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大家都知道小雪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吗?那还不赶紧进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之小雪节气的特点与习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二十四之小雪节气的特点与习俗
小雪节气的特点
小雪时节已进入初冬,天气逐渐转冷,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严霜,天空中的雨滴就成雪花,流水凝固成坚冰,整个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素装。但这个时候的雪,常常是半冻半融状态,气象上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这类降雪称为“雨夹雪”。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会稍晚,而北方,已进入寒冰封冻季节。
立冬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基本上都进入了冬季,到了小雪节气,长江中下游许多地区陆续进入冬季。虽说全国降水随着冬季的到来,降水逐渐跌入一年中的低谷,但江南比江北雨量还是偏多,即便这一地区12月中下旬才有初雪,但此时的阴雨天气,给人们的感受已经不是深秋凉意,而是湿冷了,这种感觉比北方干冷地区有供暖条件的人们要难受得多。
在立冬节气,我国的西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有雪,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如果说立冬节气标志着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进入冬季的话,走到小雪节气,冷空气的直接表现就是使这些地区的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我们都知道只有在云层内及云下气层的气温都在0℃以下时,降水形式才由雨变成雪。所以,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是不争的事实。
在小雪节气初,东北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昼夜平均多冻结1厘米,到节气末便冻结了一米多。所以俗话说“小雪地封严”,之后大小江河陆续封冻。 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来年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因此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小雪节气的风俗
1、晒鱼干
一般在小雪节气的时候,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就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有谚语“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指的是在嘉义县布袋镇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2、吃刨汤
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在这个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3、腌腊肉
民间有腌腊肉的习俗:“冬腊风腌,蓄以御冬”。这是因为小雪节气之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这时候是加工腊肉的好时机。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就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腊肉啦!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鲜肉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