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余秋雨的散文集栏目,提供与余秋雨的散文集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余秋雨散文集精选

余秋雨散文集精选 余秋雨散文 经典散文
余秋雨散文集精选

  余秋雨经典散文(一)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余秋雨经典散文集  余秋雨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

与余秋雨的散文集相关的经典散文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读后感800字

  他有如行云流水般的落笔下写出的那些饱含睿智的哲思散文,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在此出国留学网小编精选了5篇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献给大家。

  一、《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很早就想写点东西的,在囫囵吞枣看完余秋雨老师散文集之后,但因为工作变化的原因,一直没有时间来写,也没有心情静下来写。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其实,现在也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来写,只是总感觉心里有点事,这或许就是自己的一点个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里总感觉有点不舒服,尤其是在这次阅读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后,总感觉应该留下点什么,特别是现在的生活节奏,让自己已经很难在一段时间之内再翻起余老师的文章,只好趁着心里还有点感觉,留下几行贻笑大方的文字。

  余老师和季老一样,都是高中时就耳熟能详的大师,但可惜的是,我这个文科出生的人并不喜欢学习语文,唐诗宋词兴致来了还会背上几首,而对于这些文学作品,学起来感觉真是要人命,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学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认真阅读教材上面的文章,听课也是是是而非。

  这次机缘巧合读到了两位大师的散文集之后,让人对散文又有了一点重新的认识,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自己水平有限,无法写出精湛的体会,只能由着自己的感觉信马由缰。

  正如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关于读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样,季老从自己工作生活的点滴入手,润物无声,让人体会到生活的一种自然美,让人感觉有一种返朴归真、悠然自得的娴静,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画;余老师的这本散文集,则从宏观着眼,纵横捭阖,以一个文学家独有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将许多鲜活的历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在冥冥当中感受到几分沧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样的厚重和深沉。想到这里,又想起许多当前关于余老师的种种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现在感觉起来,读完这本散文集,对于我这样一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让人对现实中的余老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至少对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虽然这些文章只是余老师文学作品中的沧海一粟,但从读的这本散文集里面每一篇文章都让人从中读到不一样的东西。

  让人思维开阔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品味已经尘封的历史,就如《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风雨天一阁》、《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样,都呈现了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二、《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读秋雨的书,如同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加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风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轻的,却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是沧桑的,他对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尽全力保护但却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运也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很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他的思牵千载,行云流水的记录,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是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与余秋雨的散文集相关的读书笔记

优秀散文集

优秀散文 精选优秀散文 优秀的散文
优秀散文集

  曾经灿烂

  落花乱飞,女人晾完衣服,静静的看着小院,阳光很好,有风。

  她搬来凳子,泡上了一杯茶,坐在那里。阳光照在她因为洗涮而有些发白的手上。她瞧着这双手,曾经她是润泽光滑的,曾经他,她的男人最爱捧着她的手轻轻在脸边磨蹭。

  曾经……

  望着红花飘落,她回想到了那个与男人相识的春天。

  她还不太认识他。只是觉得他好。

  春风沉醉的晚上,西餐厅里,她静静低着头,一抹含羞的温柔。对面的他却是额头细珠密密,不堪忍受片刻的寂静,总是不停要的说笑着,连小时抓青蛙、偷果子的“丑事”也一股脑儿抖了出来。她香肩轻颤,望着这个连额角都有些蹭过来的人,心变得特别柔软。

  然而春去秋来,秋去春来,昔日桃花妖冶,桑叶肥沃,而今树依旧,花却年年只相似了。

  小孩在角落里哭泣,她赶紧站起身来。一片花叶落在她的发间,又转瞬消失不见。

  很累了,小孩睡沉一会了,她坐在床边,打个全天的第十二个电话,那头仍是简单的“嗯”和“还有事”便“通话结束”。

  直到深夜,男人微熏,闯进家门,一屁股躺在沙发上。他抽着烟,看着凌晨的足球比赛。听到声响,她披衣出来,絮絮叨叨,一天在家的沉闷,让她想多说点什么。男人很安静。等到她转过头时,发现他已睡着。

  女人感到满屋的冷寂。全屋都在睡觉,独独她,寂寞,寂寞到害怕,害怕被人遗忘。

  她望着窗外孤独的新月,努力回忆有那么一天,她轻轻微笑,满面妖羞,那一刻,她不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人。那一刻,她像枝头挂着的饱满的蜜桃,吸人入胜,无数的人为她的回眸一笑而伫足不前。

  后来,怎么了?女人泡来一杯茶,静静地躺着。对了,碰到了他,她的丈夫。她们谈恋爱了。见了家长。他家是大户,三世同堂,家底颇丰,却需要照料。因此她辞去工作,呆在家里。当时,她很满足。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女子,抿嘴一笑,幸好,她嫁了一个好丈夫。多好,不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

  再后来呢?女人愣愣的,结婚后只有一年多,为什么她早已想不起当初。当初那愉悦的两颊绯红的女子。当初那幸福的顾盼生辉的双眸。

  昨天分离好久的女友打来电话,告诉她要结婚了。诉说着她的爱情,诉说着为了结婚她们一起拼博,诉说着她的计划,未来她想与她的丈夫携手共进。她静静的听着,口口的“恭喜”,内心却充满了嫉妒,她能想到电话头的那个女子必定是明眸皓齿,笑逐颜开,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温暖明媚。不像她。像已酿了好久未见阳光的黑酱。灰暗。还致癌。

  女人苦笑。轻轻呷了一口茶。低下头很久。

  突然像想到什么,她猛的抬头,旁边的台灯似吓了一跳。女人利索得掀了被子,引来丈夫的一个侧翻。她急急的奔向书房,正准备……

  哇哇哇。又是孩子的哭声。很大,在寂静的夜里,扰人心魂。女人皱了眉头,她不想放弃。婆婆的呵嗽声传来,想必看到了这里的灯光。

  无奈,女人只得关了灯,抱着孩子,站在阳台上轻轻的哼着曾经幸福的歌。孩子很倔,不哭也不睡觉,好久,女人...

徐志摩散文集

徐志摩散文 徐志摩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徐志摩散文集

  起造一座墙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

  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唉,叫人踩,变泥——变了泥倒干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

  我可忘不了你,那一天你来,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

  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

  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

冰心的散文集

冰心的散文集 冰心的散文 名家散文
冰心的散文集

  除夕的梦

  我和一个活泼勇敢的女儿,在梦中建立了一个未来的世界,但是那世界破坏了,我们也因此自杀。

  仿仿佛佛的从我和她的手里,造成了一个未来的黄金世界,这世界我没有想到能造成,也万不敢想她会造成,然而仿仿佛佛的竟从我和她的手里,造成了未来的黄金世界!

  心灵里喜乐的华灯,刚刚点着,光明中充满了超妙─—庄严。

  一阵罡风吹了来,一切境象都消灭了,人声近了,似乎无路可走,无家可归。

  我站在许多无同情的人类中间,看着他们说:“是的,这世界是我们造成的,我们是决不走的,我们自杀了,可好?”他们只冷笑着站在四围,我的同伴呢,她低着头坐在那里,我不知道她也有自杀的决心没有。

  一杯毒水在手里了,我走过去拊着她的肩说:“你看─—你呢?”她笑着点一点头,“柏拉图呵!我跟随你。”我抬起头来,一饮而尽,─—胸口微微的有一点热。

  她忽然也站起来了,看着我,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一个弓儿……可怜呵!那箭儿好似弹簧一般……她已经─—我的胸口热极了。

  呜咽─—挣扎里,钟摆的声音,渐渐的真了,屋里还是昏暗的,帘外的炉子里,似乎还有微微的火,窗纱边隐隐的露出支撑在夜色里的树枝儿来,─—慢慢的定住了神。

  这都是哪来的事!将来的黄金世界在哪里?创造的精神在哪里?奋斗的手腕在哪里,牺牲的勇气又在哪里?

  奋斗的末路就是自杀么?

  为何自己自杀不动心,看别人自杀,却要痛哭?

  同伴呵!我虽不认识你,我必永不忘记你牺牲的精神!

  人类呵!你们果真没有同情心么?果真要拆毁这已造成的黄金世界么?

  这是一九二0年的末一夜,阳光再现的时候,就是一九二一年的开始了。

  梦儿呵!不妨仍在我和她的手里实现!

  同伴呵!我和你,准备着:

  创造─—奋斗─—牺牲!

  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早起笔

  山中杂感

  溶溶的水月,螭头上只有她和我。树影里对面水边,隐隐的听见水声和笑语。我们微微的谈着,恐怕惊醒了这浓睡的世界。─—万籁无声,月光下只有深碧的池水,玲珑雪白的衣裳。这也只是无限之生中的一刹那顷!然而无限之生中,哪里容易得这样的一刹那顷!

  夕照里,牛羊下山了,小蚁般缘走在青岩上。绿树丛颠的嫩黄叶子,也衬在红墙边。─—这时节,万有都笼盖在寂寞里,可曾想到北京城里的新闻纸上,花花绿绿的都载的是什么事?

  只有早晨的深谷中,可以和自然对语。计划定了,岩石点头,草花欢笑。造物者呵!我们星驰的前途,路站上,请你再遥遥的安置下几个早晨的深谷!

  陡绝的岩上,树根盘结里,只有我俯视一切。─一无限的宇宙里,人和物质的山,水,远村,云树,又如何比得起?然而人的思想可以超越到太空里去,它们却永远只在地面上。

  一九二一年六月二十日,在西山。

...

散文集优秀

散文集优秀 优秀的散文集 优秀散文
散文集优秀

  好娘

  母亲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她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结束了八十四岁的生命。

  葬礼结束后,我独自坐在屋前的草地上,思绪怎么也无法平静。母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

  月光下,偶而除能听到几声狗叫,空气静的令人窒息。院子周围的木杆上,挂满了鲜嫩的黄瓜和丝瓜,想到从此这里将是一片荒凉,禁不住潸然泪下。

  娘,您在那边还好吗?我可怜的娘,您一辈子的委屈,一辈子的泪,简直比门前的小河还要远长。

  母亲年轻的时候,是我们村有名的美人,不仅人长的好,而且有文化,有气质,家务活更是样样精通。乡亲们都说,她一定能找个好婆家,嫁个好丈夫。她自己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然而,生活却往往不尽人意,命运同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母亲十九那年,姥姥得了一场大病,姥爷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借遍了所有的亲友,也未能挽留住姥姥的命。为了还债,姥爷外出打工,家里仅剩下母亲和她年迈的奶奶。临近年关,姥爷回来了,但他没有带回令人期盼的钱物,有的只是一张憔悴的脸和一条残疾的腿。原来,姥爷不小心把腿砸伤了,老板只给他一点回家的路费,便不再理他了。多亏有位好心的老乡,不但给他喂水送饭,端屎,倒尿,还带他去寻医问药,姥爷这才保住了性命。为了答谢救命恩人,姥爷便将母亲许给了那人的儿子。

  尽管母亲一万个不愿意,但他还是嫁了。结婚后她才知道,父亲不仅身材矮小,而且脾气暴躁,嗜酒如命。一句话不投机就摔盆砸碗,稍有反抗更是变本加历,连打带骂,我的童年是看着父亲的暴力长大的。

  记得六岁那年,父亲外出喝酒,归来时已时夜里12点了。他因母亲没把水伺候好,硬是把暖壶摔的粉碎。不巧烟也没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抄起门前的棍子,狠狠的抽打,直打的遍体磷伤,棍子断裂,在母亲的跪求和我的哭声中才住手。母亲却还要带着哭腔去邻居家借烟回来。事后,父亲鼾声如雷,母亲却抱着我哭了一夜。

  每当看到别家的小朋友父母相亲相爱,我便羡慕不已。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平等没有欢笑,没有温暖。不久,母亲又给我生了个妹妹,母亲除了下地干活,还要照顾我和妹妹,人忽然苍老了许多,白发悄然爬上了额头。也许是家庭的原因吧,我从小格外懂事,不但学习优秀,连家务活也样样能干。洗衣,做饭,看孩子,这些对别的小朋友十分陌生的词汇,我却做得井井有条。我怕父亲,恨父亲,平时几乎无话可谈,更不存在沟通,在我眼里,他只是一个严父,凡事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我常常偷偷的责怪母亲,为什么不离开他?母亲总是叹口气说:我不想让你的姥爷欠债,更不想为你们姐们俩找个后爸后妈。

  随着我和妹妹的逐渐长大,父亲的性格也略有好转,家中的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偏偏这时,爷爷奶奶相继得了脑血栓,双双躺在床上,一切全都需要人照顾,父亲是独子,担子无疑落在了母亲身上,这一伺候就是七年。临终爷爷奶奶都是干干净净,房间连点异味都没有,为此母亲还被上级评为好媳妇呢。

  按常理,父亲能娶到这样一个漂亮,贤惠的媳妇应该知足,然而,人却往往是拥有的不懂的珍惜,得不到的总认为是美好的,直到失去,方知可贵,但为时已晚.。

 ...

现代散文集

现代散文精选 现代散文 散文吧
现代散文集

  过年结婚

  农村人办事儿,讲究双喜临门,加上最近几年,年轻人平日都在外打工,过年时才能回家,所以都选择在春节前后结婚,过年结婚两不误。这不,堂哥的孩子婚期就定在腊月二十六。

  腊月二十五早上,我们提前回到老家,刚一进村,村巷里已经围拢了很多人,有的平整场地,有的搬运家具。见我们回来,大家都热情地招呼我们先去吃饭。进入院子,只见大院的尽头已经盘起一个阶梯一样一层比一层高的大灶,上边安放了八个大号炒锅。墙角还另外盘起两个大锅台,分别安放着三口大锅。院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族人。这里的乡俗是,只要你是族里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不管你在外面当着局长还是县长,在这一天,也得根据自己的辈分,承担自己应做的活计。没有什么可特殊的,挑水,倒垃圾,接待客人,总之人人都有份,各司其职,倒也其乐融融。

  腊月二十六,天刚亮,人们就忙碌起来,女人们(多是村里的媳妇和村里已经出嫁的女儿们)有的和面、有的用电动饸饹机压饸饹、有的盛饭、洗碗,一切都像流水线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行。那些长者忙着招呼先到的亲友吃早饭,来往端饭的自然是小伙子们的事儿。早饭是纯正的渭北羊肉饸饹,有着一股特别的香味。婚宴和婚礼的场地,就布置在街道上,清一色租借来的草绿色的帐篷,橘黄的桌椅,摆成长长的一行。客人们一群群地进去,一群群地出来,流水一般从早上吃到中午,场面显得很壮观。坐在席上的人如虎踞一样,畅快淋漓地端起浇汤饸饹,筷子一挑,脖子一伸,呼噜噜几下,一碗香喷喷的饸饹就落入腹内,自有人迅速端上第二碗……饭后,客人耳朵上夹一根香烟,由专人引领他们到村中的人家歇息。

  接亲的车队一般10点左右进村,没有城里那么豪华气派,但是却远比城市的气氛热烈,那些兴奋的乡人,把婚车围得密密实实的,唢呐锣鼓震天介响,方圆几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挤在这里,争着看新娘子的模样。

  婚礼在中午一点开始,宾客按照主次顺序席位上坐好,帐篷外,对着大棚另外搭起一个小礼台,新人在主持人的吆喊声中,互相为对方戴上红花,然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被人们用戏装打扮一新的新郎的爷爷奶奶和父母,让人抹一脸锅黑也是免不了的程序。

  婚礼结束,酒宴就开始了。桌上除了城里饭店应该有的菜肴,还多了一些乡村风味。农家人是热情的,这一天,不仅招待自己的亲友,连村里男女老少,在外的七姑八婆的老太太都一个不落地请来了,让大家在唢呐声中,尽情地吃喝一顿。直到深夜里,还有年轻人喝酒划拳的吆喝声,夹杂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样热烈的气氛,让人不由想起童年的大年之夜的狂欢,心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在外来文化的冲击日渐激烈的今天,毕竟乡村还保留了这些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

  游灯笼

  老家在渭北旱原的一个小山村。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期间,在既定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红红火火的灯笼到各家各户去转悠,俗称游灯笼。据老辈的人说,这种习俗已经沿袭了几千年。

  农村隐藏着许多能工巧匠,而且这些手艺一般都是祖传的,以家庭为单位。以手工作坊为标志。做灯笼的人家也属于这种类型。他们一...

汪曾祺散文集

汪曾祺散文 名家散文
精彩导读汪曾祺的散文是与众不同的,它既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反而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汪曾祺散文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汪曾祺散文集
汪曾祺散文:冬天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