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湖北高考改革网栏目,提供与湖北高考改革网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湖北教育考试院:2014湖北高考改革信息网

高考改革 2014湖北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高考减负说了一年又一年,每年都会有些很多调整,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全程关注湖北高考多年,在此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湖北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及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盘点历年重大高考改革

  1977年 恢复高考

  1983年 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4年 开始特殊专业(艺术类等)招生实行统考+单考

  1985年 实行双轨制。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在广东进行英语、数学两科试点

  1989年 高考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996年 高校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增加

  1999年教育部考试推行“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英语考试加试听力

  2000年 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年 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002年 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在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自主命题尝试

  2003年 高考由7月提前到6月举行。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 全国推广的分省命题

  2005年 开始实行的高职高专单独招考

  2006年 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同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2007年 海南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高考频道精心推荐:

  2014湖北高考信息汇总频道

  

与湖北高考改革网相关的高考改革

湖北高考网:2014湖北高考报名网

高考网址 2014湖北高考网址 2014湖北高考报名网

  高考,是展示12年辛苦学习的最好平台,也是目前很多人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根据多年的高考经验,为您提供高考报名,高考时间,高考复习,高考分数线等最新资讯。以下2014年湖北高考报名网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了方便考生,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整理了高考报名流程仅供参考。

  第一步 资格审查

  对普通考生而言,在高考网上报名开始前,考生要先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取得报名资格并确认报名点后才能上网报名。而对非省户籍的异地高考生,则须提交《2014年外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申请表》,审核通过后即可办理报名手续。

  第二步 信息采集

  具备报名资格的考生在了解2014年高考政策的基础上,要认真填写《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等,并确认无误。

  第三步 网上填报

  达到指定日期,考生就可以正式开始网上报名了。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先在规定时间内凭考籍号、身份证号、初始密码登录网上报名系统,首次登录系统后必须重新设置密码。登录后,考生将自己所在省份高考信息采集表上的内容依次录入到相应栏内,并立即网上提交,逾期不得补报。

  第四步 信息修改

  这一步骤并非必须的。考生在报名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如果在报名截止时间前有需要修改的内容,可以凭密码重新上网修改所填报的报名信息。但一定要注意,如果要修改,最晚要在高考报名截止前完成。考生报名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五步 网上支付

  今年仍是网上支付高考报名费用。在报名信息成功后,系统会根据考生实际所报考科目自动生成应缴纳报名考试费金额,通过网报系统进入银行系统,考生可按照核定金额支付报名考试费。只有支付成功才可以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第六步 信息确认

  网上支付成功后,各报名点会统一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报名点核对个人信息,无误后,由考生本人在报名信息确认表上亲笔签字确认。报名信息确认不能超过规定期限。

  

与湖北高考改革网相关的高考网址

湖北高考改革方案初定

高考改革 湖北高考改革方案初定
湖北高考改革方案初定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昨天,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应江苏省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之邀,在南京举行教育专题报告会,向江苏教育界人士透露教育改革动态。

��b�����

  朱永新透露,全国高考方案已初步确定:考语数外三门,其中外语是社会化考试,目前考虑一年考两次,也有建议以后可适当增加次数。另外让学生选三门最擅长的课去考,按等级来评价,分为五级。

  那么,高考的改革会给湖北考生带来哪些变化?

  湖北考生不必紧张

  “高考改革初定方案与湖北现有高考衔接较紧,总体上较现在的高考压力稍小。”武汉49中高级教师喻宜发分析,当前,湖北高考采用的是3+X形式,即语数外加上文综或理综,文综包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综包含物理、化学、生物,总体上与高考改革初定方案较为相似,不同的是将外语采取社会考试,一年至少两考,这样可减轻学生学习外语的压力。所以湖北考生完全不必紧张。

  仅考试方式的改革还无法从根本上为学生减负,喻宜发认为,重要的是招生方式要改革,现在高校的一些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一本、二本甚至三本,大部分是按学术培养的,但走进社会往往适应不了企业需求,甚至不如职校生的动手能力强,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容易高不成低不就,培养人才也是浪费人才,所以高考改革不能只拘泥于考试方式的改革,而应该系统化。

  更适合学术性招考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范先佐认为,高考改革初定方案体现了教育公平。英语过去在高考中占的比分很大,湖北是150分,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外语能力较城市孩子有一定差距,将英语进行社会化多次考试,考生可选取最好的成绩,更公平。

  范先佐表示,高考或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技能型高考,目前职校考大学湖北已在推进;另一种是学术型高考,这种初定方案更适合学术型高考。

...

湖北高考改革方案2013

高考改革

  出国留学网为您提供湖北2013高考改革—从单一考试走向多元评价

  北京市2010年高考改革方案日前出台,虽然前全国已有11个省市区开始实行新课改后的高考,但是北京市的高考改革还是又一次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勿庸置疑,新课改后的高考主要特点是包含了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如何进行测试和评价?如何在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过程中确保教育公平?在选拔优秀人才和体现教育公平之间,高考改革的每一小步都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

  教育诉求:打破“一考定终身”,培养全面的人

  随着北京等5个省市区实行新课改高考,2010年全国将有16个省市区实施新课改高考。

  新课改后的高考首先是由全国制定统一《考试大纲》,分省命题的省、区、市制定本地的“高考方案”,并根据统一的《考试大纲》编制《考试说明》。未列入分省命题的省、区、市则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说明》。与以往不同的是,各地新课改后的高考方案把学业水平测试或综合性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性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纳入到高考评价体系,由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变迁的深刻原因。从1977年570万人参加高考仅录取20万人,到2009年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平均录取率接近62%;从当年大学毕业生国家包分配到现在学生自主择业,从工业化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使得我们需要对考试进行再认识。”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

  戴家干分析说:“教育的目的是要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一个人适合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可以通过考试这个评价手段来分析。过去的考试主要是淘汰型的,今后的考试要强调适应性。考试要考出学生的优点,这样的考试才是一个好的考试。”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乔丽娟认为,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对高校多样化选择的迫切需求,多元评价成为应势之举。在高考中引入多元评价既是为了反映学生各种能力的优长,从而为高校选材提供必要的、确定的、可信的信息,也是为考生自我展示提供更大的空间,无疑将有助于高考改革“双重目标”的落实,即为高校选拔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和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新课改后的考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为目的,将学习科目扩展到社会、人文、技术等领域,增加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使考试逐步从终结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

  公众诉求:在改革过程中确保公平

  公平,一直是高考改革讨论最激烈的关键点。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办主任汪国培说:“实现公平价值是教育公共属性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这也是个人、社会和政府关注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之一。千余年来,考试一直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强调‘程序正义’,即升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大规模的统一考试,对社会成员有明显的吸引、辐射、调节和控制功能,对于凝聚人心、安定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考试还有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分层、流动和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教育现象的急剧产生,以及人们...

2012年湖北高考改革方案

湖北 改革 高考

2009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三年过去,新课程高考(以下简称“新高考”)大幕将启,传统的“旧高考”完成历史使命,行将退出舞台。高考改革究竟怎么改、“新高考”要考些啥……千呼万唤中,19日省教育厅公布了《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揭开了“新高考”的神秘面纱。“新高考”方案有四大变化,具体如下:

一变:录取依据

【内容】仍以高考分数为主要依据,但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提供给高校,作为参考。

【解读】从2009年入学的高中生开始,由普通高中学校向普通高等学校提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作为高校录取新生参考依据。

湖北省教育厅指出,已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按照统一规则、统一标准、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创新六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主要采用写实性评价的方式,全面、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确保可信可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主要应用在二个方面:一是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中应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时,可根据本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自行确定自主选拔录取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应用办法。二是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在考生高考分数同等的条件下,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选拔新生参考依据。

二变:考试内容

【内容】主要是根据课改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解读】新高考湖北省自主命题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论坛)三科,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课标卷。根据湖北省2012年自主命题科目《考试说明》,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各科的主要内容及变化有:

1.语文:考核能力要求上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考试范围包括必修的语文1~语文5,选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试卷结构为全卷23道题,其中语言文字运用约7道题,24分;文学常识约1道题,3分;古代诗文阅读(包含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约7道题,34分;现代文阅读(包含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约7道题,29分;写作约1道题,60分。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总数量增加至84篇,纳入2012年考查的篇目为40篇。附录三增加了名著阅读目录,列出了20余部名著,纳入2012年考查的名著为5部。

2.数学:文科数学的考试范围为必修的数学1~数学5,选修1-1、选修1-2、选修4-5《不等式选讲》。试卷结构为全卷22道试题(均为必做题),其中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填空题7道,每道5分,共35分;解答题5道,共65分。

理科数学的考试范围,必做题部分包括必修的数学1~数学5,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做题部分包括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试卷结构为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填空题6道,其中4道是必做题,2道是选做题(需要考生在这2道选做题中选择一道作答,若两道都选,按前一道作答结果计分),每道5分,共25分;解答题6道,共...

2018湖北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高考改革 湖北高考改革 湖北高考改革方案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湖北高考改革方案解读,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湖北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一、改革方案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合理编制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按照教育部有关部署和要求,落实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2015年起,将“省属院校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和“省属院校农村考生专项计划”合并为“地方专项计划”,并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和生源范围,招生对象扩大到全省在农村高中就读的农村考生,保证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3.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全面实施免试就近入学。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总体保持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落实好省级示范高中学校50%以上招生计划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措施,建立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配套政策;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扩大实施“3+2”和“五年一贯制”招生改革试点。

  (二)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2016年公布《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7年在部分市州秋季高一入学新生中开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点;2018年,在全省秋季高一入学新生中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三)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按照内容统一、程序公正、方法客观的原则,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综合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用写实性记录的方式,通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平台进行采集和记录,建立客观、真实、准确记录信息的监督机制,确保可信可用,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2016年,公布并实施《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从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开始,评价结果纳入高等学校录取参考。

  (四)深化普通高考考试改革。

  1.调整普通高考科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深化外语考试改革。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每年举行两次,一...

2014年湖北高考改革信息汇总

高考改革 2014湖北高考改革

  2014年各省市关于高考改革的声音此起彼伏,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根据多年的高考经验,为您搜集整理了2014年湖北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最新资讯尽在本站,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关注第一手资料!


  盘点历年重大高考改革

  1977年 恢复高考

  1983年 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1984年 开始特殊专业(艺术类等)招生实行统考+单考

  1985年 实行双轨制。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在广东进行英语、数学两科试点

  1989年 高考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996年 高校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增加

  1999年教育部考试推行“3+X’”科目改革,广东省率先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英语考试加试听力

  2000年 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年 取消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2002年 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次实现全面网上录取;同年,北京市在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自主命题尝试

  2003年 高考由7月提前到6月举行。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

  2004年 全国推广的分省命题

  2005年 开始实行的高职高专单独招考

  2006年 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同年,自主招生高校扩大到53所

  2007年 海南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高考频道精心推荐:

  2014湖北高考信息汇总频道

  

湖北高考改革:弱势补偿与激励加分

高考改革 湖北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方案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湖北高考改革:弱势补偿与激励加分,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湖北高考改革:弱势补偿与激励加分

  5月25日,湖北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该省明确将进一步减少高考加分项目。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二十余省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大多数省份都有针对高考加分政策的相关规定。

  高考加分的初衷,在于对高考制度进行有益补充。然而,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让高考加分有了藏污纳垢、暗箱操作的空间。金钱、权力、关系编织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让高考加分从某种意义上沦为“少数人的游戏”。高考加分已经引发全社会的公平焦虑,减少加分项目、规范高考加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减少高考加分,并不意味着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全盘否定。保留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其制度善意就是“弱势补偿”。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或者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按照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先天因素、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实行对弱势群体的“优先扶持”,用差异化手段达到教育公平的目标。

  在高考加分政策中,除了“弱势补偿”项目以外,还有一些激励性项目。如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以及备受争议的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加分;这些加分政策尽管有一定的制度善意,却在执行中凸显出重重弊端,严重地损伤了教育公平。

  一方面,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本上的鲜明反差,让农村孩子通常难以享受高考加分的制度体恤,高考加分在演变为城市孩子的变相福利;另一方面,高考加分事关孩子的命运和前途,导致一些家长千方百计地争取高考加分,托熟人、找关系,弄虚作假的“加分腐败”层出不穷,既破坏了教育公平,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更为关键的是,“激励性加分”不仅会导致教育走偏,也会陷入重复性激励的误区。以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为例,考生们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本身就是一种激励,高考再加分何尝不是一种重复性的“谬赏”?正是因为这些荣誉可以加分,才导致一些人的“非分之想”。让优势资源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即使打着“奖励”的旗号,高考加分也会形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

  高考加分作为一种稀缺资源,需要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进行“弱势补偿”,见证着一个国家的责任与担当;而减少重复性奖励的高考加分,有助于守卫教育公平,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当教育公平进一步彰显,社会流动才会加速,整个社会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