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教育心理学重点栏目,提供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考点

  考友们都准备好教师资格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跟着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1、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定义说明: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1、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对人的学习的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变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①定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②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P32-33)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①智力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我国: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P34-43)

  一、理论要点: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2、强化起重要作用;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4、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二、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3、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②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

  ③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

  各位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吧!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态度与品德的养成”,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考点1 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不同于能力;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考点2 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考点3 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考点4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

  考点5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2岁)。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8岁)。此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5?8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考点6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考点7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2.认同(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考点8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考点9 良好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月艮。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

  各位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吧!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考点1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点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具有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3.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

  4.具有与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5.具有健全的人格。

  考点3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病菌、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2.社会环境因素: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3.个体心理因素:心理冲突;特殊的人格特征。

  考点4 保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5.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考点5 开设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考点6 影响中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面试...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7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教师心理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 中学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

  各位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吧!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7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教师心理”,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教师心理

  考点1 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禾口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个性特征!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考点2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考点3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推荐: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教师资格证合格证明有效期

  

2016年教师资格证书获取流程

  2016秋季教师资格认定公告汇总   

...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6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

  2016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考点: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识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2)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阶段目标。

  3.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4.加涅提出的教学事项

  (1)引起学生注意

  (2)提示教学目标

  (3)唤起先前经验

  (4)呈现教学内容

  (5)提供学习指导

  (6)展现学习行为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5.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6.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

  ④视听辅助。

  7.课堂教学环境

  8.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①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6年教育心理学考点大全

教育心理学考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

  2011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教师资格证考试2011年教育心理学考点大全”,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1年教育心理学考点大全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8、需要的种类:

  (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13、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1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2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1、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考生们来复习教育心理学吧,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技能的形成”,希望大家喜欢!

  技能的形成

  考点1 技能及其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考点2 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的特点:(1)动作对象的客观性。(2)动作进行的外显性。(3)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操作技能本身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

  (2)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

  (3)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型操作技能。

  (4)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2.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点:(1)对象具有观念性;(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简缩性。

  考点3 操作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

  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高原期”: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联系成绩上的所谓“高原期”,也可以叫做高原现象。)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考点4 心智技能的形成和培养

  1.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1)原型定向

  心智技能学习的初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形式,使这种活动“外化”为原型。

  (2)原型操作

  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戈彳,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的。

  (3)原型内化

  原型内化就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2.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6年教育心理学考点: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年教育心理学考点:知识的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知识的学习

  考点1 知识的含义及实质

  1.含义

  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2.知识的类型

  (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2)根据知识的功能,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禾口程序性知识。

  3.知识的表征存储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3)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

  (4)认知结构。

  考点2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可分为知识的理解、巩固禾口应用三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阶段。

  考点3 知识的理解

  1.理解在学习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3)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2.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与比较。(3)知识的系统化。(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考点4 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巩固,指的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

  知识巩固的作用是:(1)知识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2)知识的巩固与理解相互依存。(3)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

  知识巩固的途径有!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2)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3)合理地组织复习。

  考点5 知识的应用

  1.知识应用的含义

  广义的知识应用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客观现实中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夹义的知识应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

  2.知识应用的过程

  (1)审题。

  (2)有关知识的重现。

  (3)课题的类化。

  3.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1)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2)智力活动水平。

  (3)课题性质。

 ...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的迁移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学习的迁移”,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的迁移

  考点1 学习迀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P向,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

  考点2 学习迀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划分依据:迁移性质不同。正迁移:促进作用;负迁移:干扰或阻碍作用。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划分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水平迁移(横向迁移)顺 向迁移(先行影响后继)逆向迁移(后继影响先行)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自上而下(上位影响下位)同化;自下而上(下位影响上位)顺应。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划分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普遍迁移);具体迁移(特殊迁)。

  考点3 学习迀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

  该学说认为心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 所有官能。

  2.相同要素说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认为迁移的产生是因共同要素的存在。

  3.概括说

  该理论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贾德。“水下击靶”经典实验。

  4.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基本观点: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可禾U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

  考点4 影响学习迀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考点5 促进学习迀移的教学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怎样报考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上报名流程

  2016年教师资格证报名网上支付问题详解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考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学习动机”,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动机

  考点1 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 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具有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考点2 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

  3.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考点3 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1)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3)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2.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动机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

  4.自我效能感理论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2)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口向。

  (3)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禾口效能期待。

  (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5.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的部分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另一种称之为避免失败。由于两种动机所占比重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称为避免失败者,另一种称之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者往往选择容易完成的任务,而力求成功者则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倾向于选择 成功率508的任务。

  考点4 学习需要的培养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4.针对学生的个另(J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点5 学习动机的激发

  1.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

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相关的教育心理学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