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厘米课件栏目,提供与厘米课件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米厘米课件(范本十四篇)

厘米课件

  教师在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制作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老师需要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全力以赴完成。完整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对写教案课件的过程有所疑问。编辑为了满足您的需求,特别为您准备了一份实用的“米厘米课件”。请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

米厘米课件【篇1】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学会了测量,但少数学生对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与熟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三、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四、课堂小结

  略。

米厘米课件【篇2】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3、4页,认识厘米并测量。

  ◆教学提示

  “厘米”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节课“认识厘米”是在上一节“要得到统一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中要借助直尺和实际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与厘米课件相关的实用资料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