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基本结构。
2、体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4、掌握几个重要词语。
【教学重点】
1、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教学难点】
马克思伟大贡献的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学生简述所知道的马克思的情况后,教师播放《马克思》短片录音剪辑(约2分半钟)。
录音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那时候,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非常激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因而称为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导师。
马克思在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的特利尔城。他上学时学习很努力,中学毕业的绝大多数课程获得了优异成绩。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有崇高理想,在中学毕业的作文中就表示,今后要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大学毕业后不久,他担任《莱茵报》主编,后来,马克思因发表文章抨击当时的德国的专制政府,被迫离开德国,移居到法国的巴黎。在巴黎,马克思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斗争情况,并且同许多革命者建设了联系。那时候,他精心研究社会发展规律,逐渐成为共产主义者。
这是英国伦敦博物馆的阅览厅。马克思在他旅居英国的34年中,利用这里丰富的藏书,对历史,对哲学,对资本主义作了透彻的研究和精辟的剖析,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著名的《共产党宣传》和《资本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1883年3月14日,卡尔·马克思在伦敦逝世,安葬在这座公墓内,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给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从此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工人阶级不断斗争,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2、抽学生复述所听到的关于马克思的主要情况。
二、关于文体
因为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悼词”看待,实质上它是一篇议论抒情的文章。
三、有关悼词写作的基本结构(可以和学生共同完成)
1、交代死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情况。
2、简述死者生平。
3、评述死者的主要功绩或优秀品质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4、寄托哀思,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强调:悼词写作有以上要件,但主体内容在第3部分:对死者功绩、品质及影响的评述。
四、参照上述结构,看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否与上略同
明确:
1、简述马克思的逝世经过。(第1自然段)
2、概述马克思逝世带来的巨大损失。(第2自然段)
3、评赞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第3~8自然段)
4、寄托哀思,表达伤痛之意。(第9两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