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时候,学校发的派遣证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派遣证有什么用 ? 是做什么的 ? 没有它可以吗?
派遣工作是学生毕业离校必须办理的一个重要手续,是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依据,将毕业生的三个关系(户口、档案、人事档案)转移到校外相应部门或单位,包括办理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转寄等程序,所涉及的部门有学校、工作单位、教育主管部门、人事部门、公安部门等。办理完这一手续,标志着学生正式离开学校,由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现将毕业生就业派遣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与派遣工作有关的材料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聘用、灵活就业登记表》等。
2、各个材料有何作用与联系?
《报到证》:由教育厅审核签发,确定毕业生派遣地点(工作地点或其户口管理机构);
《户口迁移证》:以《报到证》为依据,是将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由学校迁往派遣地的合法材料,由公安部门审核签发、办理落户。
《毕业生登记表》:是毕业生个人档案的重要组成材料。
3、毕业生派遣地点如何确定?
毕业生派遣地点依据个人就业情况而定,学校凭毕业生交回的《就业协议书》等就业证明材料或“灵活就业登记表”制定毕业生就业计划,并报教育厅审批办理。毕业生的派遣(户口、档案迁移)地点有几种:工作单位、原籍人事部门、挂靠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管理。
(1)对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在征得单位同意后学校按具体签约单位的情况,如中直、区直全民企事业单位接收的毕业生,直接派往用人单位;
(2)地、市属单位接收的毕业生,派往用人单位业务主管部门;
(3)县及县以下所属单位接收的毕业生,派往县人事局;
(4)外地生源毕业生需要在异地区工作并落户口的,请毕业生去当地人事部门咨询,各地有不同政策,凡当地人事部门盖章同意接收的,学校均可以派遣到该地区。
(5)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无主管上级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以及采用聘用方式接收的毕业生(此类情况较为普遍),依据个人情况可选择以下派遣方案:
A按毕业生所签的就业协议上的接收部门;
B原籍县以上人才流动机构代理;
C在工作地人才流动管理机构代理;
(6)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此类学生的派遣地点可按B、C方案办理。
4、什么是报到证?
《报到证》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列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报到证上标注的单位为毕业生报到单位,毕业生在任何地方(包括回生源地)报到、落户均需要报到证。毕业生报到单位和工作单位可以相同(工作单位或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接收毕业生户口、档案关系),也可以不同(户口、档案关系回生源地,工作单位在生源地以外其他地方)。用人单位或人事管理机构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并接转毕业生的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报到证由学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