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金路专家赵同勤谈公务员论述主体的写作要求》考试资料,关键词为论述 主体 公务员,本文发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时01分22秒。
一、论述主体常见的结构形式 论述主体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两种
一是并列式,即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之间无交叉重复,但都为了一个中心,即开头提出的中心观点。如2006年申论试卷,标题是“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主体部分在结构安排上呈现出彼此并列的关系:首先,增强责任意识。其次,建立不同层级的应急机制。再次,提高对民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三项措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陈述,把政府提高应对的能力进行了分工,明确了所采取的措施和具体的工作任务,整个结构一目了然。
二是递进式,即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是不断深化的,呈现从表面到本质的逐步递进关系。整体结构符合“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思维规律。2003年试卷《关于烟花厂爆炸事故的讲话》,首先解释了该事件发生的经过和造成的损失;其次是说明原因,原因的解释是该文的主体,对于原因的解释采用了逐步递进的说明方式,先是直接原因,然后是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事件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整个布局是递进关系,这种结构安排有助于了解事物发生的事实、原因和措施,理解的过程是逐步深入的,对于单一事件式的结构布局采用这种形式是合适的。
二、论述主体的结构要求
在结构的安排上一般都能采用以上的两种形式来布局,但是,布局之后应该怎样写,尤其是观点如何提炼,观点与后面的内容如何衔接,成为许多应试者最大的困惑。
1、段首要有主旨句。有些考生不把主旨句把在段首,而是放在段中或者段尾,这是不妥的,为了让阅卷者一眼便知观点是否正确和精练,应把所要表达的观点放在段首,这是主体结构安排段落的第一关。如
如突发公共事件有不可预见性的一面,它是整个人类和自然界改造过程中,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遇到过但影响没有这样大的事件,从这层意义上讲,建立国家突发的整体紧急预案有一定的必要性。(2006年申论试卷)
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建立国家紧急预案非常必要。但是在表述上,一开始没有把这句话放在段首,而是放在段尾,影响了阅卷者的阅卷速度和造成心理不适应。
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线。(2006年申论试卷)
想表达的观点是政府应该明确责任界线。但由于表述不当,使表达的内容分散开来。
2、主旨句要尽量整齐划一。每一段之前的主旨句为了表达的美观和阅读的顺畅,尽量使用句式相同或结构相同的句子,做到整齐一致。有些考生在表述上使用长短不一的句子形式,影响了该试卷的成绩。如
一、俗话说的好,“有备无患”,国家建立一整套总体应急预案,这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体制准备”。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应结合国情、保障一定的富裕财力。
三、“众人拾柴火焰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齐合。
四、政府应做好善后工作。
五、不忘记宣传教育。(2006年申论试卷)
先不说每段采用这种古语、谚语或俗语的形式是否合适,单就几个段落的主旨句的表达这种长短不一的形式就影响评分效果。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