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我小时候的春节栏目,提供与我小时候的春节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我小时候的春节

我小时候的春节 春节散文 优秀散文

  小时候过春节,还有两件事让我难忘。一件事是救火。有一年春节后的一天夜间。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小时候的春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

  文/古亭

  我四、五岁时,就认为过年喜庆、热闹、神秘,可高兴了。从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忙起过年来了。

  我家在县城的最热闹的大寓首附近。50年,父亲用自家的临街三间门面房,与别人合伙开了一家药铺,悬壶济世,请了一名伙计帮忙。一块刻着“天和堂”的匾额,挂在铺中央的高处。

  父亲不丢本行,在药铺一个角落,摆下摊子,仍干锡匠活。这是祖传几辈子的手艺,在县城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打锡壶的王家。当时时兴嫁闺女陪送一套锡茶壶、锡茶碗;娶媳妇的备一对锡蜡台和锡香炉等。或者是在宜兴茶壶的壶嘴、壶盖等地方,镶上镂空的锡花纹,很是有面子。父亲旋出的锡活,锃明透亮,能照见人影,十分精致。春节前,是结婚的好日子,要的人家多,需要一个月前订制。

  父亲还要操心药铺,自然就忙活了。在春节前,请来附近有名望的老中医来坐诊,生意很红火。我家所在的县城不大,商户和手艺人大多集中在大寓首周围。农民进城买东西,也都来这里。过去以农耕为主,经济来源单一,春夏没钱的人多,到了秋季卖了粮食才有些钱。所以取了药,只需在账本上写下名字和住址,没有现钱,等粮食下来买了以后还,也行。

  如果到了年关,该还的没有还,就去讨债。

  那一天,我正在和小伙伴玩耍,在冰上抽陀螺,比我大五六岁的四姐来喊我,说,咱大(方言:爸爸)叫咱俩去东关要账。我玩得正开心,不愿去。她硬拉着我走了。

  那欠账的人住在东关大车行一间破房子里,只有一个地铺,一床破烂被子。那人躺在地铺上,求再缓几天。我心里酸酸的,姐姐还流了泪。我们回来告诉父亲那人的情况。父亲叹口气,良久没有说话,最后缓缓地说:算了吧,不要再要了。第二天,还让我和姐姐给那人送去几个钱过年。

  我父亲虽然脾气暴,但心底善良。我长大后还听说,日本鬼子占领县城时,他趁着喝醉酒的胆量,还从一个鬼子刺刀下,救过一个卖羊杂碎的回民“老表”呢!

  在家里最忙的是我母亲。父亲再忙,还有喝酒的时候。母亲白天做饭、洗衣,干杂活,晚上纺花织布,准备给孩子丈夫过年做新衣。冬夜,我差不多都是在纺纱的“嗡嗡”声中入睡的。母亲织出的花布,人见人夸。快过年了,手巧的二姐给我做了一件列宁服和一双布球鞋(是仿着真球鞋做的,可以乱真)。二姐还带我,去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那是我今生照的第一张相片。当时还担心照相会吸血呐(因为底版人相是红色的,当时有这种传说)。

  腊月二十三以后,母亲就更忙了。先做馍,蒸花糕、灶爷山、包枣团子……馍做好,凉了一箔(方言:用高粱杆线绳连接而成),又香又好看,让人眼馋。母亲蒸馍时,坐在灶间,点上一炷香,香着到一定时候,这锅馍就蒸熟了。那时家里没有钟表,就采用这个土办法。有的人家,不是做不熟,就是烧干锅。我们家,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

  腊月二十五、六,炸丸子、蒸碗(方言:指蒸红烧肉、蒸瓦块鱼、蒸四喜丸子、蒸牛羊肉等十大碗),主要是除夕祭祖和正月招待客人用。

  除夕前一天要拾掇好饺子馅,馅是素的,过年不吃肉的。那时侯,十冬腊月根本没有新鲜蔬菜,馅也多半是红萝卜丝、葱、虾皮等拌成的。各项事务,...

与我小时候的春节相关的优秀散文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