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秦王朝著名故事栏目,提供与秦王朝著名故事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库:秦王朝

行测常识题库 公务员行测常识 行测题库

  考生们一起来看一看行测题库吧,详情请查看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整理“2017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库:秦王朝”,希望大家喜欢!

  【考点1】秦的统一

  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嬴姓,相传始祖伯益曾辅助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于是把秦谷(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了。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后来秦王政于前221年统一并建立大秦帝国。为了加强全国之大一统,秦王政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是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于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所以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的特点。最后都城咸阳于前207年十月被刘邦攻陷,秦朝灭亡,立国共十五年。

  【考点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王政统一中国后,遂自称“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建皇帝尊号,自号为‘始皇帝’,他认为谥号乃是“子论父,臣论君”,大为不妥而废除之,而改用计数方式的世数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命改为制,令改为诏。“皇帝”尊号,“朕”御用自称等皆源自秦朝开始。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臣只有参政议事权,无决策权;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 即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驿道,秦驰道,兴建水利,筑灵渠;迁万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

  【考点3】秦末农民战争

  指中国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秦的战争。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后各地向应,原本被秦国所灭的诸侯国纷纷自立。不过各路实力有强有弱,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

  八年的战争中,中国没有统一的政权,因为战争由秦朝末年开始,战争所处的时代称秦朝末年,即秦末。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栏目精心推荐:

  2016年国家公务员补录调剂条件

  2016年国家公务员补录报名入口

  

与秦王朝著名故事相关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14中考历史简答题汇总:秦王朝统一的好处

中考历史简答题

  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中考的新初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处在哪儿?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力,其进步又在哪儿?

  答:

  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

  (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

  (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2013江苏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四川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数学试题汇总

2013江苏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2013山东中考英语试题汇总

与秦王朝著名故事相关的中考历史

2022著名民间故事荟萃(集锦6篇)

著名民间故事集锦 民间故事荟萃集锦

  中华文化五千余年博大精深,其民间故事流传的故事更是一种象征,有些小故事其本质是耀眼的诞生,也算是比较有趣,对于离奇的民间故事想必大家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民间故事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22著名民间故事荟萃(集锦6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著名民间故事荟萃(集锦6篇)【篇一】

  “喂,马尔丁卡,来领工钱。”

  主人带着他走进粮仓,指着两个满满的袋子说:

  “你愿意要哪一个就拿走。”

  马尔丁卡看了看,一个袋子装的是银子,另一个袋子装的是沙子。他想了很久:“这不是随意开玩笑,算我白干了,我倒要试试,拿这袋沙子,会怎么样。”

  他对主人说:

  “老爷,我要这袋细沙子。”

  “那好,小伙子,既然你不喜欢银子,就拿沙子吧,这是你自己挑的。”

  马尔丁卡背上沙子,到别的地方去找活干。他走啊,走啊,走进了一座阴森森的树林。树林中央有一块草地,草地上点着一团火,一位姑娘坐在火上。姑娘漂亮得很,只有神话里才有。姑娘说:

  “马尔丁卡,你是个孤儿,如果你想得到幸福,你就用三年打工赚到的沙子撒到火上,救出我。”

  “这么重的东西,背着它还不如拿它帮助别人。”马尔丁卡心里想。“沙子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到处都有,多得很。”

  他放下布袋,解开来,把沙子撒到火上。火很快灭了。姑娘在地上猛击一下,变成一条蛇,跳到马尔了卡的胸上,围着他的脖子蜷成圈。马尔丁卡吓坏了。

  “别害怕!”蛇对他说。“现在你到很远很远的一个地下王国去,我父亲是那里的国王。你走进院子见到他的时候,他会给你很多金子和银子,还有宝石。你什么也不要拿,只求他给你小拇指上带着的那个戒指。这个戒指很不简单,你把它换一个手戴,立刻会出现十二个小伙子,不论你叫他们干什么,他们都能在一夜之间完成。”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小伙子终于走到了。他看见一块大石头,蛇从他脖子上跳下来,在地上猛击一下,又变成了原来的漂亮的姑娘。

  “跟我来!”姑娘对他说,领着他走到石头下面。

  他们沿着地道走了很久,突然闪出一线亮光,越往前越亮。他们走到一块很大的空地上,见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里住着姑娘的父亲。他就是这个国家的国王。

  两人走进玉石宫殿,国王亲切地迎接他们:

  “你好,我的好女儿!你在哪里失踪了这么多年?”

  “好爸爸,如果不是这个人救了我,我永远也回不来了。他把我从九死一生的地方救出来,送回家乡。”

  “谢谢你,好小伙子!”国王说。“为了感谢你做的好事,我要奖赏你,金子和银子,还有宝石,想要多少拿多少。”

  马尔丁卡说:

  “国王陛下,我不需要金子和银子,也不需要宝石。如果你不介意,请把你小拇指上的戒指赏给我。我孤身一人,经常看看戒指,想想未婚妻,就不会那么孤独。”

  国王马上取下戒指,送给马尔丁卡。

  “给你,保管好,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起戒指,不然会给你带来大祸。”

  马尔丁卡谢过国王,拿了一些钱,走原路回家。

  不知道走了多久,不知道走了多远,马尔丁卡找到了母亲,母子二人在一起过日子,无忧无虑。

  马尔...

秦王暗点兵

秦王暗点兵故事

  【秦王暗点兵】

  【题目】

  秦王暗点兵问题和韩信乱点兵问题,都是后人对物不知其数问题的一种故事化。物不知其数问题出自一千六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二,五五数之三,七七数之二,问物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一批物品,不知道有几件。如果三件三件地数,就会剩下两件;如果五件五件地数,就会剩下三件;如果七件七件地数,也会剩下两件。问:这批物品共有多少件?变成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就是:有一个数,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2。求这个数。

  【解法】

  这个问题很简单:用3除余2,用7除也余2,所以用3与7的最小公倍数21除也余2,而用21除余2的数我们首先就会想到23;23恰好被5除余3,所以23就是本题的一个答案。

  这个问题之所以简单,是由于有被3除和被7除余数相同这个特殊性。如果没有这个特殊性,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也更有趣得多。

  【应用】

  我们换一个例子;韩信点一队士兵的人数,三人一组余两人,五人一组余三人,七人一组余四人。问:这队士兵至少有多少人?

  这个题目是要求出一个正数,使之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4,而且希望所求出的数尽可能地小。

  如果一位同学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问题,也能利用试验加分析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增加条件推出答案。

  例如我们从用3除余2这个条件开始。满足这个条件的数是3n+2,其中n是非负整数。

  要使3n+2还能满足用5除余3的条件,可以把n分别用1,2,3,…代入来试。当n=1时,3n+2=5,5除以5不用余3,不合题意;当n=2时,3n+2=8,8除以5正好余3,可见8这个数同时满足用3除余2和用5除余3这两个条件。

  最后一个条件是用7除余4。8不满足这个条件。我们要在8的基础上得到一个数,使之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为此,我们想到,可以使新数等于8与3和5的一个倍数的和。因为8加上3与5的任何整数倍所得之和除以3仍然余2,除以5仍然余3。于是我们让新数为8+15m,分别把m=1,2,…代进去试验。当试到m=3时,得到8+15m=53,53除以7恰好余4,因而53合乎题目要求。

  【补充】

  此处的秦王应当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唐即位前被封为秦王.当时有首名曲<<秦王破阵乐>>就是描写李世民打仗的,并很快就流传到国外。玄奘到印度时曾在印度听到这首音乐。

...

《秦王破阵乐》

秦王 破阵 小学四年级
作文标题: 《秦王破阵乐》
关键词: 秦王 破阵 小学四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四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是关于小学四年级的作文,题目为:《《秦王破阵乐》》,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秦王破阵乐》是一首早已失传的古曲。讲述的是初唐时秦王李世民打仗被围困的时候领兵突击,大破敌军的故事。全曲由谏皇、开拔、行军、攻城、休整、围困、鼓舞、破阵、回朝九部分组成。晚辈不才,愿以微薄之力复曲盛风。特此敬上。

秦王破阵乐

内蒙古电力中学初三二班

梁迪

谏皇

自隋乱茫茫,难得天苍苍。十年战乱百年伤。都长安,盼长安,谁能稳初唐?叛军十万猛似狼,兵将皆刚强。帝下秦王,文武全长。谣传叛军势不可当,秦王自谏皇。愿请奇兵持棍棒,破军堂。

开跋

三更饭,五更寒,秦王领兵壮将胆。磨利剑,韧长鞭,不破敌营誓不还。保教反贼风声鹤唳,余得片甲残。声震天,势强铠坚。只待勾金军令搬,一日千里攻落淮河滩。

行军

跨骑爪黄飞电马,手持缨红奔雷枪,秦王亲领阵圆方。身披乌青冷锐甲,脚踏墨绿暖坞镶,士卒昂头运草粮。昼行军,夜休傍,时刻警觉风声草向。绕荒野,勿惊乡,不侵百姓一谷一粮。车辕马印过高岗,胜战原路入洛阳。

攻城

造云梯,炼兵器,明日弓弩破军旗。食冷酒,祭天地,坐等金鸡啼。晓拂青山晨雾迷,帐中往往语计。巧设伏兵深谷蔽,十面埋伏,静待城西,重兵过桥邸。敌将轻信我军退矣,亲率卫军过底溪。便听得乱石滚落,万箭齐发,簌簌似雨密。敌军覆没,麾下骑步直跨入盱眙。

休整

直直青砖路,暗暗幽香土。繁华宫阙坞,夜酒宴猛虎。卸甲举杯共明月,搁剑饮酒唱苏胡。酸甜苦辣,尽在女儿壶。帐中睡朦胧,恍恍惚惚,朝朝暮暮,休提前仗输!快夫!快夫!

围困

混沌翌晨,不知城外满战轮。一字长蛇阵,漫漫连亘,重重围门,喊声动地深。剑拔弩张,敌将叫阵,粮草稀缺,城中遭困。谁能回天,助我军魂?

鼓舞

军心一朝散,兵势俱难挽。遥看,将士皆嘘叹。金锣闲置,银鼓鸣黯。忽闻或有传白练,红染素乳笔风坚。乃是秦王,啮指血书曰:破敌贯枪,力保国昌。炎兽井阑,冲阵助战。相闻乃笑颜,令震苍天。

破阵

日后初更,西风正猛。炎兽井阑载团火,暗攻营东。霎时阵乱,焰舌窜凶。号闹声声,红光丛丛。秦王舞剑令三军,乘乱断蛇宫。待到明朝,止剩草空空。

回朝

栈道唐歌扬,军民皆高唱。抬头远望,已近洛阳。路跨终南岗,百姓箪食壶浆,笑请将士尝。阔步大明殿,圣上赏功郎。家住垄田上,长幼与欢畅!

...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

荆轲刺秦王教案 教案范文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荆轲刺秦王》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暴,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 高一语文教案

  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整理的荆轲刺秦王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教案文章,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

中考作文800字:康熙王朝

中考优秀作文 中考作文 中考作文800字

  中考作文800字:康熙王朝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两个读书人给我印象很深,一个伍次友,一个明珠。这两人曾同住一店、同上一榜、同为康熙器重,结果一个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明相”,一个仍归于民间游学四方。

  从剧情看,这两人都很有才,若论锦绣文章、天下大计,状元伍次友胜于明珠,若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万花筒”明珠远胜于伍次友。伍次友能由古及今知天下大势见国家之弊,独不识相对而坐的“龙儿”小友“真龙”面目,而明珠却第一次见面就心中有数。正因为品性不同,两者所选的路也不同。面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的血腥官场,还有伴君如伴虎的朝庭,伍次友主动退出,连两心相悦的女人也不敢带走,明珠则如鱼得水纵横捭阖青云直上。

  康熙是非常器重伍次友的,希望得他辅佐。他在第一次见到周培公时就说过此话。可是,如果伍次友当初真的留下来,又将如何?有几个类似的书生命运可作参考。其一李光地,这位认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书生,因为不愿卷入党争而向康熙揭发事实真相,险些丧命,还被教导:“先要学会做人”。其二周培公,有非常之才,并为平定三番立下大功,但因为他“只在直中取,不愿曲中求。”的性格,最终老病死于东北的冰天雪地。其三姚启圣,这位官越做越小的老夫子,虽胸有平台方略,但因为有“傲气”,便莫名其妙地被康熙关进大牢几个月。最不能忍的是从东北到北京的路上,姚启圣被关在囚车之中冻得几乎成了雪人,而康熙还以雪球掷他取乐,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姚启圣能忍下来,也算很有奴性了,可康熙还要他在总督位子上时上时下。这些读书人有一个共同点:会做事不会“做人”,也就不会做官,只使形势特殊一时做了官,也难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伍次友能及早抽身可谓有先见之明,不过还得有澹泊之心才能做到。

  所谓会“做人”,就要象明珠,十八个心眼眼眼相通。康熙就离不了这种人,他需要利用党争以求相互制约,就如“老祖宗”教训的:要利用他们而不被他们利用。明珠之流整天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怎么利用他人而不被他人利用。因此,他们虽有才干,于国家于百姓却难有好事,他们的才干大都用于谋私利了,百姓只不过是他们高举着的打击政敌、装饰自己的牌子而已。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一段时间里也难禁绝,必需看清。《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用人也是导向》的评论专门写出了这种人:“为此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终日俯仰于领导之间,逶迤于团伙之中,把正派人视为迂腐,把实干者视为愚昧。”“用这这样的人,势必凉了人心,误了事业。“什么时候,明珠之流没了市场,会做事的人不用费尽心机学”做人“,象伍次友一样有才干的正人君子可以放心、顺利做官,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以上文章由出国留学网中考作文频道为您精心提供,多看中考作文技巧可以知道阅卷老师更加青睐于那种文章,中考作文想要的高分,中考作文技巧是一定要看【中考作文技巧大全】

  中考作文要想写的优秀,一定要多看看范文

推荐更多