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今年,有近20个省份有条件地开放异地高考,所以今年又被称为异地高考元年。
异地高考对很多外籍考生来说是一个福音,但是梳理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发现越是人口输入地,方案的开口往往就越小;而人口输出省份的门槛可能要低的多。在不少考生看来,北上广这样一些地方,异地高考似乎没有真正的放开。在这些随迁子女最多、异地高考需求最迫切,同时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矛盾最激烈的地方,异地高考到底怎么样实现。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约有非京籍人口700多万,占北京总人口的三成以上。而在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随迁子女达到了41.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9%,这些学生全部需要面对高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从2011年到2013年连续三年在两会上表态推进异地高考,曾经给不少高中随迁子女的父母带来希望。
袁贵仁:我们努力是要积极推进,要有条件转入,北京今年还要出来一个新的办法,有一个过程。
但在北京公布了过渡性的异地高考方案后,他们发现,孩子要在北京考本科的大门依然禁闭。以北京目前的过渡措施来看,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只能从明年起先在北京借考,也就是考北京的试卷占家乡的指标,这种借考因为录取工作要在户籍所在地进行,所以必须经过学生户籍所在省的同意。
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评价,看似北京孩子和非京籍学生能进到一个考场,实际上却很难获得让各方满意的结果。
于涵:进来考试有多少外地人,各个大学就必须再多投放多少名额,不损伤原有的本地人的利益,新的问题也会产生,大学招生的总量来讲,有可能并没有增加,给这个地区多投放的这些计划,很有可能就来自于原来的户籍省份,所以本身来说这确实是个两难问题。
难度大、矛盾多,京籍家长也数次要求约见教委负责人。在他们看来,外界孩子不断涌入,占用了过多的本地教育资源,影响了本地孩子的升学。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改革组组长谭松华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户籍制度社会管理改革不跟进,外来务工人员应该享受的城市居民待遇就没法清晰,那么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依旧困难。
谭松华:非户籍人口在当地考试,实际上是一个户籍制度问题,是一个社会管理的问题,如果这个制度能够建立起来,将来对非户籍人口在当地的考试招生就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异地高考不会由中央统筹安排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各地政策满意
在今年各地相继出台的异地高考实施方案当中,我们既看到了安徽只认学籍不看户籍的所谓低门槛,也有北京仅有步骤对符合条件者开放高职考试的所谓高门槛,不同的标准也引发了公众的热议。其中也不乏有不满的情绪,也有人认为将异地高考交给地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踢皮球。对此,教育部长袁贵仁的回应也很明确,他说尊重地方制订的实施办法,不会由中央统筹安排。
袁贵仁:有9个省今年开始解决的高考问题,其他省可能是2014年来解决,各地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解决中考高考问题才半年时间,要完全解决,人人满意不可能的。我们认为这个进度是好的,因为各省市区情况不同,我们觉得他们是因地制宜,考虑了种种因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