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面试即将开始,小编为大家提供2019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命题规律分析,希望大家好好阅读,提前做好面试准备!
2019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命题规律分析
准备面试最好的“武器”之一就是研究真题,能透彻地理解真题意味着面试成功了一半。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广大考生要想在面试考场上决胜千里,就需要充分把握北京市近年面试真题的基本命题规律和特点,从中挖掘有益于备考的部分。下面对历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真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以帮助考生备考。
一、面试命题总体特点分析
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总体上呈现出题型稳定中有创新,以及个性化、综合化的趋势。为了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命题总体特点,我们将从题量及答题时间、主要测评要素两个维度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题量及答题时间
从近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样本来看,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用一套试卷,每套试卷以4道题为主,作答时间基本为20分钟。
就2018年北京市公务员首批面试而言,具体面试时间安排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阶段,北京市公务员面试上、下午两场均采取“一拖四”材料题的考查形式,半天一套题,规定答题时间20分钟。通常情况下,考生需提前进入备考区看材料,每人一份材料、一张草稿纸(可做笔记)、一支笔和一个信封。到规定时间后,考生需将草稿纸和材料装进信封,交给工作人员进行密封,由工作人员带入考场放在桌子上;考生进入考场后,自己打开密封信封。一般场内不提供题本、考官读题,考生思考一道回答一道,场内也提供纸笔,考生可以做笔记。
第二阶段,采取传统结构化面试形式,半天一套题,个别部门或岗位存在随机追问情况,规定答题时间为20分钟。一般情况下,考场内没有题本,考官读题,考生思考一道回答一道,答题剩余约3~5分钟时有语音或举牌提醒。
(二)主要测评要素
教育专家分析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真题发现,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各种测评要素的考查趋于综合,其中,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应变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是重点考查要素。
在此结合北京公务员考试真题说明各测评要素的考查情况:
二、北京公务员面试考察要素分析
(一)综合分析能力
在具体考查特点上,北京公务员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偏重社会现象,兼顾公共政策类问题
在近几年的北京市公务员面试真题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涵盖了积极类,如《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消极类,如“巨婴式”游客的情况;争议类,如大学生整容。其中,消极类和争议类居多。
材料题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一般均与材料紧密联系,题目设定形式有“材料中的现象或某个观点+你怎么看”。
【例题】
材料中,一位贫困地区学生家长讲到:“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只能在家里待业,没什么出路。村里有些孩子辍学之后自己去城里跑运输,都给家里盖上房了,比花钱上学可合适多了。”对于他的观点,你怎么看?
传统结构化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设定形式为有“观点+你怎么看”,其中的观点有完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