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湖南卷
[答案]
1-5CAADA 6-10CDBBD
11-15CACDB 16A
17、
2022年高考历史湖南卷
[答案]
1-5CAADA 6-10CDBBD
11-15CACDB 16A
17、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题难度,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题难度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湖南高考历史科目考试已经顺利结束了,大家一起来看看湖南省的历史试卷和答案,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带大家了解一下“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湖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孔不遗, 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3.据下表可知( )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4.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
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6.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留学网高考栏目为您准备了“2017年高考全国卷2历史真题”,来看一看吧!愿你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向往的大学。
8页地理答案 9页历史答案 10页政治答案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今年高考考试大部分省市已经圆满结束了,出国留学网小编在考试结束后特将广东省2022年高考试卷历史题目和答案整理编辑好放在下面了,需要参考答案估算分数的考生,快来小编这里看看了解一下吧!
2022年高考广东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 C
D. D
答案:B
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B
3.如图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答案: D
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答案: C
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答案: A
6.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提供《2014年高考历史文化常识》,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查看高考文综大全!
2014年高考历史文化常识: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 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
【例1】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D
【例2】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A
【解析】这两道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阴阳问题。古代地名中的“阴” “阳”实际上是一种方位指示,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日之所照曰阳”,因为山峰高耸,日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是山的南面;河流因位于地平面以下,太阳能照射到的是其北面。故“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地名及地理表述与此关系密切,如衡阳、江阴等。
【例3】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答案】D
【解析】根据阴阳学说,向日面为阳,背日面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地形西北高,向东南渐低,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的南面、河床的北岸都是向阳的,故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山的北面、河床的南岸都是背日面,为阴。另外,由于地势的缘故,我国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北干、南湿的情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例4】下列思想主张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是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②基督教教义③道教的《太平经》④朱熹的理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基督教是外来宗教,其教义与阴阳五行学说无关,②不符合题意。董仲舒结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主张,改造儒学,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太平经》是东汉道教的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朱熹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是从理学(主要是阴阳五行...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