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七年级下册教案栏目,提供与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8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

  愿这份"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希望这些经验能够让您在工作中更加高效。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了解亚洲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通过分析各国产生经济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初步掌握搜集各个国家资料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亚洲人文环境,增强环境意识,懂得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复习提问]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

  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

  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导入新课: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

  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

  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

  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

  服饰为各式长袍—分布在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

  服饰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

  我们来看一看亚洲的人口情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的一些情况,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别稠密?

  [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图6.14“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几个?(10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其中亚洲有几个?(6个)分别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活动]

  1、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

  3、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

  [提示]2000年世界人口总数х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净增人口数(60.55亿_1.3%=0.79亿),所以20世界净增人口0.79亿,而亚洲2000年人口总数36.8亿_1.4%=0.52亿,所以每增加100人中有66人在亚洲(0.52/0.79_100=66)。

<...

与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

七年级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

  不知道你们教案做好没?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方法 : 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还学习了“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哪位啊?(闻一多)

  这些都是我国的伟人,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外国名人及至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认识的音乐家————贝多芬。

  一、 欣赏贝多芬的著名曲子《献给爱丽丝》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学习本文。(学生互动)请学生听后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课件展示,总结学生听后的感受。

  二、 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贝多芬。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贝多芬的概况以及他的非凡的音乐成就。(课件展示他的作品)

  三、 初步了解贝多芬后,就一起走进贝多芬的生活。

  (1)[课件出示课题]一起来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

  (2)展示学习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让学生心中有目的的去学习这一新课。

  (3)(学生互动)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分组讨论“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这一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组长安排好哪位同学口述,那位同学笔记。)然后各组派个代表来回答这一问题。

  (4)(展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个别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贝多芬。引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刻画人物形象有几种方法?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去刻画贝多芬的?

  (5)(课件展示:刻画人物形象的五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语段。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找出来后,并让他来谈谈从这一或这些描写中可看看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

  当个别学生说出文中的外貌、语言描写等后,指名两组的学生来分角色朗读该片段,鼓励学生大胆点评。并针对学生的读和评价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读出语气和情感。然后集体来朗读这些片段,进一步体验和感悟人物的情感。

  四、 概括贝多芬的形象

  (1) 通过学习后师生一起来概括贝多芬的形象(展示课件)。师问:如果是一个常人遇到这种遭遇会怎样呢?

  (2) 这是我们所认识的贝多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伟人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展示罗曼•罗兰的格言)

  五、 强人链接

  让学生回忆自己看过或听说过与贝多芬有着相似的经历、相同精神的人?(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讨论,讨论后派代表来说。)老师总结并展示一些与贝多芬相似遭遇的名人。接下来结合课文听《命运交响曲》感悟其中的真谛。

  六、 小节:

 ...

与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的初中教案

柳叶儿教案

柳叶儿教案 柳叶儿教学方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柳叶儿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柳叶儿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柳叶儿的“苦中带涩”,在孩子看来却很“乐”。

  2.理解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

  3.能在理解的情况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人人都说孩提时代是最快乐,最开心的时代.你有哪些快乐开心的事情可以和大家分享呢?(学生介绍)

  同学们的经历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让人觉得快乐开心.而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柳叶儿>,在那里,让作者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liuxue86.com,现在回忆起来确实“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新课

  1 首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读一读这些生词.

  捋( ) 噌噌地( ) 兀地( ) 嚼( ) 逞能( )

  天蒙蒙亮( ) 飕飕( ) 攥着( )

  (请学生开小火车)

  2 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得很认真.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我发现同学们读得特别专注,接下来请以小小组为单位,分享你们的理解,并完善你们的答案,时间3分钟.

  (学生讨论 交流)

  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脸色已经让人觉得大家是胸有成竹了,那么,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吧.

  (学生发言)

  课文描写了童年时代,我在严重的饥荒岁月,上树爬高 抢柳叶儿 吃柳叶儿的乐趣.

  3 同学们, 作者对柳叶儿抢得这么开心,吃得这么开心,我想:柳叶儿一定很甜吧.我这里有几片柳叶儿,想请同学们来尝一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设计学生有舔叶片的 有嚼着吃的……)

  到底什么味道?你能告诉大家吗?

  (应该不甜,是苦的或者是涩的)

  既然柳叶儿是又苦又涩的,为什么作者还抢得这么开心,吃得这么快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

  学生一:因为“大人们只能抢低处的,高处的,大人没办法,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所以,他是乐自己能显示上树爬高的本领.

  学生二:文中写道:“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 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还要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地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数值弹过来,摆过去”,可见,我的上树本领确实很高.“得意洋洋” 挨了打“心里美滋滋的”,能体会出我显示了爬高的本领以后的乐趣.

  学生三:文中说:“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告诉我们当时的饥荒之严重:就这样的东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饱.“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鼓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是写我贪吃和数量之多,同时表达出在当时的特殊年代,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

...

与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