燥的要死,连大学的专业都没学进去多少,都是在打酱油。前半部分是比较客观的,后半部分是自己的一下看法和建议,要是兴趣和父母的建议以及实际情况一致的话,当然就不麻烦了,要是不一致的话,建议选兴趣。

  5.填写志愿表

  把自己的决定填到固定的表格上,叫给相关组织,然后就坐等通知书吧。最后,祝大家都能上理想的大学。

...

2013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临近高考,出国留学网(m.liuxue86.com )高考频道特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3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的相关信息,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支持!


  北京各区高考一模已经全部结束。这是考生第一次“实战演习”,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模难度系数比高考稍大,给分尺度也从严,部分考生发挥又不稳定,因此一模成绩并非最终结果,目前离高考还有50多天,完全有提分空间。填报志愿时,可以参照一模,但不能简单生搬硬套。

  准确定位

  多选几个“参照点”

  填报高考志愿是非常复杂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考生肩负着繁重的复习任务,让他们拿出时间研究政策、收集信息、做出选择是不现实的。这就给父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正式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吃透目标高校的录取规则,准备好翔实的数据信息,并设计出一两套初步的志愿方案供孩子参考。但是,模拟考试只是训练不是实战,在用模拟成绩定位、选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确认模拟考试中,考生是否发挥正常,无论超常发挥还是偶尔失利,都不能完全以此作为“定位”的依据。

  第二,不能只看模考总分。高考录取时,既要看总成绩又要参考“小分”,所以相关科目成绩不可忽视。

  第三,不要用模考成绩与往年录取统计资料直接对号入座。最重要的不是分数本身,而是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第四,在用模考成绩定位时,不要一味追求精确的排名,只要找到大概范围、大概位置即可。

  第五,用模考成绩定位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一次成绩不能完全反映考生的实力,在定位时还需要考虑到平时成绩和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项涉及诸多因素、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考生要多找几个参照点,只有这样定位才能更客观更接近实际。

  填报志愿

  把决策权留给孩子

  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放低姿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把决策权留给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以下三点关键因素。

  一是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父母要善于倾听、共情和表达。倾听孩子的想法,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放低姿态,民主一点,了解哪些专业是孩子感兴趣、喜欢学的,哪些专业是孩子认为可以有条件接受的,哪些专业是孩子绝对不想学的;共情就是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会怎么想;表达就是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非情绪化地表达出来供孩子参考,注意对事不对人。

  二是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要把握好参谋的角色,把最后的决策权留给孩子。父母可以帮助,但绝不能包办。千万注意不要因为亲子沟通问题造成孩子最后草率选择志愿,贻误前程。如果孩子的想法明显有问题,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职业规划中没有绝对的结果,只有科学的思路。实在不能达成共识,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咨询解决问题。

  三是鼓励孩子勇于追求梦想。没有所谓“最佳的路”,只有较为适宜的路。孩子是主体,不要忽视孩子自己的兴趣、潜能、优势等获得成功与幸福的要件。只有根据自己的真正喜好选择相关专业,进入大学后才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只有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孩子才能够较好地把握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最后,提醒考生注意:如果模拟成绩不理想,千万不要灰心,...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选择(2)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3高考

  选择大学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读透高校录取规则

  有许多考生或家长,在考虑高考志愿填报时,往往把主要经历放在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而忽略了对高校《招生章程》的阅读。其实,要填好志愿,高校的《招生章程》是不可不读的。因为《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有关招生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的内容尤其是“录取规则”,是高校对社会和考生的承诺,高校必须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因此,考生要仔细阅读。

  之所以要读透高校录取规则,这里说的是要“仔细”阅读,是因为许多文字,不仔细琢磨,容易被忽略。也就是这里要谈的细节问题。

  2009年高校《招生章程》“录取规则”中,就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我们仔细剖析2009年的《招生章程》,希望在新一年的填报中,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1)平行志愿的低投档比例或“不退档”承诺

  阅读高校《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里,要明确调档比例。如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一般都在高校招生计划的105%左右。但也有高校提出只按该校招生计划数的100%调档。如北京语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

  不要以为调档比例只是院校和省级招办的事情。其实从高校明确提出的调档比例中,可以读出一些对考生非常有用的信息:如投档比例100%,,则意味着零退档,只要愿意服从调剂,身体不受限。这个信息对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平行志愿投档后如被退档,则只有等待征求志愿或进入下一批次。

  当然也有一些高校提出的投档比例略高于100%,但低于105%。如:中国政法大学提出按招生计划的101%调档,北京交通大学提出按102%调档。相对于投档比例100%的院校,增加了一些投档风险,但相对于常规的调档比例105%甚至更高比例的院校来说,退档风险较小,且由于投档比例较低,高校对生源比较满意的省份,临时增加机动计划的可能加性较大,考生只要服从专业调剂,或身体不受限,高校也许不会退档的。

  当然也有高校明确提出调档后不退的。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大学在其《招生章程》的“录取规则”中表示:“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为招生计划的105%以内,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不退档。”华东师范大学虽然没有提出调档比例,但明确表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市(录取批次),在我校投档分数线上且被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投档进入我校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不受限,都会被录取”。

  (2)梯度志愿第一志愿录取满额,也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

  对于传统的“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省份来说,一般高校只有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才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但也有一些高校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如合肥工业大学:“我校安排了66名计划,用于解决生源状况良好省(市、区)重点录取分数线上高分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志愿考生生源充足的情况下,“按不低于40分的极差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录取人数不超过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10%”,武汉大学“在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对于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若省级招办将其档案与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同时投放我校,录取时实行志愿分数级差的办法,除生源省级招办另有规定外,我校院校志愿级差分为理工类30分,文史类20分,但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超过我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的4%。”

  (3)录...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选择(7)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3高考

  顺序志愿的填报技巧

  所谓“顺序志愿”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在一个批次的录取过程中,对学校而言,所有学校只能同时同步录取同一顺序志愿的考生;对考生而言,则是所有在某一批次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是同一顺序的志愿被检索投档。这种投档办法的第一步是对所有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投档,投档后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学校都必须返回确切的投档结果(包括被学校录取、退档、分数未达学校提档线没能投出)后,第二步再将所有未录考生重新汇总,然后再同时分别投向他们所报的第二志愿学校,也就是在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志愿的投档,同时同步按志愿顺序投档录取,依次直至本批次3~4个志愿录取结束。

  按“顺序志愿”实际上就是按“志愿+分数”投档,游戏规则明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程序公平。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强化了志愿的作用,因为是先按志愿分别排队,考生能否被所报志愿录取,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实际上是取决于与自己分数大体相当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如考生志愿一旦扎堆,学校提档线会大幅提高,转而次年又可能大幅下降,使得考生填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的填报有一定的偶然性,甚至不失博弈色彩;再者就是如果考生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当填报的第2志愿的学校已经录满其他第1志愿的考生时,该生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使他感到很大的心理落差。实行这种录取投档办法的省份已经较少。

  对于实行按“顺序志愿”(即“志愿+分数”)录取投档办法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志愿是关键

  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专业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录取分数“忽高忽低”,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其录取分数范围的上端,才较有把握。从录取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态看,学校报低了,但专业更容易满足,特别是对于录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职院校来讲,在就业压力较大时专业尤显重要,因此这样的录取结果只是“小遗憾”;如果志愿报高了,第一志愿学校未能如愿则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是“大遗憾”。

  第二志愿应是“保底”志愿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那么如何判定一所学校上年录取的学生第1、第2志愿学生各占多少比例呢?有的省市提供了详尽的录取统计资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录取统计资料只是给出了各校录取分数,并未给出分志愿顺序的录取人数,这时就要直接咨询学校了。只有将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做为自己的第2志愿学校才有可能被录取,才能“保底”。目前实行这种投档办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录取率可达75%左右,第2志愿录取率可达15%左右,第2志愿录取完成后总体上计划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应将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慎重选择。一旦前两个志愿未能录取,甚至分数高出批次线不少,尽管录取不应有什么问题,但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会很不“如意”。

  志愿间及批次间的填报策略

  在一个批次内,如果可选报的第1志愿学校,从上2年实际录取...

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选择(8)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2013高考

  谨慎对待“服从调剂”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第一和两个并列的志愿相继落空。“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一) 服从调剂的意义

  “服从”栏报考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均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对待,表态具体明确。

  院校调剂:加大同批次录取的机率

  院校调剂,简单的说就是志愿未被录取而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调剂到其它学校,一般情况下,在你志愿未被录取你选择了服从调剂后,调剂的过程都是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完成,然后把调剂的结果通知你。

  专业调剂:录取的另一条“保险带”

  专业调剂也称“专业服从”,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对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对于考生而言,是否在所报专业已录满额情况下,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服从专业调剂”扩大了考生本人的录取机会。当考生档案调入某大学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对于“服从调剂”,建议考生谨慎进行选择,“调剂”能够加大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的抉择。

  (二) “服从”填报注意事项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目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分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报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理性和理智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两大法宝。在人生重大选择的十字路口,碰运气、赌命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服从”与“不服从”只一字之差,本无对错之分,重要的是填之有据,适合自己,才不至于后悔和遗憾。

2013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