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五年级青岛数学教案栏目,提供与五年级青岛数学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青岛版,欢迎阅读。

  全册分析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包括小数、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综合应用(一)(二)、方程及总复习七个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3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4 使学生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混合运算式题,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5 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够用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使学生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6 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图形变换的方法设计简单的图案。

  7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互化。并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测定直线和测量两点间较远距离的方法,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密铺,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密铺图形。

  8 进一步学习统计表,会填写较复杂的统计表;了解统计表中的“合计”、“总计”的具体意义,会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对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理解统计表中的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所给数据求加权平均数,并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简单事件,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9 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和计算公式。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方程。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

  10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可能性以及综合应用等领域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整理,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加强,能力得到发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程方法目标:

  3 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4 在调查、探究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过程。

  5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适时渗透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6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尝试根据给定的可能性,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

  7 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转化、对应、方程、假设、还原、统计、数形结合等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 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作用。

  3 在调查、探...

与五年级青岛数学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五年级青岛版数学教案系列3篇

五年级青岛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青岛版数学教案(篇1)

  主题: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数学符号和运算法则,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数与数之间、数与形之间、数与图之间等数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3.通过授课,让学生学会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能够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并培养其数学创新意识,开拓数学思维的广度。

  二、教学准备

  1.讲解用具:教学课件、多媒体音响设备。

  2.教学素材:全科五年级数学教材、以往做题出现的错误例子。

  3.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宽松、舒适,整齐明亮,有数学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在数学教学前,先让学生明确,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课程中,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让学生明确数学的重要性,并为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接下来,可以用一些并不复杂、却轻松而有趣的例子来为学生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解题经验和方法。例如,有八个等分的空杯子,利用水平仪、量杯、香蕉等工具来解决一些有关数学问题。

  2.解题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一些常见的数学题进行演示,逐步分析问题的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解决一个面积问题时,进行尝试变换、逆向推理、归纳及其他有助于理解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解题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更加灵活、了解地处理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教学总结

  在教学结束时,可以引导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其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更好地为下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形成有关数学问题的解题思维能力。同时,无论是解决常见、基础的问题,还是处理复杂、更为抽象的问题,学生都能够自信、迅速和准确地解决问题。

五年级青岛版数学教案(篇2)

  1. 主题:小学数学思维导图

  思路:

  1)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作用;

  2)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3)数学思维导图的实例;

  4)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辅助思维的图形表达方式,是由核心关键词或主题展开,以一种树状图形式展开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用于汇总、整理、组织、记忆和分享信息,帮助个人、小组和企业更好地思考和创新。

  二、数学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

  数学思维导图可以用手画,也可以用电脑绘制。绘制数学思维导图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选择主题或核心关键词;

  2)从主题或核心关键词出发,写出与之相关...

与五年级青岛数学教案相关的实用资料

五年级数学教案汇总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们特地为你收集整理“五年级数学教案”,敬请参阅本文。每当老师走进课堂,都会随身带一份教案,课堂教学之中,预备教案是教师的义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异分母分子不同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义;

  2、在逐步探索通分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主动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很快找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求最小公倍数:4和6、8和9、9和27

  2、把下面的分数按分母相同或不同进行分类:1/5、2/7、3/4、5/7、7/10

  3、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谈话: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

  二、师生探究

  1、教学例4。

  (1)出示: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改写的?

  (3)大组交流:哪一组来说说本组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补充。

  (4)观察分析:这两种方法共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

  2、理解通分的意义: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认识公分母: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该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4、想一想:

  (1)通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2)通分后的分数与原来相应的分数比,大小怎样?(不变)

  (3)观察例4的通分过程,你更喜欢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12,比较简便)

  5、启发: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6、试一试:先找出1/6和4/9的公分母,再把这两个分数通分。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填空,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通分的方法、步骤和书写格式。

  7、练一练:通分。

  一要提醒学生用每组中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二要提醒学生规范地书写通分过程。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先根据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分别在相应的括号里写出分数,然后把这两个分数通分,并把通分的结果写下来,最后在图中画一画。

  2、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口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练习时让学生把错的改正,把不够简单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4、发散训练:1/15()1/6

  四、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

  五、布置作业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汇总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苏教版数学教案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篇1)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精神。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思想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始。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蜗罚瓤虺鍪碜蠖说牧礁鍪/SPAN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对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水平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行的游戏和探索规律构筑了平台。

  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验,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如果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范文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了顺利有序的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运算,老师们要准备适合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范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

  第六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101-103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初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体验归纳整理的数学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的数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的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回忆本单元有哪几个小节,每小节包括哪些内容,说说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边整理复习边写出本单元知识结构图。(见板书)

  二、引导学生合作归纳

  1.小组合作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点。

  2.组织学生按顺序分组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汇报,并适时板书重、难点。

  (1)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意义相同、算理相同、数量关系相同。)

  (2)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它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去计算。

  (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几个分数先一次通分,再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加减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检测训练(小黑板出示)

  1.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训练部分,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展示,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同分母分数的连加(或连减) 分母不变分子连续进行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按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整数的相同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

  课后小记:

  教研组长: 年 月 日 教学主管: 年 月 日

  第 周第 节 年 月 日

  第七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2.计算结果的化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教学课时: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3课时左右)

  1、小 数 乘 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 :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提供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欢迎阅读。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