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栏目,提供与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汇总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与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相关的考研政治

2014年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

2014考研 政治 复习
    自2010年考研政治内容调整以来,首次加入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这无疑既增加了考研政治的内容,也提高了考研政治的复习难度。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历史的内容在大学以后几乎没有接触,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历史基础几乎为零,这对于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是很不利的。针对广大考研学习的困惑和需求,海天教育考研政治名师冉彦老师认为,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必须注意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一、牢固树立本科目的复习指导思想,即“两个了解、四个选择”。
 
  所谓两个了解,指的是了解国史、国情。国史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认清国情,而国情的了解又离不开国史的借鉴。所谓四个选择,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历史和人民群众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改革开放。这四个选择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分析题的考核要点。冉彦老师强调,深入分析近四年的真题,几乎都是怎么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展开的。那么对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内容,暂时还没有考查,同学们要关注。另外,在平时史纲的复习过程中,也要自觉地把“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凡是和指导思想相关的理论点,都要注意。
 
  二、明确历年真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
 
  纵览2010至2013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的真题可以发现,试题集中考[微博]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活动和贡献,紧密围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具体来说,2010年分析题考查的是前一年即2009年建国60周年的内容,让同学们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新中国的的贡献。
 
    2011年分析题考查的是“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因为2011年是建党90周年,考查共产党的成立是理所应当的。2012年的分析题考查的是前一年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入考查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2013年考查的是前一年新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的民族复兴的讲话。
 
    这四年的真题,可以说是紧跟前一年或者当年有纪念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必然与中国共产党有密切的联系。冉彦老师指出,2014年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分析题,我们要关注的是新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的七一讲话以及后半年即将要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而且要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比较,论证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三、注重对历史知识整体逻辑框架的掌握。
 
  海天考研辅导老师冉彦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中国近代史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现代史阶段,从1949年到现在。
 
    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史阶段又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从1840年到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考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历史,这都是在共产党成立之前不同的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与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相关的考研政治

2014考研 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近代史纲要

2014考研 政治 近代史 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新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兼有历史学和政治学两门学科的特点,所以它既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基础,又突出学科的强理论性和政治性,这就决定了对其考查方式的多样性,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针对该学科的特点为考生总结几点复习方法,以供考生参考。
 
  一、宏观把握 理清思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这段历史;从时间段上来说,主要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的这段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显而易见,它包括两大部分,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其中,一般把 1840-1949年的历史成为中国近代史部分(1至7章),这部分主要讲述列强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代史又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部分,即旧民主主义革命(1至3章)和新民主主义革命(4至7章)。而中国现代史部分 (8至10章)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史,主要讲述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它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
 
  二、加强记忆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纲要这门课所包括的知识点很多,尤其是一些小的知识点,关于时间的、事件的等这种类型的知识点就非常零碎,但却又是考试查考的要点,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总结和记忆,按照大纲的要求,把所有要考的知识点和重要的时间、事件熟记于心,要通过做题加强大脑对知识点的记忆,这部分应多做选择性题目。而针对重大事件,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建议考生把关于这些事件的相关问题总结到一起,比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关于这个问题,考生需要把握: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结果、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影响 (当时的影响及对现在的影响),这些是对知识最基本的把握。
 
  三、以时间或事件为轴线 总结相通的知识点
 
  纲要这部分所涉及的时间和时间比较多,考生若是单独分开来记,不仅不牢固,还会因为太零碎而记的筋疲力尽,所以考生可以按件事或时间之间的某种关联串起来,放到一起记,会容易很多。比如,关于中国共产党开的几次比较重要的大会: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关于这些会议需要掌握它们开的时间、内容、主要贡献、意义等,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整理一下,既有条理,又记得牢固。
 
  四、以史实为基础 做到史论相结合
 
  纲要这门课很容易与现实实际相结合来考察,尤其是形势与政策和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跨科考试的方式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往往让考生感觉很难,有的考生碰到这种问题优势还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平常的备考复习中考生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种综合分析的能力。
...

近代史纲要怎样紧扣时代主题

2014考研 政治 近代史纲要 时代主题
    一般来说,历史科目的考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我们通过2012年的政治真题史纲部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
 
  从2010年的考研政治来看,中国近现代史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选择题9、10、26、28等题目。因此,史纲的复习侧重点应该放在时间、代表人物、历史事件、背景、原因和影响或者意义六个方面。要重视对某一历史事件(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失败的原因、教训等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记忆以及官方对某一历史事业的立场的记忆,轻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记忆。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人物、文件、会议、条约以选择题的方式来记忆。善于对比、总结各个历史事件的异同。比如说,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之一是领导阶级(分别是农民阶级、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不同的地方是各个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不同的缺陷。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狭隘性,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它的软弱性等。
 
  二、注意选项陷阱。
 
  在2010年的考研政治中,选择题26题看似考查了一个纯记忆性的知识点,但里边却是有陷阱的,那就是D选项。很多粗心大意的考生,可能并没有看清楚就直接选上了,但其实是不应该选的,因为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发动的,而D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很明显表述就是错误的。这要求考生务必认真,不可掉以轻心。当然,在平时有些考生愿意用关键词来记忆,比如关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很多学生习惯于记住“三性”,即“封建性、依赖性、腐朽性”,这样记忆确实可以事半功倍,但真正考试的时候,要看清楚各个选项。
 
  三、抓住时代主题。
 
  如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如分析题36题就紧紧围绕这一富有时代性的大事件。所以,对于备战2014年考研的考生来说,也要紧扣2013年的大事件和热点。一般来说关于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大家都能认识到,所以考这样的分析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得分的。
 
  四、学会史实论证。
 
  学习历史,不单单是了解历史事件,关键是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比如选择题27、29考查的便是事件的原因。而且,中国近现代史放在考研政治当中,很明显就突出了其政治性,所以备考的时候考生要有这样的思维。注意与毛泽东思想部分紧密结合来复习,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在具体的复习形式上,可以采取以时间为顺序绘制一项表格,把相关的复习要点串联起来。这方面的复习资料也很多,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做一下参考。
...

政治近代史纲要核心问题

2014考研 政治 近代史 问题
    众所周知,考研政治在2010年新增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对于很多历史零基础的同学来说,史纲的内容比较多,逻辑性也比较强,成为很多同学政治复习中的拦路虎。史纲部分的内容确实多,既需要把握整体的逻辑框架,也需要理解重大疑难问题。为此,冉彦老师给大家权威解读史纲部分的八大疑难问题。具体如下: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里其实主要讲三个变化:
 
  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增加了一对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由单一的反封建转变为反帝反封建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说到辛亥革命,同学们都很容易理解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它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但是,毛泽东认为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同学就开始犯愁了。很多同学认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革命呢?冉彦老师告诉大家,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把握一个理论要点: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决定的,和领导者无关。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任务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因此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区别是什么?
 
  林则徐和魏源在历史上可以概括为地主阶级开明派,他们在鸦片战争期间认识到中国武器装备的落后,提出要向西方学习,这是开天辟地的新思维。但是由于林魏二人没有掌握足够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权威,再加上道光皇帝也不支持,所以他俩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未付诸实践。而以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掌握了清政府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而且慈禧太后也没有过多阻扰他们的洋务事业,所以他们把林魏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落到了实处。 
 
  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的区别是什么?
 
  1.领导阶级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后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2.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中体西用,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良思想。
 
  3.影响不同:前者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者既是政治改良运动的一次尝试,更侧重于思想启蒙的作用。
 
  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1.领导阶级的派别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是...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近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 考研政治复习

  以下《考研政治怎么复习近代史纲要》由出国留学网考研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曾经有许多同学问我,近现代史纲要到底怎么去复习,感觉知识点好多好繁杂,没有方向,往往是前面记住一个知识点,后面就忘,我想很多同学也有同感。考研是个应试的考试,学习的目的在于解题。下面针对刚刚考过的2014年近现代史纲要的真题,李老师和同学们聊聊近代史纲要的学习。

  我们先来看下2014年多选题第29题。题目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为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答案A是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战线;答案B是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答案C是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答案D是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像这道题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的,必须要把我们学习的史实串联起来。怎么去串联?这就是我要讲到的考研近代史纲要学习的主线是要以时间为线索,即用时间去串联每个知识点。我们再看这道题,问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避免内战做的努力。换句话说,这个考查的时间段是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正式爆发之前的这段历史。我们看下四个选项。答案A是内战爆发后发生的,不正确;答案B正确,符合这个历史时期的史实;答案C是解放战争期间,也是内战爆发之后,不符合题意;答案D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改组政府的协议等五项协议。但是,蒋介石违反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于1946年11月15日在南京单方面召开了“国民大会”,遂使政协解体。D答案符合题意,正确。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D。

  近代史纲要考查的历史时期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现在的历史,考查的重点是1840-1949年的历史。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总的历史时期细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时间段是1840-1919年,这个时间段被称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这个时期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开始了反侵略的斗争,主线是侵略和反侵略;第二个时间段是1919-1949,这个时间段被称为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年五四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经过土地革命,抗日站在和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三个时间段是1949年-现在,这个时间段被称为辉煌成就的六十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自此,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综上,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要以时间为主线,把整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就会避免记忆混乱的情况,复习这个部分才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率。


 

  2015考研栏目推荐链接:

  

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复习要点有哪些?

2014考研 近代史 复习 要点
    考研政治的五部分中,近代史纲要是内容最凌乱琐碎的一部分,但其知识点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同学们在积累的过程汇总过程中,需要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知识的脉络合格章节的逻辑结构和逻辑顺序、区分和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1.历史事件的记忆要分清主次。
 
    要重视对某一历史事件(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等)失败的原因、教训等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记忆以及官方对某一历史事业的立场的记忆,同时在分析问题时要树立唯物史观的价值评判标准,轻对历史事件过程的记忆。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人物、文件、会议、条约以选择题的方式来记忆。举个例子:在辛亥革命这部分章节当中,我们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及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和作用,以及他失败的原因我们要重点关注,因为这些观点性的话很容易命制大题和选择题的选项,至于辛亥革命代表人物的革命活动等我们识记做选择即可。
 
  2.善于对比、总结各个历史事件的异同。
 
    比如说,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之一是领导阶级(分别是农民阶级、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不同的地方是各个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不同的缺陷。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狭隘性,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它的软弱性等。
 
  3.要善于纵向联系史实分析记忆。
 
    我们近现代史纲要这部分内容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其实纵向也很有联系。因为近现代时纲要容易考察线索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复习当中需要引起注意。举个例子,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问题提出的土地政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纲领,这个就是纵向分析法。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又提出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他们的内容作用按照纵向把握会更清晰。同学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总结一下我们近代史的思想解放运动。
 
  4.注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中特理论两门学科相交汇的知识点的复习。
 
    如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以及我们近现代史纲要的第八章内容就和社会主义改造论重合,这些同学们把这两章共同把握复习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治各个科目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善于横向、纵向对比,串联交叉学科知识点。
...

2014考研 怎样提高近代史纲要复习效率

考研 政治 近代史 复习
    在现阶段的复习,很多考生可能还没有开始考研政治的复习,那么在复习开始之前,专家结合多年复习经验,为考生指明考研政治中有关近代史纲要的复习方法,希望对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有所帮助,最终提高近代史纲要的复习效率。
 
  近代史纲要的复习是考查考生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等理论问题。所以,从考试内容看,主观性试题依然考基本理论、原理、历史经验、教训、重要结论等,所以考生需要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首先,针对近代史纲要的复习,考生需要做好阶段性部署。
 
  第一阶段,考生应以理解为重中之重;第二阶段,考生应以记忆为重点,深化理解;第三阶段,通过历年真题,考生要掌握答题技巧。考生要通过这三个阶段,强化近代史纲要相关复习。
 
  其次,针对近代史纲要的复习,考生需要把握住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在整个复习阶段,考生应把历年真题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上面。历年真题对考生具有导向作用,结合历年试题的答案要点及其解析过程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的规范标准,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掌握这些都是考生取得高分的最佳途径。每年政治科目考试虽然知识点有变化,但是题型稳定,历年真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后,针对近代史纲要的复习,考生需要了解重点事件的时效性。
 
  针对近代史纲要经常考查考生相关事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的问题,考生应加强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相应地,还要把握相关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以及评价。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着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把握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考生要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这样才能提高得分率。
...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