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就像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阅读作者的作品也是如此。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可以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并分享一些关于“《京华烟云》读后感”的相关知识。今天,出国留学网编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与“《京华烟云》读后感”相关的信息。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1
在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不愧为一位文化大师。“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一定的贡献。他用娴熟的英文创作的洋洋七十万言的**《京华烟云》,在西方颇享盛誉,被当作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份文献资料。
有幸我在这个暑假拜读了《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9月用英文写就的长篇**。据林如斯(林语堂的女儿)回忆说:“1938年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考虑而感到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
”这部应运而生的**,就是《京华烟云》。**1939年在美国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有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把它与《红楼梦》相比拟,日本文化界还曾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名,把《京华烟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
《京华烟云》结构宏阔、内涵博大。既可看作反映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抗日近四十年间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也可当作表现“过渡时代的中国”(胡风语)缓慢而实在的前进历程的政治**。
**叙述了北京城内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可作为社会**来读。**它描绘了许多男人的婚恋故事,又不失人伦的本性。作为一种习俗,恐怕这是作者的初衷。
作品中介绍了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古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这样一部巨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把握,都很难理直气壮地认为非我莫属。因此,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哲学意义。
关于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不少读者认为,林先生是庄子的私淑**,视庄子为上帝:明确宣布以庄子哲学来认识历史,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这就使作品(《京华烟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梦幻的、命定的色彩。其实,若从书中所渗透着的道家文化来考察,这是符合作者的本意的。
“全书以道家精神贯穿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引齐物论‘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为格言。”林语堂在致郁达夫信中所作之以上阐释,实在是我们从道学的层面去参悟解读《京华烟云》精义的最好注脚。
在中国历代的**中,真正以道学思想为基点的,除《京华烟云》外,很难找出第二部。纵观《京华烟云》全书,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中所渗透着的浓浓的道家文化,尤其是对姚思安这个形象的塑造上。姚思年轻时是个放荡的年轻人,他沾染了富家子弟所有的坏习惯
狂饮豪赌,走马斗剑击拳,贪婪女色并养了一名歌女,浪迹天涯,结交权贵。然而到了三十几岁娶妻之后,他一下子来了突然的转变,“变成了一位道家圣贤”,不仅戒了以前的种种荒唐行为,连“生意也不予过问了”。他还有自己独特的处世态度,认为“正直自持而行事不逾矩”;并且“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情愿逆来顺受”。
在道家文化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存在的,是永恒的。道“不仅‘生天生地‘就了事,它还参与着万物的流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