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的笔试需要考的内容有一门是《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心理学来说,有一些知识点比较难理解,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为您整理的:教育心理学指导:如何区分“强化”与“惩罚”,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强化与惩罚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的两大基本规律。其中,强化又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许多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大多很容易混淆负强化与惩罚。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分强化与惩罚呢。出国留学网老师帮你区分这两个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强化和惩罚的概念。
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又称为消极强化,是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是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其中,惩罚又分为正惩罚与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出现一个负面刺激来 减少行为的再次产生,负惩罚是指在行为之后移去一个正面刺激来减少行为的产生。
再次,正强化与负强化的联系与区别。
正强化与负强化都是一种用来增加行为发生概率的强化过程,二者在结果上是一致的,都是想要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正强化使用愉快刺激 而负强化使用厌恶刺激。如“孩子在家如果做家务,就奖励他爱吃的零食”,这就是正强化。其中呈现的愉快刺激就是给他爱吃的零食,目的是增加孩子做家务这一 行为发生的概率。而“孩子不太喜欢洗碗,如果他表现好,就奖励他可以不洗碗”,这就是负强化。其中“奖励他可以不洗碗”就是中止厌恶刺激,目的是增加孩子 表现好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
接下来看一下负强化与惩罚之间的区别。
通过定义可以出来,区分负强化和惩罚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的就是强化,如果是减少或抑制行为发生概率的就是 惩罚。如“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就不要孩子做家务”,这就是负强化。因为这是通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做家务”来增加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而 “当学生写了错别字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个字抄写20遍”,这就是惩罚。因为“要求学生把这个字抄写20遍”,呈现这一厌恶刺激的目的是减少学生“写 错别字”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其中,老师要求学生把写错的字抄写20遍,是通过呈现一个负面刺激来减少行为的再次产生,因此是正惩罚。
区分负强化和惩罚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刺激施行的后果。惩罚的后果是不愉快、痛苦和恐惧的,而负强化的效果是愉快的。
以上是从定义和理论的角度来对几个概念进行的区分。如果考生还是觉得难以区分,那么,也可以通过一种更简明的方式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正强化理解为 “通过给你你想要的,来使你多做某事”。如孩子生病了,不愿意吃药,这个时候如果告诉他,你要是吃药就奖励你吃巧克力。在这里,就是通过给他想要的(巧克 力),使他增加吃药的行为。负强化可以理解为“拿走你不想要的,使你多做某事”。如孩子生病了,不愿意吃药,这个时候告诉他,如果你吃药,就不要你打扫卫 生。在这里,就是通过拿走他不想要的(打扫卫生),来增加他吃药的行为。而正惩罚就是“给你你不想要的,来使你少做或者不做某事”。如孩子生病了,不愿意 吃药,这个时候告诉他,如果你不吃药,晚上就要洗碗。在这里,就是通过给他不想要的(洗碗),来减少他不愿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