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2天早上,记者来到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由于前1天已体验过了史上“最严安检”,这群考生们更加从容、自如,他们三五成群地聊着天,并不怎么谈论与考试相关的话题。
临近考生入场,如昨天一样的“萌物”表演大战再次上演:有的人摆出近10年亚洲最流行的“胜利剪刀手”,让父母拍照留念;有的十几个人将手掌叠在一起大喊“高三十班!必胜!必胜!”;有人大喊顺口溜“省实验理科男!不上重点有点难!”给同学们打气;还有一些感性的女孩子,在入场前与老师、父母、同窗们一一进行“爱的抱抱”,互相安慰。
看着这些考生们既激情又轻松的考前状态,家长们都非常欣慰,一个个油然露出开心的笑容。一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我们都很紧张、很焦虑,没想到孩子们反而更放松!这是好事,起码他们不会因为过度焦虑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也有家长说:“不论成绩如何,孩子们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状态就是好的,看到他们这样轻松上阵,我们心里好受多了。如果孩子一个个都跟闷葫芦似的进去考试,家长别提有多难受了。”
一位当年也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考生父亲表示,他1990年参加高考。那时候,他背负了全家族的希望走进考场,心里非常压抑和沉重,甚至在整个高考期间都几乎不和人说话。他笑着回忆说:“心想着要提着这口气,不能说话,一说话就泄气了,怕考不好!”如今,看到自己的女儿和妈妈、同学挨个拥抱后镇定地入场,这位父亲感叹道:“这绝对是个进步。孩子心态进步了,学校教育方法进步了,整个社会环境也进步了。”
今年40多岁的王锦川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20年的他,对自己学生表现出的淡定并不吃惊,“这些90后的孩子们大部分拥有较强的个性,无论活泼还是感性,都勇于表达自己的心情。面对一些挑战和压力,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常常超乎我们的想象。你看,这都高考了,一个个蹦蹦哒哒,说说笑笑,状态好极了!”
当记者问及,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当今考生如此“牛”的心态,王老师说:“当下宽松的社会环境、相对较低的大学入学门槛、开明的家长和学校,都是构成考生们心态良好的因素。考生们明白,高考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却不是人生路上唯一的转折点,只要好好准备,就没必要苦哈哈地应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