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春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想必大家每年春节的时候可能会偶然间冒出一个念头“过春节啦,天气还是这样冷,大年初一是不是春天的第一天呢?”
为此,出国留学网小编反复查阅了中文和外文的一些工具书,很奇怪,说法不一!于是,分别向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物候学家们请教,才知道“春季从何时开始”乃是一个至今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老问题。
春节并不能算做春季的开始
大家习惯说:“新春快乐!”—— 春节春节,春的节日嘛。然而严格说来,“春节”并不是真正春季的开始。无论在我国东北、华北还是华中,春节还在“数九寒天”冷得厉害!每年春节,从北京到上海武汉成都,从黑龙江、黄河到长江一线,许多地方(昼夜)平均气温还在摄氏零度左右甚至更低,大人小孩还穿着“冬衣”呢!看来所谓“新春”只不过是“心春”也就是心里温暖的感觉吧。
再说,农历(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的周期来计算的。虽然今年春节来得“早”一点(往常春节在阳历即公历1月),但冷冬的感受还要延续一个多月。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来计算的。如果春节在公历1月初到来,离开圣诞节(12月25日)并不远的话,那么这早到的“春节”还不如说是“隆冬节”呢。
立春也不是春季的开始
所谓“四季”是温带地区的气候概念。温带(Temperate zone)位于地球的回归线和极圈之间,通常不能受到太阳直射,也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四季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明显。冬冷、夏热,气温比热带低,比寒带高;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占地球总面积大半。
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是温带气候的显著特征。我国大部分,欧洲大部分和美国都地处北温带,都属于温带气候。一年12个月,粗略说
来,春夏秋冬基本平分,每季占三个月。寒带(极地)和热带(如印度、印尼、非洲大部分等)无所谓“四季”。
古今中外,对于四季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一)天文学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用阳历计算的,也就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24个等分点计算的,并不是(如许多人误会的那样)以阴历(月亮历法)计算的。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很长、太阳高度较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之间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 按照近代天文学的“四季”划分标准,是以 春分(3月21日左右——比立春要晚 45 天)、夏至(6月22日左右)、秋分(9月23日左右)、冬至(12月22日左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
目前人们通常认为3月、4月、5月这三个月属于春季;6月、7月、8月属于夏季,9月、10月、11月属于秋季;12月、1月、2月属于冬季。
中国幅员广阔,南北相距几千公里,所以,同是一个季节,温度大不相同,比如春季,最南边的广东海南已经穿夏衣了,可是最北边黑龙江以及内蒙新疆一带还在穿棉衣呢。
2017数伏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伏是哪天开始?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哪天开始数伏,怎么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数伏也被叫作暑伏,数伏是炎热的代名词,中国俗语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数九”是从冬至算起,而对于“数伏”来说,每年的初伏起始日却总在变化,其依据“干支纪日法”推算得出!
2017数伏是哪天开始?
阳历2017年6月21日是夏至,但是数伏并不在夏至开始,而是从2017年7月12日开始数伏。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因此2017年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关于数伏的知识: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有些时候某些年份不同也导致了三伏天的时间延长,这也导致了温度更高的情况,所以在这些三伏天的日子中若非必要情况小编不建议正午时分外出。
...GRE备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好
出国留学网GRE栏目为大家带来“GRE备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最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GRE备考要趁早
之所以说GRE备考要趁早,是因为GRE考试作为一门综合性能力测试,在考试内容方面对考生提出了相当全面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在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上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准。而实际上许多国内大学的学生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偏科现象,在GRE考试的VERBAL或者QUANT部分有明显漏洞,这就需要较多的复习时间来进行弥补打基础,因此备考GRE还应尽早开始准备,绝不能等到考前再抱佛脚。
英语基本功需要打基础加强
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GRE考试比较头疼的可能就是英语能力了。GRE考试全部为英文考试,即使是理科学生比较傲擅长的数学部分,题目也都是用英文出的,如果英语水平不够,很有可能会出现看不懂题目的尴尬局面。实际上,GRE考试对于英语有相当高的要求,特别是词汇方面,远非一般大学阶段的四六级考试可比。背单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的工作,而提高英语整体水平同样是考生需要做到的,不仅是为了GRE考试,之后出国留学生活也必不可少。
VERBAL需要时间积累提升
对中国考生来说,GRE考试要求更高的是语文VERBAL部分。GRE考试的语文(VERBAL)部分是很多考生都非常困扰的难点。除了对词汇量的高要求外,熟练阅读英文理解题目和选项的含义,都是取得高分必不可少的技能。同时,两篇不同类型的作文分别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也对考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考生如果想要应对好GRE考试的语文部分,就必须通过大量背诵、阅读和练习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踏踏实实的做好准备才行,这一积累的过程,也需要不少时间。
QUANT需要重拾数学知识
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科设置,从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平衡性存在一定问题。对于文科生来说,在大学里基本是没有数学课程的,而GRE考试恰恰有一整个部分的题目是数学题,那么要把这些抛诸脑后的知识重新拾起来,势必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回想一下你从小学到高中,总共花费了多少时间来学习数学各类知识?而GRE考试的数学题考察范围基本就囊括了中国学生初中到高中的各类知识。也就是说,即便只是单纯为满足考试要求,考生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重拾并巩固这些知识。
综上所述,GRE考试的备考需要尽早开始,考生如果想要在GRE中尽可能拉开分数差距建立优势,那么提前做好准备,尽早开始备考GRE就势在必行了。
GRE考试资讯栏目推荐:
网申的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美国本科网申什么时候开始?最早为11月
申请美国硕士最早的截止时间是11月,如坐落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的申请截止日期是11月1日,耶鲁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的申请截止时间是11月16日,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机械工程、比较文学等专业的申请截止日期是11月30日。申请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学生要把握好截止时间。不过,在11月截止申请的院校和专业不是很多,截止高峰集中在12月和来年1月。
综合排名前50位的院校网上申请截止日期集中在12月和来年1月
美国综合排名前20位的院校会在12月迎来申请截止日。虽然各专业的申请截止日期不同,但基本都在12月内。另外,一些排名稍靠后院校的名牌专业申请截止日期也在12月,如亚利桑那大学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印第安纳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等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
总体来说,12月截止申请的院校一般是名校或名专业。这些学校和专业大多是中国学生心目中的理想选择。所以,这些院校在12月的申请处理工作非常繁忙。学生要提前准备好并递出申请材料,以免截止日期到来而慌乱。同时,12月还有美国最大的节日圣诞节。为避开节日假期,学生最晚要在圣诞节前一周把材料全部寄送到学校。
申请截止日期在1月的院校中也有不少名校,有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综合排名前30位的学校。
看了上面文章的介绍时候,大家现在对美国本科网申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有了清楚的了解了。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时间适时的安排自己的留学进程,避免出现纰漏。
...2017年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2017年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欢迎阅读。更多2017年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2017年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伏天时间算法: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2017年三伏天时间如下: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 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伏天这三件事一定要注意
第一件事:擦干汗或等热气退去再洗澡
酷暑季节,汗流浃背地回到家,总想痛痛快快洗个冷水澡,但体质不佳的人可能会因此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手脚麻木等症状。
这是因为人运动后,血液流动快,血管舒张,冷水一浇,血管便随即收缩。而此时血液仍在快速流动,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过快。如果本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那就更危险了。
此外,血管收缩时,还会引起胃肠痉挛,导致肚子痛,如果再吃点凉的东西,很可能会拉肚子。所以,刚回到家时,最好不要马上对着空调猛吹或立即冲凉水澡。建议先用毛巾擦一擦汗水,让身体凉下来,血液流速减慢时再洗。
第二件事:吃凉菜加点姜,平衡寒凉之气
冷饮是夏季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
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胃肠的正常蠕动,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另外还...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
2017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2017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面跟着留学网一起来了解下!
【2017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17年三伏天从7月12开始 为期30天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三伏天的日期计算方法】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
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
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进入了第二伏;
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个庚日,就是第一伏的开始(初伏);
十天之后,又是个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进入了第二伏(中伏);
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但是还没过立秋,再过十天(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个庚日,且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中伏的十天(有时是二十天),是最热的。
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说。
21世纪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三伏天饮食】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